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有故事的人成长励志每天写1000字
2019-03-02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以中小学生

2019-03-02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以中小学生

作者: 戴志梅 | 来源:发表于2019-03-02 19:47 被阅读1次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以中小学生为例

              文/戴志梅

中小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成长期,会因外在环境或突发事件的刺激和自我内在的不稳定,出现情绪或者行为异常等现象。这需要引起我们教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并对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有清楚的认识和了解。
一、学生心理的常见问题
(一)基于“学习压力”的心理问题。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升学压力,学生容易产生考试焦虑、厌学等情况。
一是考试过度焦虑。适度的焦虑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但过度的焦虑会导致学生心跳加速、思想混乱,导致考试失利,成绩远低于正常水平。成绩的不理想又加重了其对考试的恐惧与焦虑。
二是产生厌学情绪。厌学心理是一个逐渐升级不断发展的过程,经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般经过四个阶段,即焦虑阶段、怀疑阶段、恐惧阶段和自卑阶段。厌学青少年的行为特点表现随着其厌学心理变化而越加恶化,对学习任务有恐惧和畏惧的心态;坏习惯变多、文明习惯少,比如撒谎、抽烟、喝酒等。
(二)基于“人际关系”的心理问题。我们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的自我意识很强,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有时,不恰当的沟通交流等方式,阻碍了他们的人际关系。
一是朋辈关系问题。学生都希望在班级和同学间有被接纳、认可的归属感,都期待获得朋辈的理解与信任。一旦同学间关系紧张、不融洽,则会变得孤独或郁闷。还有,学生处在青春期,会产生对异性的渴望,如没有正确处理好和异性交往的度,出现过度情况,也会对学生心理造成影响。
二是师生关系问题。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进步,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如师生之间出现不和谐,彼此间失去了信任,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三是亲子关系问题。家庭是孩子的成长港湾。家长的不当教养和不平等沟通方式,会对孩子心理造成一定影响。再者,随着社会离婚率逐渐增高,孩子在不完整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爱的过度缺失也会使孩子产生心理偏差。
(三)基于“学生自我”的心理问题。学生的“自我部分”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一是自我悦纳不足。有些学生不愿意欣赏、接纳自己身上的优点,习惯用否定的态度,看待自己的优点。同时,也不愿意接纳自己身上的不足,总觉得自己是糟糕的和最差的。
二是自我角色混乱。青春期的学生如不能对自我有一个整体认识,就会导致角色混乱或同一性混乱。例如,有的女生性格像男生,穿衣打扮也和男生很像。
二、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预防先行,面向全体,做好发展性心理教育
一是开设心理课程。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将心理健康课纳入课程并引进课堂,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切入点,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直接的一种手段。它为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提供了保证。
二是开展学科渗透。明确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无论是心理教师,德育工作者,还是任课教师,都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通过教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三是营造心育氛围。校园建设突出“心育文化”。校园里醒目的名言警句,把学生带进了一个阳光地带,让学生能感受到心的鼓舞。校园宣传有心育味,可以通过国旗下的讲话、校园广播、黑板报、橱窗专栏等,宣传心理健康等知识。
(二)干预随行,面向部分,做好矫治性心理辅导
区校联动,充分发挥区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和学校心育中心的阵地功用,对部分心理有偏差或障碍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
一是做好个别辅导。个别辅导室环境温馨,易于学生放松身心。心理咨询员采取预约等方式,对学生个案进行辅导,可以利用沙盘游戏或房树人等心理技术进行咨询。
二是做好同质团辅。把年龄、性别、学历、生活经历和心理问题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的学生组织到一起,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性辅导。例如:如何和异性相处、缓解学习压力等。
(三)预警伴行,面向个体,做好学生危机事件
做好心理预警,是降低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率的有效保障,能增强学生对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协助处于危机中的学生,顺利度过危机。
一是畅通预警网络。学校心理危机早期识别和干预工作网络分为三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为一级,年级组和班主任为一级,班级心理委员为一级。由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加强专职心理咨询员的业务培训,邀请相关专家及专职心理咨询员对本校辅导员及心理委员进行心理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增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鉴别能力,以及心理危机早期识别和干预能力。
二是强化部门职责。当重大危机事件发生时,学校各部门应分工与协调,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各司其职。注意保密,讲究方法,正确应对新闻媒体,防止不恰当报道而引发负面影响。
三是明确预警对象。对心理健康测评中筛查出来的心理疾病或自杀倾向的学生、遭遇突然打击和受到意外刺激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等,及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并与班级心理委员一起对这些学生做好干预与跟踪控制等工作。
总之,我们在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时候,除了要熟练运用各种心理技术,还要用心陪伴,真诚以待,具有很强的同理心,只有取得其信任,才能深入其内心。只有深入学生内心,才能了解其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而找到帮助学生疏解心理问题的那把钥匙。还有一点更为重要,那就是要牢记心理咨询的伦理,我们在做心理咨询的时候,只有评估权,没有诊断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3-02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以中小学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guy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