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曾说,他人即地狱。在他看来,人类应该如何存在是人自己选择的结果,即人首先存在于世界之上,然后人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行为,而人的行为决定了人的本质,所以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因为,人的本质便是自由选择的结果,但是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在萨特看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身不由己,这个枷锁就是“他人的目光”。“他人的目光是可怕的,他可以肆无忌惮地干预我们的选择,使我们做出违背自己心愿的选择,甚至使我们为了去满足他人的目光而让自己变得俗世圆滑。萨特的戏剧《间隔》里的男主人公就处于这样的境遇中,于是萨特在全剧结尾处,发出感慨“他人即是地狱。”
我们都生活在这样的地狱中,且沉醉其中,不可自拔。与萨特的抱怨不同,绝大多数人在他人的地狱中自得其乐,但并没有感受到自由选择的缺失,皆因于这个时代所赋予的美感。互联网为这个地狱提供了天堂,连接了所有的躁动的渴望“他人目光”的人,我且称它为社交。互联网打破了沟通障碍,让沟通摆脱了简单的信息交换,而更多的是漫无目的的情感需求。这样的情感需求拜托了成本束缚,一个赞、一次评论、一次转发、几轮互动......从远方带来的盛誉着实让人痴迷。基于熟人社会的网络社交是系统内部的信息重叠,去中心化的模式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哪碗鸡汤。为了迎合他人的目光,每个人不自觉地选择在这个狭小地狱中秀,秀一切的新奇、新鲜、快乐、悲伤.......但是也因为他人的目光,所有的秀都倾向于“矜持”,都在寻求一种“认可”。
求得“认可”,在我看来,正是社交的本质之一。无论是Facebook、twitter、QQ、还是微信、微博、陌陌都在连接这种“认可”,一个小小的“赞”,一张张精美的PS自拍照,都在膨胀存在感。只是,这样的情况随着“秘密”这样的匿名社交软件的流传开来而发生了些许变化。
算是山寨文化的传承,各种“秘密”APP都是仿照美国的匿名应用Secret。带着些许好奇我安装了这个软件,一天之后我把它卸载了。刚开始的时候,里面的所有信息都充满了诱惑,八卦,绯闻,吐槽,抱怨,表白,无病呻吟......在QQ空间喝多了心灵鸡汤的我,还真有点不太适应。因为匿名,你不必在意他人的目光,不必害怕被别人怀疑,不必担心发泄的后果。这里面的一切都靠猜,你猜我,我猜你,大家猜大家。也因为匿名,所有的诽谤,侮辱,吐槽,可以大行其道,而诡异的感觉是,你知道里面的众多秘密来自于你的通讯录,来自于你周围的人。看见了一妹子表白,你会想,这是谁呢?看见一个人在吐槽另一个人,你会想这个是谁,那个人又是谁呢?何必花时间在这无聊的事情上面呢?
匿名即地狱,犹如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他人不再是地狱,每个人是自己的地狱。仿佛置身于黑暗的森林中,每个人都是匿名的猎手,而同时每个人也都是猎物,这场注定零和的游戏除了浪费流量以外,真的没有其他太多的用处了。
就我个人而言,它的效用为负。没有信息价值,没有社交价值,没有娱乐价值,一群带着面具的人的狂欢而已,隔夜之后,空无一物。
目前,秘密这个APP已被苹果商店下架,下架原因不得而知,色情暴力内容信息太多,涉嫌诽谤和侵犯隐私权,涉嫌抄袭美国Secret......众说纷纭。
在网络社交时代,真的有必要考虑一下用户真正的需求了,被过度设计的需求多是那天上盛开的烟花罢了,当浮华落尽,谁又会想起曾经的秘密呢?
推荐阅读:
“秘密”下架是必须的
文/赵翰露
一款名为“秘密”的移动应用被苹果应用商店下架了,距离它正式发布仅一个月。一时间,各种说法都有。有的说,“秘密”有太多色情暴力内容,被苹果审核毙掉了;有的说,“秘密”涉嫌诽谤和侵犯隐私权,自然不能生存;有的说,“秘密”下架是因为它赤裸裸地抄袭“Secret”(美国版“秘密”),被对手举报了……
“秘密”是个什么东西?它的界面和原理极为简单,注册后,每个人都可以匿名发表任何内容,如果被通讯录里的联系人看到,也只会显示“朋友”,而不是具体姓名;同样,浏览这些“秘密”的人,可以匿名评论和点赞。一眼望去,都是一个个色块和一行行文字,并没有通常大家觉得“好玩”的东西。
而它居然火了。从美国最早的“Whisper”(细语),到“Secret”(秘密),再到中国版的“秘密”,以及多个与“秘密”定位相似的应用,不仅在应用商店排名靠前,还成为移动互联网上的热门话题。
火起来,也有道理。比如,笔者就看到“公司一个女同事笑起来很动人,看到她就心里甜丝丝的”、“你觉得老板最让你受不了的是什么”……都是平日里不敢说的话。过去常说,互联网上没人知道电脑前的是一条狗,但好歹也有个账号,有个虚拟身份在。“秘密”里,任何身份属性都没有,有的只是一条条漂浮在网络中的信息。也就是说,在“秘密”里人们无需对自己发表的任何言论负责。自然,有的话就接近甚至越过了底线。
“秘密”上,有人精辟地道出了“秘密”与微信朋友圈的区别:“朋友圈跟‘秘密’就好像天堂和地狱。朋友圈个个都是天使,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这里就怨声载道,讽刺咒骂挑衅,揭露人间丑恶,也不知都是哪路的小鬼在嚎叫。到底何为真实?”
究竟是朋友圈的面具戴得太辛苦,还是“秘密”把面具脱得太彻底,这不是笔者想讨论的重点。单纯地看,“秘密”这样的APP,到底能不能赚钱?
恕笔者直言,暂时还看不到它的价值。做“负能量”生意的人不少,比如让人挥拳发泄的“老板脸沙包”,又如倾听抱怨的“心灵热线”;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是以消解“负能量”为目的的。“秘密”的立足点,却是在信息的传播上。就算开发者的初衷是为人们提供说真话的地方,而大量缺乏筛选机制、漫无目的的低价值“真话”,有什么被传播的价值?更何况,脱了面具却戴起纱,躲在“匿名”背后的诬陷、诽谤,都有极高的法律和道德风险。
据说,“秘密”团队已经在整改,不日将重返苹果商店。但愿新“秘密”,能有些真正的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