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简书两个月,看到最多的词就是“自律”。似乎自律是人生的一道坎,走过去就有海阔天空,让人生“开挂”。这种自律的人被称为“无比强大”,因为他们可以有效控制自己的欲望,找准目标心无旁骛地努力。
李笑来在《与时间做朋友》中提到:所谓心智的成长,就是不断克服懒惰、学会自制的过程。
事实证明,自制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因为你要割舍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而这些东西虽然没用,但魅力无限强大,吸引着你的心。
如果一个懒惰的人处在一个自律勤奋的团体中,会不自觉地被感染,这时自律可能不是件难事。难就难在你在逐渐自律的过程中总是觉得自己是在一个人奋斗,自己作死自己。
例如我们放假在家的学生,每天安排学习任务、看书、背书、刷题……有时坚持不下去了就会胡思乱想:空间里同学们发的照片,逛街、K歌、搓一顿……生活的无限美好,凭什么我们就要重复千篇一律的枯燥生活?
再比如那些每天健身、跑步的人,为了拥有马甲线而严格控制饮食,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眼睁睁看着自己喜欢的食物塞进别人口中。他们也会抱怨——为什么要这么虐待自己?人活一辈子怎么就不能任性享享福?
对此,只能说目标不同,没有可比性。那些每天吃喝玩乐的人,那些天天一觉睡到自然醒、狂吃狂喝的人,他们没有这方面的目标,所以不必去克制自己。
其实“你并不孤独”,只是因为你只往下看,没有看到比你更刻苦、更努力、更自制的人。我们眼里的级部大神、天生优等生,他们的假期,被无限的书本塞满,手机电脑碰都不碰,连羡慕别人的心都没有,因为太想拿到一份耀眼的成绩,梦想足够强大到心无旁骛。
再比如中国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她的食谱是这样的:早上9时喝一杯盐水;9时至12时喝三杯普洱茶;中午12时吃午餐,内容是一小盒牛肉、一杯鸡汤和几个小苹果;傍晚吃晚餐,只有两个小苹果和一片牛肉。而且日日如此、年年如此。所以才有了今天五十多岁依旧灵气不减的杨丽萍。
比比他们,再想想自己所谓的“自律”,又算得了什么?
自制力强大的人不是生来就没有欲望,你觉得有意思的事,别人也这么认为。你想懒惰——懒惰是人生来就有的唯一的习惯,谁都想偷懒。但总有那么一群人——甚至是不如你优秀的人,就是可以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足够有力量严格控制自己,活的充实而快乐。
既然自制很痛苦,我们为什么要自制?
1.为了达到目标
每个人都有梦想,有梦想就得付出。而一个人不可能无时无刻没有玩乐的念头,这些都是干扰梦想的因素。如果我们听任自己的头脑,想到什么就立刻去做什么,三分钟热度或者心不专一,最后的结果都是一事无成。自制力不仅仅是让我们做对的事,更是让我们把正确的、应该做的事坚持到底,例如背单词、写文章、练字、跑步、绘画……为了达到你我心中的目标,必须要克制自己去持之以恒的努力。
2.为了活的从容
想起曾经看到的一篇文章,里面说的是“以前没注意现在后悔莫及”的一些【小】事,在时间规划的函数图中大概是属于“不紧急但重要”一类的。例如每天不熬夜、学英语、练字、跑步、控制饮食、学几门有用的特长……这些事情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长久的坚持,日复一日的完成,要很多年后才会有结果。
很多人都抱有迫不及待的心思,希望短期达到目标,这是人之常情。但真正的看家本领,只要拿得出手,能在人群里脱颖而出,就都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练就的。李笑来说:“学习和工作,千万不能松懈。”而这两者,恰恰是长年累月的过程。一年有365天,人一旦重复做一件事总有一天会厌倦,觉得多一天少一天没关系。如果不加以控制,这样的念头就会越来越多,留下的bug(漏洞)也越来越多,随心所欲的懒散、拖延,最终在将来的某一时刻,正好要用到曾经打算学的知识、练的技能,这才回头发现其实根本没什么收获。
