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身术01|语言的锁定效应

作者: 山影_S | 来源:发表于2017-07-20 00:28 被阅读56次

1、核心信念引发的思考

永澄老师讲到语言对人有构建效应,具体思维锁定效应。给出了一个核心信念

Paste_Image.png
  • 当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你有什么感触?
  • 当你听完永澄老师的课程之后,又会有什么触动?
  • 当你再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又会领悟到什么?

1、第一次听到时,可能的感触:没有感觉;或者会说这些都是大道理,没有一点实际作用,心灵毒鸡汤之类的。
有这种想法,很可能是直接启动了系统1的捷径思考,并没有了解他就直接下了判断。连提升认知的效果都没有达到。
就像弗格森说的: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我们都无法替别人开门。

2、听过永澄老师的课程之后,按照课程的思路(如果认真听的话)我们可能会认知,认同这个观点。又或者是另一相反的判断:这个老师的课程是洗脑的,没有用的。
说一个自己的例子:我曾经试图把老大的公开分享课程,包括现在的日更文章推荐给身边的人,有些人就会给出这些是洗脑课的反馈。对于这些我也不想回应什么,毕竟不认同那就没有进一步沟通的必要了。

3、结合自己的经历再去看这句话,又会收获什么呢?
我的几点思考:
(1)“不想xxx,就会有无数的理由”这是个通用的思维模式,类似if--then,是可以被编程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同样的对策去强化或者改变他。
(2)”想不想“都是基于现状,对未来来而言的,而未来又是充满着不确定,选择当下不变可以避免小我伤害。但这些都是短期,暂时的安稳,世界的本质就是不确定性:就说我们都会遇到的情况,我们都在一天天长大,身份随着发生了变化:无忧无虑的孩子,变成学生,再成为公司职业,然后组建家庭,为人父母。这些都不是我们说我们不想长大,不想工作,不想xx就可以左右的。
(3)说出不想xxx的时候,潜意识也是在逃避责任,不愿意去尝试,不愿去突破舒适区。稳定的环境并不是不好,但注定会失去更多的可能性。
举例:
1)前几年一直都自我暗示不会在这边买房,这就把自己排除到这个相关话题之外了。导致现在需要花费多倍的代价才可能买房。内心当时觉得房价贵,买不起。无意识的使用了穷人思维。
2)还有工作之后这几年,生活的圈子也是很小很少,不想去接触外边的圈子,让自己的视野一直限制在自己的世界里。直到去年才开始有了改变。这个也是熵增导致系统死亡的过程。
(4)不想xxx,这个也体会了存量和增量的思维方式。一直没有增量,持续消耗存量,总有一天就让自己失去竞争优势,被替代。
举例:
如果因为不想提升业务技能,就一直在舒适区待着,做着熟练的工作内容。工作年限增加了,但工作经验并没有同步提升,想想再过几年,如何生存呢?
(4)这个信念也可以转化为:当你想成长时,你有无数的机会和资源等着你,你的资源是充足的,积极主动创造有利于我们自身成长的内部外环境。
现在回头看,原来的自己做错了很多事情,很多错误的决策。这些都是事实,错了就是错了。直面现实,和内心的小孩和解。好好把过往的经历变成财富,也可以借助语言的构建效应,让自己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人。

2、对标小我的五种喜好

Paste_Image.png
  • 觉察语言的重要性:

如果你不能够觉察你的语言,那么你的语言就会不断的让你的小我强大,那你就没有办法做到积极主动(主要指在刺激和回应之间的选择权),那么你就会一直停留在舒适区,没法进入到学习区。所以在你遇到的任何困难和问题的时候,第一个做的事情不是去面对,去成长。而是去逃避,去自我限定。

  1. 自我强化
    最近这两个月在有意识对抗自己过往的经验系统,经验系统中有太多的自我限制,才导致了现在的自己。那么只有打破自我限定的束缚,才能运用永澄老师的认知系统,决策系统。
    自我强化正向的语言是可以刻意训练的。

  2. 推卸责任

责任=身份+行动。拥有什么样的身份,就得承担什么样的责任,需要注意的时,我们的身份不是单一,每个人都会有多重身份。

这一条做的还不好,平时会出现“要不是,,;都怪,,”这些语言。

关于如何真正承担责任,原来和秀燕姐交流时,收获下一个法宝:坦诚面对:坦诚面对出现的所有结果,别人的决策,最重要的是坦诚面对我们自己,不管结果如何,不管任何决定你都能够接受。
这个是要和内心对话,知道内心真实想法的,而不仅仅是口头上的。

