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王闻道误中诡计,梅德武匆忙定调
第52章:瞒淑贞祸来神昧,抓老师颠倒乾坤
十三中学校惊雷造反团的顾问任成松和红卫兵小将们在紧锣密鼓地研究怎么抓人,这边厢王闻道的怒气还未完全消退,对于任成松的计谋浑然不觉,毫无防备。
淑贞买东西回来见他在院里坐着就问了句:“你好点啦?”
“嗯,好多了,出来活动活动。”
“病刚好我给你做碗水拉面吧,再拌点黄瓜菜。”
“没事,和你们吃一样的就行。”
“嗨,你年月的不病一回……诶?你的脸色怎么这么不好?有什么事吗?”
“嗯,没有。”
这些年来王闻道早已把淑贞当成亲人、爱人、知心人;早已承认这个有着顽固封建意识的家庭妇女在重大事件上有见识、有决断。他本来是想告诉淑贞方才发生的事情,可话到嘴边又改了口,那么难听的话怎么学得出口?对她不又是个刺激?这么一想他又决定不说了。
有时候人们对于明显存在的事实采取的是回避政策,就是不愿意明说,就像在个子矮小的领导面前不能提武大郎的道理一样。
王闻道从关爱淑贞的角度出发没有说出实情,从而失去了避免灾祸发生的最佳时机。福至心灵,祸来神昧。这话一点儿错也没有,一个人的命运甚至于是生死有时就取决于关键时刻的一念之差。
虚岁五十的白淑贞尽管每天操持家务,但并不显老。由于和王闻道的这种特殊关系她总有一种谈恋爱的感觉,世界上没有什么化妆品可以比得上谈恋爱更能使女人年轻。自从那个暑假的夜晚之后,她的心结打开了;她没有白努力,她没有白坚持,她的执着感动了命运之神!她终于获得了王闻道对她的爱!这种精神上的柏拉图式的爱恋比单纯的性爱不知要强出多少倍!
今天她要给病愈的王闻道拿出作饭的手艺,做一碗热汤水拉面。水拉面的具体做法是:把和好的面泡在凉水里醒(大约醒一小时),用葱花炝锅做汤,汤里放几片青菜叶,待汤滚开后再将泡在凉水里醒的面一块一块地抓出来抻成极薄的片下在汤里。由于是在水中抓面,抓起来的几乎全是面筋,用这样方法抻成的面片又薄又滑吃起来极为顺口。面好了,她用大碗盛出来又在上面放了一把黄瓜丝。
正要叫闻道过来吃,朱敏怡回来了,她放下兜子来到厨房伸头问道:“大姐,做的什么呀,这么香?”由于学校停课老师也不按正常作息时间上下班,大多数是在学校混一上午就回家。
“噢,你回来啦!你叫闻道进来趁热吃,他不是病了吗,我给他做碗病号饭。”
闻道坐在饭桌旁看了一眼大碗里的面片说:“敏怡,我吃不了这么多拿个碗来匀出一半。”随后端起半碗水拉面,吃了一口后说道:“大姐!你是怎么做的?咋这么好吃?”
淑贞微微一笑道:“嗯,好吃你就多吃点。”
朱敏怡尝了一口也很惊讶,用夸张的语调说:“唉呀,真好吃,大姐,哪天我也病一回呗。这叫什么呀?”
“这叫水拉面,好吃是好吃就是太浪费面。喏,你看!”淑贞冲泡面的盆子呶了一下嘴:“泡下那么多面都没用了。敏怡,我瞅你今天好像特别高兴啊?”
“是啊,今天我完成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心愿,等着啊,我拿给你俩看。”说着到客厅背包里取出她的作品来到饭厅举到闻道和淑贞的面前。
那是一张四开的大白纸,上面用红(军帽上的红五星)、草绿(军帽)、浅黄(毛主席侧面的脸及脖子)、黑(眼珠)四种颜色细锯末子粘成的毛主席彩色画像。
朱敏怡自豪地说:“这是我亲手制作的,看,好不好?”
淑贞在画像上面瞄了两眼没吭声,见闻道放下筷子便问道:“诶,礼贤,你发什么愣啊?怎么不吃了?”
“吃饱了,唔,我……”
“你有话要说?”
朱敏怡兴头未减看着王闻道说:“啊,你想说画像下面的字是不是?”
毛主席画像下面有一行不怎么整齐的字:“敬祝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字成紫黑色,像是用酱油写的。
“看出来没有?这不是颜料,是血,是用我的血写的。今天染过色的锯末子干了,我们老师画的主席像轮廓都画好了,涂胶水粘的过程中有人提议:在画像下面每人都要用自己的鲜血写下颂扬和祝愿毛主席的话,向伟大领袖献忠心。我们都说:好,就这么办。
“我跟你俩说啊,可有意思了,有人找小刀有人找锥子,王慧珠大声说:向毛主席献忠心不能用刀子,得用牙咬,谁也不许皱眉头。你没看她们那表情,唉呀,太有意思了,我们互相都不敢瞅,怕忍不住笑,问题的关键是不能笑,哭行,哭可以说是激动地……”
敏怡滔滔不绝地讲个没完,淑贞对敏怡摆了一下手,看着王闻道关切地问:“礼贤,你方才是不是有话要说?”
“唔,我想了半天,有个事还是得告诉你们。”
敏怡这才觉得闻道的神色不对,忙问:“发生什么事了?”
