美文网首页
【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啃读笔记7:空间存在于人的存在之中

【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啃读笔记7:空间存在于人的存在之中

作者: 宁超群 | 来源:发表于2022-08-19 17:46 被阅读0次

    1.空间并非自然存在,是人为了把我世界而创造出来的。

    2.从人类学的角度看,在空间存在一个优越的中心点,这个中心点是由作为世界中心的人给定的,素有其他点均与之相关,是一个持久性的地点,也是人所依附的家的所在。

    3.空间具有一定内部结构,垂直方向表现为向上和向下;水平方向表现为向前和向后;人与点的关系表现为空间的拓展。

    4.教育者的启发:一方面要建立一个稳定的家园,让人获得安全感,一方面要培养“根本的信任”,能够让人在失去家园时有重建家园的勇气,能够让人离开家园不断向未知空间探索的胆量和冒险精神。

    上面几个句子,看似读懂了,仔细再读,却是糊涂的。后一个启发是如何从前三点引发出来的,我无论如何思考不到“安全感”、“重建”“探索”这些关键词。这就是专业和一般人思考的深度差别吧。学以致用的前提是理解所学。我还处于未理解中。

    5.“居住”意味着人在陌生的地方确定了内部空间,有了高度的安全感与明确的方向感;意味着人要像农民一样扎根与真实的土地……这个家园必须是具体的空间点,必须是心灵的栖息和双手的劳作筑造。

    6.“无家可归”是人的宿命(正如存在主义所揭示的),学习“居住”是人的自由。堕落不是自由,努力才是自由。所谓堕落,只是人放弃自己的意志,听从本能或宿命。而自由,往往意味着与本能及宿命的抗争。

    7.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让“无家可归”的人重新筑造家园,不仅给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而且从他们身上发展能实现真正“居住”的内在条件,即对世界根本的信任和希望。

    8.教育一方面要给儿童创立安全空间,使他们在具有爱、信任的空间中健康成长;另一方面,设置情景,创造机会,实践锻炼,主义培养儿童的胆量、勇气和奋斗精神,从而使儿童顺利进入外部空间,进而达到二者平衡。

    我的实践

    1了解儿童的家庭环境

    家访是了解儿童非常重要的一条途径。家访看什么?看家庭的居住地,就能了解这个社区的文化。看家里物品的摆设,就能看到孩子是生活在有序空间还是无序的空间。看家庭成员的构成,看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看家里人的微表情,就能感受到家庭的氛围是紧张的还是轻松的,家人之间的关系是疏离的还是亲密的,家人之间 的相处模式是彼此支持还是相互制约。家访听什么?听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听家长对孩子的陪伴状态,听家长在孩子习惯养成上做出了哪些努力,在孩子学习上做了哪些支持。其次是用电话跟家长定期跟踪孩子在家的表现。孩子的安全感在家里得满足,孩子对爱的渴求得到满足,就获得了足够稳定的内部空间,就能够勇敢地去拓展外部空间,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2.变教室为家园

    巧用班会,打造班级文化,班徽、班旗由孩子们自己制作,班歌班训由孩子们自己创建,班委由孩子们自主申报,自主评选,自主述职,班级公约由孩子们自主发起并遵守。

    好书共读,海量阅读。“桐生小讲堂”推荐好书,讲述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讲述自己阅读的感悟,读起来,讲起来,阅读的兴趣和能力就在读与讲中不断提升。

    每日微写,长文挑战。每天自由练笔5分钟,每周挑战一次长文写作。老师和学生一起写,一起分享。假期就开展接力写作活动。去年寒假,46篇文章,46个孩子的寒假生活缤纷多彩。今年暑假,继续接龙写,去旅游,学本领,玩游戏;写人物,写动物,写小说……只要愿意,什么都可以写。目前已经是第二十篇精彩文章在我的公众号发表。

    在这样的共读共写中,编制师生的共同生活,教室就成了孩子成长的家园与乐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啃读笔记7:空间存在于人的存在之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fyy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