结合其他知识,可以采用一个方法:穿越游戏。来增强这方面的觉察。
举例:尝试问问自己:假如我立即就被炒了,对这个结果你能接受吗?
个人觉得这个方法,场景越极端,越能探测到内心的底线。

3、逃避现实
这个还是有的,会感慨原来的自己怎么就那么不开窍,会后悔自己的决定。还需要在加强练习。

  1. 简化思考
    最近参加《思考,快与慢》的共读活动,对这个触动很大:在思考力上:系统1的简化思考还是比较严重,而且不容易觉察到。系统1的代表性偏差(以偏概全)、可得性偏差(眼见为实)、沉锚效应(第一印象)这些都会导致出现简化思考。

  2. 自我放弃
    这种语言现在已经不用。

3、接下来我该如何做呢

觉察也是需要持续的刻意练习才能做到当知当觉,可以从多个方面去练习。

3.1 对自己

持续对标小我的五种喜好,以列表形式来觉察语言。可以阶段性的回顾下五种喜欢的使用频率,以及当下发生的事情。持续填自我觉察表是一个不错的措施。

3.2 观察身边的人

都说发现别人的错误比发现自己的错误要容易,那么观察别人也是一种训练自我觉察的方式。
观察别人遇到了什么问题,外部刺激和无选择状态下的回应的是什么,然后调用自己的积极主动,去完成表格剩下的三种以上解决方案、if--then、承诺部分。最后可以针对自己想到的方案和当事人交流,提供给他们一种参考选择。

3.3 对孩子如何引导

既然语言有这么强大的锁定效应,那如何引导孩子从小就构建一个好的语言系统呢?
有了孩子之后,有一个特别深的感触:不希望自己曾经掉的坑,受到的伤害再次在孩子身上出现。积极主动是首要的习惯,既然现在我们学习到了这些知识,那为什么不能用于帮助小孩成长上呢?突然发现这个事情真是符合边际成本递减,收益极大的。

  1. 自己需要以身作则,在家庭氛围内给小孩营造这个环境,多陪伴,沟通时用正面的词汇表达。
  2. 学习一些家庭教育的课程,比如:得到上Dr.魏的家庭教育宝典,张怡筠的幼儿情商课等。

4 关联资源

1、关于语言的构建效应,得到上 《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在开篇的前两节就是讲这个的,推荐大家可以结合着一起感受下(这两小节都是可以免费试读的)

里面提到一个概念:自我实现的预言:一旦你说了一句话,你就会爱上你自己说的这句话,而出于人类本质的自恋需求,你会把事情朝这句预言的方向推动,以此来证明,你是对的。

相关文章

  • 分身术01|语言的锁定效应

    1、核心信念引发的思考 永澄老师讲到语言对人有构建效应,具体思维锁定效应。给出了一个核心信念: 当第一次听到这句话...

  • [自我成长]语言是输出

    1 语言的魅力? 直接影响他人和自己。 2 语言的作用? 构建作用,具有思维锁定效应。 &有可能会有自证预言效应。...

  • 分身术第一天作业

    课程要点 当你不想成长的时候,有无数个借口在等着你。语言是有构建作用,语言有一个效应,叫思维锁定效应。当你说出这个...

  • 不想学习啊

    帮同学拍的分身术,效果还不错,要点是固定机位,锁定曝光。

  • 从“小我”手中夺回选择权

    一、“分身术”第一天 “语言觉察”概况 课程的目的是:了解“小我”的常见倾向 通过观察语言来训练分身术 分身术的法...

  • 可以构建人生的语言丨分身术法则之口吐莲花

    写在前面的话 语言有构建作用,思维锁定效应,比如自证预言。语言可以使我们成为高效能人士,也会让我们成为低效...

  • 锁定=锁腚?

    文章不分好歹被锁定, 锁定文章统统起效应! 干燥冲击无数人的腚? 屡教不改锁定变锁腚!

  • 积极主动--可以构建人生的语言

    分身术训练营安排: 训练营营规: 分身术训练营第一天:观察语言 目的:了解小我的常见倾向通过观察语言来训练分身术 ...

  • STOP! 成长要靠自己

    05分身术训练营D1:觉察你的语言 学习目的:观察语言,了解小我的倾向,通过观察语言,学习分身术 过程与方法:训练...

  • 觉察言语,有力量

    积极主动——可以构建人生的语言目的:了解小我的常见倾向;通过观察语言来训练分身术分身术:积极主动=分身觉察+知识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分身术01|语言的锁定效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iff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