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一个农村大家庭的真实体验

作者: cb25b0ede426 | 来源:发表于2016-02-23 00:02 被阅读6187次

很早就知道,结婚嫁的不仅仅是老公,还有他身后的家庭。

恋爱的时候,彼此有意无意把缺点隐藏,把优势放大,努力呈现出自己最好的样子。爱情是你情我愿和随心所欲,大部分的我们在大部分的时间里吃吃喝喝看看电影,或者来场浪漫的小旅行,剩下的时间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这时的爱情像是消遣。

假如一切顺利,按照惯例我们要结婚了,组建了小家庭,同时也不得不融入彼此背后的大家庭。爱情有了责任,家庭需要经营。我们在朝夕相处中看到了对方不曾展现的黯淡的一面,遇到了因为成长背景差异或是地域习俗不同而带来的各种不适。作为唯一一代独生子女,我们可能为了谁做的家务多拌嘴,为了应该去谁妈家过春节争吵。而如果恰巧老公背后有一个地处农村的庞大家族,不适感可能会更加强烈,需要花费更久的时间去调整和适应。我恰巧就有这样一个老公。

虽然我坚定地认为婚姻幸福的关键在于两位主角儿,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去在乎和议论家庭环境或是简单说“门当户对”对于婚姻的影响,一时间众说纷纭,难辨真假。再想想城市和农村人口比例就知道一个城市女孩儿遇到一个农村男孩的几率还是很高的。万一碰上了这样的爱情,你会犹豫害怕或是逃离吗?如果你恰巧和曾经的我一样是个没见过农村的女孩儿,并且正在和一个与五仁家庭背景类似的男生谈恋爱,可以看看下面的内容。

五仁和我结识于培训,毕业后的我们在同一个城市工作。他大我三岁,老家在山东一个叫七村的地方,那个村庄不穷,但我们刚认识的时候他家由于种种原因是欠债的。我生长在和五仁家同一省份的一个二线城市,家里算是中等经济水平,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参加过革命工作并且生活在同一个城市。认识五仁之前我从来没有去过农村。

十年前,我跟着五仁第一次见识了真正的农村生活,不久之后加入到了那个大家庭。当初的我认准了五仁,并打算终我一生陪伴相随。那个身后的家族就像他下巴上的疤和手掌里的痣一样,对我而言是不可撇弃的一部分,我不断地学习、适应直到慢慢融入其中。其实,这样农村大家庭的生活只是千万普通人生活中的一种,它的确不可能尽如人意,但也绝对没有让人避之不及(至少我遇到的),况且我们是可以不断地作用它、影响它的,日子也是一直向前、最终向好的。

我所经历的五仁家以及七村人民的生活

06年的十一,在我和五仁相处一年多后,他邀请我去他家做客。秋高气爽,天高云淡,我的心情和去秋游差不多。交通还算方便,大巴不到四个小时到达,然后再打车到家。那时候五仁的父母家已不在七村村子里边,而是在县城距离七村几分钟路程的一处带院子的平房。也是在那时我才知道没法准确区分农村和县城:一条宽敞的县城大马路,路边一片芦苇遮住的可能就是几个村庄。

小平房只有一室一厅,总共40平米,茶几和沙发很旧,墙壁灰暗,我进门的感觉就是五仁家真的好穷。事实也确实如此,五仁爸爸几年前欠了很多钱,就开了类似机械加工的小作坊一直挣钱还债。小平房只有一间卧室,于是我和五仁住,五仁父母去厂里(小作坊)住。后来想起来我是少不经事还是没脸没皮啊,在他爸妈眼皮底下证都没领就心甘情愿住在一间房,也不知道五仁他妈背后怎么想,反正当时也没打算给我另安排住处。

五仁家用的那种塑料暖壶,挺粗,然后暖壶塞周围有一圈脏了的白色塑料。我在倒水的时候听着五仁爸说拿把儿、拿把儿,没明白过来什么意思,就用五个指头拎起白色塑料圈,然后”咔嚓“一声白色塑料裂了,接着”砰“的一声壶就碎了。尴尬的是第二天我以同样的方式又碎了一个。