懒惰过后,就是先甜后苦。突然发现自己离目标还差一大截,不是灰心丧气、破罐子破摔告诉自己“不可能”,就是马上紧张起来,白天黑夜不知疲倦的拼命,使劲往前赶。而能否赶上, 取决于你之前落下的是不是能在短时间内补上。
如果你有足够的自制力,一开始运用它去“痛苦的”坚持,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但慢慢慢慢,只要坚持下去,早晚会成为一种想摆脱都摆脱不掉的习惯。如果你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那么恭喜你,成功斩获了一个好习惯,将来想不完成都觉得很难。例如我每晚睡觉前都会拉筋,坚持了几个月,现在即使困得要死也不能忘掉,因为身体就会产生一种本能反应,不去执行就觉得很别扭。我觉得这就是习惯的力量。
这种习惯开始的越早,收获就越多。
如果我们每天都认认真真完成一点点的小任务,就拿背单词来说,每天只背10个,一年下来、五年下来,等到考四六级时,也能积攒一大堆,根本用不着临时抱佛脚,一天拿下好几百,费脑又费心。再比如每天控制饮食、跑八百米,日积月累身体不但健康,而且体型好,尤其是在冬季,不必担心“夏天徒伤悲”。比起那些大吃大喝,最后不得已加剧运动,甚至狂吞减肥药的人,活的健康而舒适。
这就好比把一个终极大目标渐渐分散成一小块一小块,一天天,慢慢来,虽然这些长久的日子里你要比别人多一点痛苦,少一点玩的时间,但只是一点点。总有一天,那些活的过分舒适,在最不该松懈的年纪放纵的人,迟早是要为未来付出代价,因为没有不劳而获之说。彼时他们的痛苦、后悔、拼命,不知要比你多多少倍,差不多等于你多年来努力的总和,而且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补,只能匆匆忙忙,惶惶不安。而你,到了真正要紧的时候,不必惊慌失措,不必后悔莫及,只要按部就班,自然水到渠成。
3.为未来负责
李笑来说:“没用的事即使有趣也不要做。”
听歌有趣、刷剧有趣、追星有趣、逛街有趣、躺床上吃零食有趣……我们有时也许会打着“犒劳自己”的旗号,给自己来一个小小的放松,一点点松懈。这并不是不可以,人生苦短,必须得来点快乐。但我想,就算要松懈, 也要等到合适的时机,简单来说就是有资格不努力。人只有两段时间可以放松,什么事也不用做——出生阶段、老年阶段(一般情况,学者除外)。而少年到中年到中老年,都有自己的任务要完成。这三个阶段的任务是不同的,权重值也没法比较,因为在每个阶段的人眼里,他所面临的首要的事就是最重要的。
所以当人感到累的时候,遇到挫折的时候,总会想要休息一下,想放弃。放弃无异于功亏一篑,一根弦断了最终会引来其他弦的崩裂。所以当一个人正处在为梦想奋斗的征途上时,任何放松与休息都是不应该的,它们应该被安排到未来某个地方,比如成功后。例如高考前你要看课外书、要写小说放松放松合适吗?要减肥,还没瘦到理想程度就急着买衣服能心满意足吗?要背书,还没背完就去玩手机行吗?
推迟满足感——这是《与时间做朋友》的一个定理,简单来说就是要我们忍耐。在忍耐过程中需要内心自制力的支持,给将来一个保证,保证旅程的绝对艰苦付出,从而拿到平心而论当之无愧的成绩,不必因为所谓的“假装勤奋”,最后“有劳”无获。
小方法——时间账本
这个方法我曾听同学讲过,也用过几次,不过后来学习压力重了,没能坚持下去。它其实和李笑来讲述的方法很类似,不过少了一个地点。(但对于坐标不变的学生党和上班族也没必要有)
简而言之,就是像记账一样记录你一天的【主要】事件,如工作、写作、看书、刷题等,分别写下你完成这些实际花费的时间,然后每晚看看,根据自己预算的理想时间,分析一下效率如何,进行改进。不需要把每天的每一项活动都记下来,吃饭、喝水、上厕所就被必要了,因为是生理要求。
这种方法好处在于能有效感知基本时间的流逝,从而进行自我诊断、管理,更好利用时间。
“今天你做了别人不想做的事,明天才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
自制的过程固然痛苦,但没有付出怎来收获?年轻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它不仅仅是用来挥霍,更是用来提升自己。人生的黄金时代,光阴宝贵,愿你我都能在梦想的指引下,在自制力的护航中,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