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大王郑渊洁说:母亲的含义是影响。
因为孩子在幼小时对母亲有着本能的依赖,所以,母亲的性格、语言和行为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孩子“腹有诗书气自华”,背后往往有一个爱读书的母亲;孩子温顺谦恭,背后通常有一个通情达理的母亲;孩子善良勇敢,背后就有一个乐观向上的母亲。这些孩子长大后不一定多么优秀,但会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而有些孩子性格孤僻、做事拖沓,妈妈们责备孩子陋习太多,却没有反省自己。其实,孩子是父母的镜子,问题的根源很可能就在妈妈身上哦。
以下3种性格的妈妈,一定要格外注意:
1·容易急躁、总是催促孩子
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写道:“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孩子,慢慢来,慢慢来……”
原本,妈妈们也想陪着孩子慢慢长大。可是,浮躁、急功近利的社会群体心理,加剧了她们内心的焦虑 。
于是,自从孩子会说话,上学之后,妈妈和孩子之间最多的对话常常会变成:
所以他们在完成一些精细动作时会比较吃力,在穿衣服、系扣子、用筷子、握笔时会显得“磨蹭”“拖拉”。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时候,如果父母再催促、责骂,孩子一着急反而更加手忙脚乱,什么都做不好。
经常被父母催促来催促去,孩子会质疑自己的生活节奏,认为是自己出了问题,要么逐渐认同父母而变成一个同样焦虑的人,要么以一种极为拖沓的方式生活,以这种被动拖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愤怒。
建议:
- 耐心陪伴孩子
孩子只有在自己最舒服的节奏下,才能不断练习、慢慢成长。 养孩子,本来就是个细活儿,你越急,问题越多。一定要耐着性子。
-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这样,他就可以知道,每天妈妈起床后他也应该起床了,吃过午饭后就应该午睡……这样就会加强孩子的时间观念。
- 和孩子一起制定任务计划
比如:这个星期要看完从图书馆借的一本童话书,任务制定完了之后,大人要准时完成,并且和孩子积极讨论,得到孩子的反馈。这样,孩子自然会效仿大人,以大人的行为准则为榜样。
2·爱“宅”在家里,沉迷网络
豆妈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女性,平时上班很累,一到周末就拼命补觉,睡到上午11点,直接起来吃午饭。然后,抱着手机、电脑玩一天游戏或者看一天剧,再点一份外卖,这就是“完美”的一天了。
有了孩子之后,不少妈妈还是难以改掉“宅”的习性。周末也不参加户外活动,把小孩子撇在一旁无人管,孩子又不能自己外出找小朋友,只能像大人那样成天窝在家里看电视、打游戏。
因为在家里得不到大人的关注,孩子会觉得没有人关心自己的喜怒哀乐,心里的委屈无法诉说。日子长了,孩子形成了孤僻、内向的性格,既不愿意外出,也不愿意与人沟通,表现得非常胆小、怕事。
3· 强势,要控制孩子的一切
我的一个邻居,他们家里的大小事务都由老太太决定,说一不二,小到买米买菜,大到决定儿子女儿的婚姻大事。
久而久之,孩子不能从父亲身上学到尊敬、权威,感受不到男性的阳刚之气,在性格方面也会变得懦弱、胆小、自卑等。如果一个女孩从小耳濡目染,认同强悍的妈妈,那么也会容易养成霸道的性格。
建议:
-
减缓语气,学会慢慢地、心平气和地将自己的建议告诉孩子,并接受孩子的反驳和合理拒绝。
-
放下对孩子的担心,让孩子去独立完成一件事,从小事做起,放手让孩子亲身经历,是培养孩子能力的最佳机会。
-
放下固执,听听爸爸的教育理念。也许在孩子幼小的时候,爸爸们缺乏喂养孩子的经验,但当孩子渐渐长大,爸爸们也会有他们的教育方法。先别拒绝,听听看。
-
学会“示弱”,勇敢地对孩子说,哪些事是你不会的,期望孩子能在这些方面给予你知道和帮助。这是一个很温馨的过程,你做回一次小孩,体会到了被孩子照顾的亲密感,也能让孩子体会到照顾父母的感受。
陪伴孩子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母亲与孩子相处的点滴将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如果,孩子现在浑身“臭毛病”,妈妈们该反省了,改变孩子从改变自己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