我在五仁家吃的第一顿饭是韭菜肉的水饺,韭菜是自己种的,肉是纯肥的,一点瘦的都没有。

还有一个当时觉得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好多人都谈过,确实是很现实的问题):五仁家里没有厕所。如果有需求,要去几百米之外的公厕,非常脏非常臭。白天还好说,晚上嘛请大家脑补,我反正是一直憋着。

还有件和厕所有关的事儿: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一直在七村里各个亲戚家玩,其中到了一个叔叔家。他家的厕所是在自己院子里盖的,就是在泥土上挖出来坑,然后在坑两边人踩的地方搭了两片窄木板。我试了试木板有点晃悠啊,不过想我体重才多少啊,人家大老爷们不都这么踩吗,没多想就上去了。然后不知道是我踩的方式不对还是我的鞋跟太细压强太大,只听“咔嚓”一声,木板就断了。我张牙舞爪摸着周围的任何东西就抓好歹没有沦陷。叔叔家的嫂子追着我问有没有沾上shi啊,五仁说没事儿没事儿就鞋跟上一点儿……当时真的想立刻遁了去。

囧事就说到这里,妹子看了也别怕,毕竟是十年前的事情了。而且即便如此,当时的我也只是觉得不太适应而已,后来还拿来当笑话说给我妈妈听。

07年十月底我和五仁举行婚礼。那时候五仁爸爸的债务基本还清了,五仁父母凑了二十几万首付给我们买了房,我爸给了装修的钱,加上我们自己的一点积蓄最后还剩了几万,给五仁爸爸的作坊里买了辆拉货的面包车。

婚礼当然在五仁老家举行。五仁爸妈怕委屈我,没把那个四十平的平房当做婚房,当然也根本住不开,借了亲戚家一套暂时不住的楼房。楼房的装修及户型和我们那边80年代的风格差不多,让我当时很高兴的是有厕所了。婚礼在县里唯一的刚盖的五星级酒店举行,全程其实挺土的,我想象的一些浪漫桥段都没有(因为异地原因没有时间和婚庆公司沟通,估计他们也不会做),不过五仁说我那天的新娘妆太美了,嗯,因为跟妆是我带去的。

再后来,因为我的公公婆婆非常勤劳,并且技术过硬,终于在2010年的时候凭着小作坊的几年积累在县城买了属于自己的真正楼房:二室二厅、电梯、车库、地暖、小区、物业,和城市里的小区已经没有很大差别(最大的差别是楼间距好大)。我很开心的是可以随心所欲的洗澡了。

我婆婆今年过年包的依旧是韭菜肉水饺,韭菜是买的,肉是纯瘦的,一点儿肥的都没有。

所以我说人是可以改变生活的。贫穷没什么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希望和梦想,而真正的财富是勤劳和善良。

也许大家会说我的婆婆家毕竟已经不在村里住,条件还是相对好的。那我就继续说说住在七村里的大爷叔叔姑姑家的生活现状:

他们房屋结构都差不多,基本上是一个大大的院子,院子正北方是一排连着的房间(我实在不会用专业的词描述)。东西各一间卧室,中间是客厅和餐厅,这算不算两室两厅啊,而且全部朝阳。院子一侧一般会有一间屋子,有的当杂货间,有的当麻将屋。厕所仍然是在院子里单独盖的,但是结构和装修已经很像城市里的公厕,有自来水但是还没实现自动上水冲水。屋子的装修虽然有些土但设施已算齐全,基本的要求都够了,大爷家还有电脑有网络。全村靠烧天然气做饭取暖,冬天丝毫不冷。唯一我一直没问的是不知道在哪里洗澡。话说回来,即便真的像我一样找个老家在农村的老公,又不是真的一直住在村里,平时还是生活在城市啊,就算不能洗澡也可以忍耐几天的。

