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阅读教学----阅读教学之我见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启发教学的重要性。阅读需要启发吗?当然需要。没有教师的启发,阅读就会失去目标,成为一种使人厌烦的无效劳动。所以要想使学生在阅读中有所得,有所感,教师的引导启发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1.提问是启发学生阅读的动因。我们要重视问题在导读中的作用,因为只有学生心中有了疑惑,才会激发他们探求的欲望。利用问题来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这样的阅读才会有效果、有收获,也就会有成就感,而成就感就是促使学生继续探究的动力。那么,怎样的提问才能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呢?这就要求所提问题既要准确具体,又要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首先,在问题的设计上要准确具体。语言上的模糊不清,容易让学生思维误入歧余。其次,过难与过易的问题都是不恰当的,都起不到引导与点拨的作用。最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在此基础上设计问题,才能保证学生在阅读思考时“跳起来,够得着。”比如低年级同学的提问就应非常具体,比如,《大与小》一课中,教师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觉得自己很大呢?学生通过阅读很快找得到。
2.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激励性评价是启发式阅读教学收到成效的“催化剂″。对于学生的劳动成果,教师一定要予以肯定。我们要明白,学生不同于教师,他们的思维相比于成人有所欠缺,所以,面对学生不甚完善的回答时,教师一定要看到他们的长处与优点。然后再针对他们的不足进行补充。
比如《草原》一课,我问学生:“通过阅读,谁能告诉我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学生回答:“描写了草原的美丽风光。”显然,这位同学沒有将全文读完。于是在此基础上我继续问大家:“这位同学说得很有道理,但是他只是概括一部分內容,并不完整,大家再读课文,将这位同学没有说到的內容补充-下?”
学生在快速浏览之后回答:“还描写了作者对大草原的热爱。”这个问题是学生思考后的答案,动了一番脑筋的,但依然不够整。于是,我这样做答:“这位同学很爱思考,他说出了课文背后所隐藏的情感。老师也读了这篇课文,老师发现作者除了描写了美丽的大草原,表达了对草原的喜爱之外还访问了……”
“蒙古包!”学生们齐声回答。
“所以,课文讲述了什么内容?”
“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访问草原的经过。”
“笼统了,能不能具体些?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在我的启发与激励下下,学生的阅读不但有了方向,而且更有自信心。
3.创设情境是启发式阅读教学的主要操作方式。创设情境是可以使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的,这也是朗读的目的。情境创设有多种方式:比如故事导读,比如利用多媒体,比如利用问题假设……无论远用哪种方式,都是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都是为了使阅读更加富有成效。
比如,我经常会这样提问学生“假如是你,遇到这样的事又会怎么想,怎么做?”学生会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去体会文中的情境,从而把握语感。
又比如在《大江保卫战》一文中,通过风声、雨声、雷声与抗险救灾的图片创设一个情境,然后通过一组对话,将学生拉入那个情境中。
师:大堤危急!作为人民子弟兵,同志们我们该怎么办?
生:保卫大堤!
师:听,狂风在怒吼,你们怕不怕?
生:不怕!
师:看,暴雨在肆虐,你们怕不怕?
生:不怕!
师:好样的,这才是我们的战士,顶天立地的英雄,天不怕地不怕的钢铁战士!同学们,就让我们通过朗读将解放军战士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读出来吧!
然后,学生自读,找到关键词语,再用铿锵有力的语言诵读,再评再读。
4.抓住重点词句是启发式阅读教学的关键。我们经常说学生不会读课文,其实不是他们不会读,而是他们在阅读时抓不住关键词句,不得要领的阅读自然是体会不到文章的中心的,这个时候最需要教师地引领。
比如,我经常会问学生:“你觉得这段话中最重要的词是哪几个?有没有可能是其它词,对于这些词,你觉得怎样读,效果最好?”这些问题的提出,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找到关键词,读好关键词,并体会关键词。为了让学生体会关键词的妙处,我还尝试更换关键词,通过对比来品悟。范读,是让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文意的手段之一。
又比如《 鞋匠的儿子》一课,我也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林肯的伟大的。
师:如果你是林肯,面对别人嘲讽,会么做?
生:恨不得将那位参议员大卸八块。
师:对参议而员,他们又特别希望看到什么?
生:生气,暴跳如雷……
师:林肯是怎样面对别人嘲讽的呢?读一下课文,再作回答。(学生自读)
师:林肯像参议员期望的那样生气了吗?
生:没有。
师:是不是很意外?
生:是的。
师:林肯究竟说了些什么?以至参议员能够改变态度呢?请同学们自读一下林肯的话,并且将你认为重要的勾住。(学生边读边用笔标注,教师巡视并与学生交流)
师:老师发现,在齐读课文时,部分同学读得特别感人,大家想听听吗?
点名朗读,并请学生进行比较。
师:他的朗读有什么特色吗?
生:有感情!就如同真林肯在这里演讲一样。
师:你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生:我抓住关键词,重读这些词可将林肯对父亲的尊重、思念之情表达出来。
师:是吗?你能够再读一遍吗?其它同学认真倾听,一边听一边想,你能够从林肯的言中获得哪些信息?
生:(边听边想)林肯不仅原谅了参议员,而且还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与尊重。
师:是的,林肯不但没有与那位参议员争辩,还原谅了那位参议员,更重要的是他让每个人明白,自己从介意自己父亲鞋匠的身份。他为自己是个伟大的鞋匠而感到自豪。
( 教师板书:书睿智、宽容 。)
总之,启发式阅读教学中,启发是手段,阅读是形式,在读中思考、归纳、总结是实质,有所感悟才是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