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花贞节第一部长篇连载:花贞节连载小说
花贞节.一(39)闻道创高考奇迹,淑贞忧一夜成名

花贞节.一(39)闻道创高考奇迹,淑贞忧一夜成名

作者: 扶青 | 来源:发表于2017-03-23 09:40 被阅读93次

内容简介与目录

上一章:说亲生大保生疑,看色图小子意乱

第39章:闻道创高考奇迹,淑贞忧一夜成名

三年的时光一晃而过,十三中学校高中班主任从高一到高三一带到底的试点眼看就要结束了。一九六二年七月高考临近,检验六位班主任教学成果的时刻终于到了。

自打王闻道接手高一五班开始,其他五个班的班主任都卯足了劲要和他比一比。大家都清楚学校和局领导为什么这么分班,谁肯落后?哪个班主任对班里的学生不是抓得紧管得严?

这三年期间大家都觉得王闻道与别的班主任并没有什么不同,也就是找学生谈谈话、做做家访、平时开开班会、假期组织组织郊游。令大家不解的是他带的五班从第一次中考起各科成绩就比别的班好,后来竟一路领先变得遥不可及了。就连运动会五班也是全学年第一名!

怎样解释王闻道的教学成绩呢?除了和学生讲诚信外这里面还有不为人知的秘密吧?是白淑珍把家料理得太好了?太周全了?以至于他可以把全部精力用在教学上?还是他没办法改变家庭现状采取一心工作的方式来回避?或者是像学校后来写给局里的总结报告中说的那样是他有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是出于对新社会的热爱,以忘我的热情投身于党的教育事业?

不论是什么原因报告中的最后一句是说对了,王闻道的确是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学生身上了。他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像父兄一样关心爱护他们,了解他们的性格爱好,掌握他们的家庭社会环境和当前的思想状况。因此他知道哪些学生应该鼓励哪些学生应该激励,对犯错误学生的批评他也十分注意方式方法,公开批评还是私下批评以及批评的严厉程度都要反复思考,务求达到最佳效果。

他从没有像王晓晗初一班主任那样随便用过分的话来刺伤学生,也不像大姑娘班主任那样轻易地给某个学生下定论。无论是在班上开讨论会还是和学生单独谈心他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树立起责任心、自信心和荣誉感。他要学生们相信:学会新知识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他要学生们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不刻苦,不努力怎么会有大的成就?

他还帮助家庭有困难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他班有个女同学家境不是很好,高二时父亲干活不慎受了伤,她父亲没有正式工作,家庭生活陷入困境。王闻道得知后,亲自跑分社找民政局为她家寻求政府帮助,又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资助她家克服眼前的困难,直到半年后她父亲伤好重新找到工作。这名学生深受感动,从此她学习更加刻苦努力,她只能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来报答老师对她的关爱。

高考成绩公布了,王闻道带的高三五班创造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全班五十二名学生无一人落榜,全部考入大学!

那名受资助的女同学以出色的成绩如愿以偿地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在最后一次班会上,她激动地流出了眼泪,情不自禁地跑到前面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拥抱了他们敬爱的班主任。

百分之百的升学率轰动了整个教育界。当人们得知这并不是什么快班、尖子班、特殊班,而是当初入校时成绩和其它班级一样抓阄的普通班时更是佩服得了不得。报社、电台、杂志社的记者们纷纷来到学校采访,教育局也要王闻道写出怎样做好高中班主任的经验报告。

人们都想知道王闻道老师有什么教育学生的秘诀?每当记者提出这样的问题时,王闻道总是淡然地说:“我没有什么秘决,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方法,我就是把他们当成是我自己的孩子来进行教育,进行指导。”

是啊,没有辛勤的耕耘哪来丰收的硕果,王闻道高度负责的教学精神得到了领导、老师、学生和学生家长们的一致赞扬。

王闻道给十三中争了光带来了荣誉,董校长和侯书记当然高兴,但也有一件事让他俩放心不下:他俩知道凭王闻道的业绩年底教育系统评省市劳模他是最合适的人选,可他家的成分是地主,一九三七年后他又去了国统区,所以他家和他本人解放前的情况组织上必须掌握,这是个原则问题,马虎不得。为了慎重起见,他俩向区教育局组织部提出申请:尽快派人对王闻道进行一次外调。

新学期开学前十天,董刚和侯家珍来到区局组织部,部长说:“告诉你俩一个好消息:前两天外调人员回来了,一切顺利,王闻道的历史清楚,没发现任何问题,他家的成分是中农。”

“中农?不对吧?他历次表上填的可都是地主哇。”

“啊,事情是这样的,中央对农村土改中阶级成分的划分是有明确规定的,东北土改进行得早,在执行政策上不是很严格。什么是地主?那得在土改前三年内存在25%以上的剥削,就是雇有长工。地主本人不从事劳动或大部分时间不劳动,达到这个标准的才是地主。

“外调员到王闻道老家的屯子,在大队部,支部书记找来了当时参与定成分的贫协会成员,那几个老贫农都肯定地说王家在老中华民国那阵子是过得不错,家里有二三十口人,有地有马有房,也雇过短工。可自打日本人一来他家就走下坡路了,大家分成了小家,他父亲为了供王闻道在省城念书卖了一些地。后来王闻道在学校参与了抗日活动,被警察抓了,为了疏通关系他家又卖了一些地。三七年后他家别说雇长工就是短工也雇不起了,他爹和家人一直都下地干活。”

“那为啥还给定地主呢?”

“是啊,外调员也这么问。他们讲:一是因为王闻道的父亲王殿臣生前吝啬,有外号叫王小店。二嘛,他们说出了一个有点荒唐的原因:王闻道去关里前他爹为了他不在外面闹事给他娶了一个媳妇,王闻道没看上半夜就跑了。他是跑了,可这媳妇却一直在他家等他。他们屯子有个光棍辛武魁看上了那媳妇了,托人说亲,遭到了王家的拒绝。土改那阵子辛武魁当上了他们屯子贫农团的团长,定成分时对王家坚持按照以前的状况定了个地主。

“外调员问辛团长现在在哪儿?他们说死两年了。咱们的人与大队干部和那几个老贫农商量:既然当初定的成分和中央的政策有差距是否能得到纠正?大队书记说:‘可以,我们党的政策历来是有错必改,有偏必纠嘛!实际上前几年上面有过纠偏的文件,也是叫辛武魁给压下了。’

“接着就议论王家土改前有多少地几间房几头牲口,从哪年开始不雇工,有没有其它收入等。因为不存在剥削,最后一致认为应该纠偏为中农。还有王闻道在国统区的经历和他自己写的简历没有差别,证明人都在,你看这是外调结论。”

董校长和侯书记详细地看了这几份证明材料,董刚说:“这么说王闻道学生时期还是进步青年呐。”

侯家珍纠正道:“是爱国青年。”

“对,爱国青年。”

下一章:改成份举家欢庆,当英模淑贞担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花贞节.一(39)闻道创高考奇迹,淑贞忧一夜成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vhz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