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不只有男女两种性别,所以我一直说的是性别平等而不是男女平等。
其实讲性别问题的时候,我们先要考虑这个问题到底是生理性别问题还是社会性别的刻板成见导致的问题,生理性别问题是本质,而社会性别问题则是建构,在理解这两者的基础之后才能更好地改变对立与隔阂。
比如厕所问题就是生理性别差异问题:女性如厕的平均时间确实比男性长,再加上男厕所有小便池,所以女厕所的坑位如果不比男性多,结果则是女厕所排长队,男厕所畅通无阻,生理性别差异需顾及,无视差异的平等则不是平等。
经期问题同理,我们时不时地就会看见“让女生放经期假反而会让女性遭遇隐藏的歧视”,但我们得明白造成女性受到歧视的并不是经期假而是不顾及女性感受、忽视男女生理差异。有差异反而应该填补差异而不是无视差异让差异继续,如果说放经期假会让女性受到歧视,那么更应该解决的是企业因趋利避害而造成的对女性的歧视,这应该靠政府给其一定的补贴而不是默许其发生甚至剥夺女性的权益。
个体差异永远大于整体,一些女性完全比很多男性强,给女性放经期假可以让一些女性更自由健康地发展,创造更多的财富,而不是忍受痛苦地工作、忍受男性本位主义带来的伤害。
至于阳刚阴柔等,这些就是社会性别的问题了,并不是男的有阴茎等男性生理特征就是阳刚,女的有阴道等女性生理特征就是阴柔,阴柔与阳刚是社会性别文化的规训导致的,同样的还有“男的适合在外工作,女的适合在内生儿育女”等,这些同样也是社会文化的规训。
我们这个社会对男女采取两套不同的培养标准,更不要说把一些其他性别排除在外。
如果一些人按照当前的社会性别规范做事,如果这个人不像某些高高在上因现实中的无聊与不满就攻击歧视女性、把女性当成发泄工具一样,我们就没必要纠结了,我们更多的是针对背后的体制和文化而不是个人,况且对方有TA自己的选择,不一定什么都一点是被文化裹挟。
我们更应该是以一个不带任何标签的人来考虑问题,而不是贴满各种标签的人来搞隔阂特别是性别隔阂,我们更应该需要的是共情的想象力,而不是非男性本位主义就是女性本位主义,就像某群里的陈先生。
我们最终要实现的是每个人不伤害别人的选择都能得到尊重,不管男女还是其他性别,在家不被忽视生儿育女与做家务的价值,在外不被职场歧视和性骚扰,我觉得这才是一个美好多元包容的社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