五仁家族的收入来源很少靠务农。因为村里靠近油田,好几家亲戚都是经营像我公公那样的机械加工小作坊。还有经营资源回收的,就是收废品的上家,不要低看了这个行业,利润相当可观。像我公公这一辈儿的亲戚都给子女在县城的新式小区买了房,他们叫买楼。今年过年回去就还有五仁的一个最小的表弟没有买车。五仁这一辈儿除了个别年长一点的哥哥姐姐子承父业,大部分还是念了或好或差的大学变成了县城的上班族,有医生、有会计也有工人。这也算知识改变命运吧。其实上班族比子承父业挣得少多了,但他们的父辈们不会在乎,反而很自豪。

在消费习惯上,老一辈的人舍得吃舍得送礼,但是不太舍得穿。我公公现在还在赶大集买双二十元的皮鞋。比较大的商场虽然已经开到县城,可拉他进去他浑身觉得别扭,这一点我婆婆就开明的多。还是因为靠着油田,七村的福利很好,每年村委都会承担大部分的费用组织村民去旅游,香港都去过了。五仁这一代的兄弟姐们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更近了一步。过年的时候,姐姐嫂子们组团开车去市里的万达逛;我们和几个弟弟侄子去县城里的电影院看《美人鱼》。我才知道电影票真是价格弹性很大的商品,真的好便宜啊!才19.9!还是巨幕!

以上是七村人们的生活现状。给我的总体感觉是:安逸无压力。当然可能也缺少动力,不太需要嘛。

之所以把生活状况和消费能力摆在上面先讲,是因为多数人担心的穷的问题,其实看看是不是也还好啊。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避免不了,就是下面讲到的人情世故。

庞大的家族和繁杂的礼节

我公公有三个兄弟,三个姐妹,这七兄妹每人有1-2个孩子,这些孩子也大多有了孩子。我公婆虽然搬出了七村,但是其他的亲戚长辈都在村里。而且说是县城,我婆婆住的楼房离七村就1公里的路程。按照规矩,像春节中秋这样的节日,我们都要到七村庆祝。过节就是三十多口子人凑到一起吃饭。于是每到过节就会发现基本是同一拨人在不同人家里喝酒,他们真是超级爱喝酒。以前女人和孩子不上大桌,蹲着小马扎在小桌上吃,现在已经不讲究了。喝酒的一桌不喝酒的一桌,我一般很快吃完无聊的等着喝酒的。

这里特别说说七村的年夜饭。他们提前两三天开始准备过年需要的东西:蒸年糕、蒸馒头、炸藕合、炸肉、炖鸡炖鹅、打猪蹄冻什么的,所以年夜饭有三分之二都是现成的冷菜,然后炒几个热菜就好。我开始吃不惯那些提前炸好做好的菜,后来也不在意了,觉得反正过年就是那么回事呗。

每年初二这帮人会到我公婆家,我和婆婆从早饭后就站在厨房一直到中午吃饭。好在我也不是娇生惯养的人,而且村里吃的菜品不必那么精细,但是盘子的数量要够,你可以切一盘香肠算一个菜,拍根黄瓜算一个菜,还有就是酒必须够。比较难忘的是头几年没有热水,冬天里洗一大堆碗,手指头会冻得肿成红萝卜。

除了吃饭,送节也是必须的。春节和中秋节晚辈要给长辈送礼,他们叫送节。村里的人们特别好面子:你给同辈亲戚送礼最好不能有差别,给父辈的朋友送的不能比人家子女送给你爸的便宜。比如,五仁有六个长辈亲戚,我们就要准备六份没有差别的礼物。也许上午我们买六箱特仑苏挨家送去(这只是礼物的其中之一,一般每家要送三百多块的东西),下午大爷家的哥哥提着一箱金典来看公公了。我不止一次问都是自家亲戚这样互换有意思吗,五仁都说这是规矩。这规矩真贵!再比如,公公一个好朋友的儿子,拿着两条南京来送节,我和五仁要去商店看看这个金陵十二钗多少钱一盒,嗯,26的,我们就挑了个30的利群还回去。

