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直想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能够做做静心,结果几乎没有时间。曾经有一次,干脆给自己早早地报了一个外地的内观课程,十日止语,想让自己的心能够更沉静下来。可是回来没几天,又陷入了“忙碌”之中。
每天看着日程清单上的事件,总觉得能够多做完几件事就是充实,像是给自己一种安慰。却不知不觉陷入了低水平的勤奋,或者说是“碌碌无为”。
仔细想想,是自己在深度思考和反思太少。
曾经在一个课程上学习时间管理,练习写复盘日记,没有写几天就写不下去了。因为总是泛泛的写写,好像永远都 知道 自己是那个毛病,但就是改不了。于是复盘日记,也成了应付。
2
最近听了《深度工作》,也正在看《好好学习》。“深度工作”有一个重要的范畴就是深度思考,而《好好学习》中提到提升学习的层次,很重要的步骤是“反思”。可见思考的重要性。
有时候,慢才是快。于是开始改变自己——
看书不再只是在书上划线标识,而是拿出笔记本认真的做笔记。看起来,看书好像是慢了,但真正的吸收了,不再是只是“哦,知道了”,而是带着思考阅读。
遇到问题时,给自己留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而不是急急忙忙地下一个结论或出一方案。
开始关注细节,让自己 反思更有深度。写不出来深度的反思,很多时候是没有观察细节,只是粗略的回顾,所以也很难去做出相应的改变。
用蕃茄工作法,提升自己的专注度。无论深度思考还是反思,基础是要有足够的专注度。对于我这个思维发散的人来说,这确实是需要训练的。
3
没有深度思考和反思的工作学习,必然不会有多大的进步,反而可能是浪费时间。
就如在跟着APP健身时,没有人监督我做的动作是否标准。但只有自己知道 ,同样的时间 ,同样的频次,动作是不是标准,才真正决定着锻炼的效果。这也是时间的“质量”。
愿我不断的慢慢训练自己,提高时间的质量,让自己在单位时间内的效率真正的高起来。不再纠结于时间都花在哪儿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