王闻道便把中午发生的事说了一遍,最后说:“我没想到有人竟然坏到这个份上!他这是想干什么呀?”
淑贞略一沉思说:“不好,你这个人也真是的,我回来时问你时你咋不说?这叫试探,他为什么弄三个半大孩子上门来骂阵?就是要引你上勾,他们这么干一定是有目的,你没出去吧?”
“我看他们闹得太不像话了就捡了根灰条子出去吓唬吓唬他们,一个孩子跑得慢让我给抓住了。”
“你怎么他了?”
“没怎么地,就是问了两句,打两灰条子后把他放了。”
“啊?!”淑贞脸上立即显出了惊恐的表情,说:“不好!礼贤,你上当了。这跟当年胡子插签差不多!没准一会儿抓你的人就到,他们这是找借口要下狠茬子了。敏怡!你赶快陪着他走。”
“往哪儿走?”
“到你舅家先躲一躲,你舅那是山沟一时半会儿还没事。”
闻道愕然道:“有那么邪乎吗?我又没犯法?”
“犯不犯法不是你说了算的事!这次运动好像专整以前出名的人。小乱避于市,大乱避于野,好汉不吃眼前亏,听我的,防备一下总没错。快,拿点钱赶快走!”
走?太晚了,现在想走已经来不及了。一阵汽车声响过后,院外冲进来二十多个初中学生,在挎枪民警的陪同下郭勇军敲响了房门。
面对着教过他的老师郭勇军一时还勇不起来:“王老师,对不起了,麻烦你跟我们到学校去一趟。”
“什么事?我现在正在休病假。”
“不碍事的,又不是让你去干活,就是找你澄清一些问题完事就回来。”
说话间又涌进几个长得壮实的初中生,他们说话就不客气了:“跟他费什么话?诶,叫你走你没听见?还磨蹭什么?”
朱敏怡在一旁说道:“他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怎么能这么说话?”
瘦高个姚健过来用手扒拉她一下不耐烦地说:“一边去!看这房子里的摆设和你这身打扮说你们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没错吧?”
“他现在正病着,你们总不能强迫病人…”
姚健恶狠狠地瞪着朱敏怡:“你再啰嗦?再啰嗦连你一块带走!”说完他转脸对王闻道吼道:“我说你走不走?你不想让我们动手吧?”
“好!我跟你们走。敏怡,大姐,你们不用害怕,我从没有做过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的事,我没事。”
“快走吧你,磨蹭啥?”
钱秘书长和小韩带着霍遇杰来到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先跟院长打了招呼,然后到外科给霍遇杰做全面检查。检查结果是:右腿天生有点残疾,膝盖和肘部有小擦伤,其它未见异常。姓王的外科大夫说:“就是卡个跟头嘛,不碍事的,上点消炎药过两天就好了。什么?要住院?还要住高级病房?开什么玩笑?谁说的?”
“王大夫,你过来一下。”
科主任过来和他一通小声嘀咕,带眼镜的王大夫这才不吭声了。
出了住院处大楼,韩津长问钱秘书长:“那孩子分明是撒谎,一个初二的学生,要找教高中的语文老师辩论?辩论什么?有什么可辩论的?你不觉得这事可笑么?再有,大夫说两处伤都是摔倒卡的,身上也没有棍子打的伤啊?就这点伤还住高级无菌病房?你没看那个王大夫气得眼镜差点没掉下来。”
钱秘书长叹了口气说:“嗳,小韩,你不懂,这就是政治,上面给他定性是英雄嘛。”
在车上韩津长跟老钱谈起了英雄的话题,北大历史系毕业的他说:“啥叫英雄?我觉得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英雄才算是真英雄。像项羽和关羽之类的历史人物那才称得上是响当当的英雄,你看,破釜沉舟,单刀赴会等事迹多有气势,什么时候讲起来都能使人感到一股荡气回肠的英雄气。
“但有的英雄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大唐宪宗时国都长安举行一次盛大的迎佛骨仪式,盛况空前。各式仪仗队在佛骨后面游行,长安居民都出来观看。有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用麻将右手臂缠裹起来,上面涂满了松油。当游行队伍经过他家门口时他不顾妻儿的哭嚎毅然点燃了油麻。光着脊梁,像举火把一样,高举右臂,跟在游行的队伍里。
“人们都看呆了,而他却咬紧牙关面部作出毫无痛苦的表情。当队伍走到皇帝王公大臣们落坐的京城御礼台前时他再也坚持不住了,一头栽倒在地上昏死尘埃。待侍卫将他救起浇灭油火时,右手手指已经烧得只剩下白骨!
“宪宗得知事情的经过大为感动,即刻命御医救治并御笔加封为护佛使者,国库支银养老终生。此事一时成了街头巷尾谈论的话题,这人也成了不起的大英雄。可唐朝一灭就没人记得他了。
“投君主所好,自残博名,这算是哪门子英雄?不过手烧成那样还能坚持行走有这种超人的忍耐力在当时认为是英雄也还算勉强,可髁膝盖卡破一点皮就给定性是英雄这也太说不过去了吧?”
钱秘书长用手轻轻地碰了他一下说:“小韩,这种话和别人可千万不要说啊,嗯,起码现阶段不能说。”
“哦”小韩看了一眼开车的司机不吭声了,俩人一直沉默到下车。
下一章:王闻道认妻惨死,白淑贞随夫而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