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248631/659cdb3d5bb153f0.jpg)
在「道」之后接着说「神」,是应有的秩序。后来的成语说「神神道道」,置「神」于「道」前,是神话后的结果。
何谓「神」?
「阴阳之谓神」与「一阴一阳之谓道」没有本质区别,只是环境不同。后者是元素的环境,开始搭建世界;前者是物质的环境,表达既在的状态。
在高度浓缩的表达方式下,「道」是「单极」的代表,「神」是「道」向「二极」的过渡,代表的是一个单极组合为二极的动态过程。
在现实的世界,并没有「一阴一阳」这个「道」的现实意义,因为它们不可见,也不可知,都是抽象的,甚至虚拟的。与此相反,在现实世界,「神」是客观存在。就是一个无限宽广的空间和次序井然的时间,其中有可预见的变化,仿佛一切都是安排好的,一切照计划进行。这就是所谓的「神」。
「神」的本义,是原始的「爻」,现在的说法是逆向的,原本那个从「极」里面分解开的「一阴一阳」,现在的方向则是通过组合向「四象」发展,最终成为「爻」。「神」所代表的,就是元素向「爻」过渡的阶段。
《系辞》将「爻」的分解表达为「分阴分阳,迭用柔刚」,说明其组成都是一样的,就是「一阴一阳」。它们在「六爻」里面,每一个都占据了一个「位」,在各自的「位」上面,它们就是「神」。实际上它们代表的,可以是各种大大小小的「命运」,它们表达了未来。
世界的命运,包括人类的命运,不过是某一个「爻」的动态而已。这取决于所有的「爻」的组合体是什么样的「三极」,也就是它们是什么样的「六爻」。虽然每一个「卦」,都只是一?个局部,但是,这是相对的。大的局部可以是小的全部。反之亦然。
所谓世上有鬼,与卦里有爻,是现实与模拟的关系。只要能将「极」解析为单一的元素,让它们动起来,自然就成了「爻」,成为「神」。《系辞》说「观天下之动」,就是这个意思,只不过说的是现实世界,而非模拟。
什么是「德」?
原始的「德」究竟表达的是什么?
《系辞》自带的解释是「天地之大德曰生」。例如在为「艮」、「兑」二卦配卦的时候,就提出了「易简之善配至德」,将「少男」、「少女」的生育能力与「德」相提并论,推崇为「至德」。「德」的本质于此略见一斑。
「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十分明确地提出,「德」就是「阴阳」二者相合;「德」意味着动态的「善」成为一种现实的存在;而「合德」则体现了「「天地」即道的创造价值;表达了「神」所显示出来的「生」的功能。换句话说,「合德」是「道」与「神」二者具有的现实意义。
「德」并非虚无缥缈,而是现实客观的存在,指的是一种过程,就是事物的新生。
一、「德」的主体,仅限于「卦」的阶段。
「德」具有新生的功能,当然本身就必须建立在「生命」的前提之下。具体而言就是必须「有体」,是一个物质的存在,虚的、没有实体的一些概念性的存在,不可能具备「生」的功能。
二、「德」的发生,始终是「动」的状态。
「显道神德行」凝练,因过于凝练而难解。比如「动态」。从「道」开始,这些概念无一不是「动态」,但是文字无从表达,需要脑补。「道」本身是单极,处于「争合」状态,再加上元素「易」的无限扩张性,不可能不动。
「神」同样天赋动态。「阴阳」二者的原始意义,被设定为动态的「易简」。无论正序的由「极」到「爻」,极不动就不产生爻;还是逆序的由「神」成「极」,不组合则不能形成极;无时不「动」。
「德」不例外。「德」虽然存在于「卦」的阶段,但指的是全部物质的运动规律,即预定的趋势:通过「生」来更新、发展。最终是整体的更新,通过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完成进变,成为虚。
三、「德」的存在,是一个混沌的过程。
「德」与「八卦」的区别,在于「德」并非清晰的动作及明确的形态,「德」的动作是渐进的,形态是渐变的,贯串始终,整个过程都是「德」。
「德」因其混沌,体态庞大,内涵广泛。人的「品德」,仅仅是「德」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是全体之中不可分的一份子。
简谈「行」。
「行」与「德」是标配。《系辞》说「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一方面「德」本身的渐进性,可以解读为不间断的前行。另一方面,俗称的「德行」分成两部分,「德」内在,「行」外在。两种解读虽然着眼点不同,侧重不一样,但合起来就是对「德行」的完整表达。居于主动、核心的,是「德」发之于内,溢之于外而成「行」。
「显道神德行」的「行」是独立的概念,不仅仅有「德行」,还有「道行」、「神行」。它们同样发于内而溢于外。
「道行」同样常见,与「德行」非常类似。仅仅阶段不同。
「神行」之所以少见,「神」被「神话」了。就其模拟物「爻」来说,「爻行」是非常有规律的常态,「周流六虚,变动不居」,阳进变为阴,阴退化为阳。
因此,「行」是《系辞》对于全部动态的统一表达。内在含义是:
一方面,「行」是内在的表达。无论「道」、「神」或者「德」,无时无刻不在「行」,共同演绎。整个世界的结构是一个共行的团队,这个集合就是大「一」。
另一方面,「行」是时间的本质。时间无非物质的运动,是相对的。时间作为混沌的存在,本质是各种内在的「行」的集合。时间可知,在于「行」的日新;时间连续,在于「行」的不间断;时间存在,在于「行」的阶段性。
《易》曰;「穷神知化,德之圣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