如果说吃饭和送节是铁打的规矩,还有一些就是随机事件了。比如,姑姑家的妹妹大学毕业找工作需要打点,哥哥家的女儿高考发挥失常要帮忙找找能上什么学校,某个亲戚的远房亲戚工伤要我们帮着争取补偿,还有很多次老家的亲戚来省城看病需要托人的,有治好了的也有没救过来的。对于这类事情我倒没什么特别怨言,家家都会遇到难事,能帮则帮,没办法也和人家说清楚,尽力就好。反而有时候五仁会和公公抱怨说你儿子真真就是个平常人儿。因为公公常常对于求助的人一副胸有成竹包在我儿子身上的态度,往往先答应了事后才和五仁说。公公时常抱怨五仁不懂人情,没有亲情味儿。五仁认为他爸死要面子。

虽说这些繁缛礼节人情世故有些累心,但是它的背后依旧透出了浓浓亲情。五仁家族一直紧紧抱团,往大里说要是谁家有个小灾小难,其余几家纷纷伸手,就像五仁爸爸当初欠债一样全家都在帮衬;往小里说我们家被子里的棉花是一个姑姑自己种的并且挑的最好的、每年我都能吃到一个婶婶自己养的肥美的大闸蟹或者龙虾。有时候婆婆说我们也祖孙三代了在自己家里过年吧,公公和五仁都会很执着地去七村,因为那里有亲情的召唤,有五仁童年的美好记忆,有小区单元楼里没有的年味儿。

断断续续写到这里,最后要讲到我与公婆的关系了,这才是家庭矛盾的雷区。即便公公婆婆和我都是非常善良的人也不能避免观念差异和生活习惯不同带来的相处困难。我一方面试着接受和理解公公的逻辑,一方面始终保持着一定的主动权,不为别的,只是觉得我们都应该选择更加健康的理念、更加正确的方式去生活。

与五仁爸妈的相处之道

这里的”道“不是道理的“道”,而是道路的“道”。

我公公身上有着鲜明的性格特征:勤劳、善良、要面子、喝了酒不靠谱、男尊女卑的观念深入骨髓。有时候他让我着实佩服和感动,有时候又愚昧得让我哭笑不得。

我婆婆原不是七村人,下乡的时候从大连到了这里并结婚留下的,算是半个城市人。所以她不是很坚持一些老规矩,思想相对开放。在最困难的时候她跟着五仁爸爸吃了很多苦,在我眼里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

五仁说他们家欠债还钱的日子从他高中就开始了,但是我公婆当时没有说原因,只要求他读好书就行。这样算下来至少有十几年都在还债。我亲见他们每天五点起床到厂子里开工,晚上六七点钟回家,每天都是灰头土脸,除了春节及中秋没有假期,更没有双休了。最难的是要债,那里的活计都是先干后结算,拖一年到春节的时候集中要账。我公公要面子,总怕别人说他不好,一万的账只能要回八千,如果喝个酒可能就成五千了,所以要账的事儿都落到我婆婆身上。五仁大概从小习惯了看他父母这样的辛劳,好像没大感觉,我是觉得他们很不容易,常常会埋怨五仁不够关心老人家。

刚结婚的几年每年回老家的次数毕竟有限,我和公婆的相处还算和平。真正的矛盾集中爆发期是我刚生完女儿,他们卖掉了厂子来照顾孩子,也就是共同生活之后。还在医院的头两天,我怎么也和婆婆说不清楚奶粉和水的比例。所有有关照顾孩子的事儿婆婆都手足无措站在那儿,然后问我怎么弄,我说我刚生哪知道啊,直到月嫂来了才好些。感觉她把自己当成外人,其实是我把她当外人,她怕我不高兴反而束手束脚。加上刚生完的焦虑和委屈,我对婆婆的不满表现的更加明显。于是第三天五仁让他父母回家了,我爸爸妈妈伺候的月子。现在想来感谢五仁和他父母的理解和宽容。不过建议大家有条件真的要让自己的爸妈伺候月子,有利于身心恢复。

第二个月公婆来换班。我通过五仁要求他们查体后才来的,这后来在七村被当做笑谈,不知道多少妈妈可以理解我当时初为人母的焦虑和紧张。然后矛盾开始堆积:”妈,你出门回来抱孩子之前要洗手”,“不脏啊,没摸什么东西”;“妈,你怎么洗手不用肥皂”,“我洗手从来不打肥皂”;“爸,你怎么用切生肉的菜板切熟食”,“哪有那么多讲究!”……当时我真的不能忍受啊,有段时间时刻监督公婆有没有好好洗手。这些仅仅是生活习惯上的不同,还有育儿理念的差异。当然我的育儿理念就是从各类书上看到的,公婆的育儿理念是村里流传下来的。而一切和我看到的书上所写内容不一样的我都不能接受。那时候我对月嫂的信任远远大于公婆,和公婆之间的关系也是最紧张的一个阶段。他们一定对我有怨言又不敢言语,我也知道我有时的确很过分却又控制不住。

接下来的事情没有往更坏的方向进行。我们都是善良的人。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不再慌张无措,心态也慢慢平和。看着身边的一些朋友,因为没老人照看,只能找阿姨带宝宝,早早就送去幼儿园。而我的女儿始终有老人陪伴,我渐渐对公婆几年的悉心照料充满感激之情。公婆的生活习惯也与我们日渐趋同,有时候比我还讲究。我公公还会研究《育儿百科》之类的书籍。我们彼此理解并都愿意为对方着想,相处越来越轻松和融洽。口中喊出的爸妈两个词不再仅仅因为我和五仁的法律关系,而是多了些自然和亲情。

孩子上幼儿园之后,公婆回到了县城,但是他们的生活已经和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公公会使用电动牙刷刷牙,婆婆习惯用kindle看书。每次婆婆看到我都要求给她下载好看的新书,而且涉猎相当广泛。我曾亲眼看到她看《大漠谣》从下午两点看到凌晨四点,而现在她在看《三体》和《白夜行》。 

以上就是我所经历的生活。我们在许多方面还有许多不同,也许永远不能趋同。但是我们已经是一家人,我希望我和我的家人们都能够健康、快乐,用坚持不懈的努力去不断换取更好的生活。

七村肯定不能代表所有的农村,但是我真心觉得不论怎样它都不是一段婚姻的幸福关键,更不可能是阻断爱情的洪水猛兽。唯一能打败我们的不是现实,而是我们的心。所以姑娘,一定要找到对的那个人,除此之外不必多想,想也没用。人生变幻世事无常,未来岂能预料,不如随心而动。

相关文章

  • 加入一个农村大家庭的真实体验

    很早就知道,结婚嫁的不仅仅是老公,还有他身后的家庭。 恋爱的时候,彼此有意无意把缺点隐藏,把优势放大,努力呈现出自...

  • 加入dmall是我的幸运

    很幸运能加入到dmaller的大家庭,看似官方,但这句就是加入dmall8个多月最真实情感。 在上家公司5年多,工...

  • 我的大家庭-日更20

    我是在山东农村的一个大家庭长大的,有叔叔伯伯和一个远在新疆的姑姑。 上个世纪80年代,在山东农村的大家庭里...

  • 欢迎加入大家庭

    A:你好,我是昨天来面试的,今天店长让我过来直接上班的! B:你好,我是胶州宝龙didimax的beautiful...

  • 2018青柠故事坊招募

    欢迎加入青柠大家庭!

  • 一入简书,四海无涯苦作舟,慢行,致远!

    正式加入简书大家庭!

  • 加入一个大家庭007

    真诚的链接从自我介绍开始 【姓名】橘子 【007编号】15393 【城市/祖籍】广东深圳/重庆奉节 【职业/标签】...

  • 欢迎加入我们的大家庭

    希望大家可以关注我的账号,我会定期在里面更新一些真人真事。我们也可以成为你们生活中的倾听者,有什么烦恼可以和我们分...

  • 加入简书大家庭

    新手一枚,随感随写,希望与大家一起,分享读书写作的乐趣!一起加油!

  • 欢迎加入GVChain大家庭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工作内容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精益化生产和管理已经成为了众多企业的追求,越来越多的外部资源开始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加入一个农村大家庭的真实体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hsb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