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是执着啊。自我的执着。
又一次考取国家事业单位失败了,可是又从哪里去计较这里面的得失呢。是计较努力所付出的汗水?还是计较班培训机构所花的费用?亦或计较时间的一种浪费?怎么老是在功利之间徘徊,老想着得到什么,用来彰显自我,用来满足虚荣和私欲。这不是我们立身为人最鄙夷的地方么?怎么我们进入社会以后又都在不断的在努力变成我们最为鄙夷的人呢?可能是因为这样的道路更为轻松,这样的道路更能满足我们的名利心,只是太容易走上一条不归路,只剩短暂的疯狂与得意。
没有一个好的出身而失去很多机会,在今天仍然有效。有人因为本科不够好,读研都会被否定。有人因为家庭原因,就无法获得公平对待。有人因为样貌身材,也会受到不同的对待。我们太过于看重表象了,沉迷于自我的认知中,加上社会乱象的裹挟,就在一片浮躁的汪洋中沉浮了。其实不管是出身也好,人生境遇也好,都是在不同的阶段检验自己而已。人生其实也只在虚虚实实而已。大多数人太过于在意实在的利益,实在的名位,实在的权势,实在的……等等,为什么不在虚无当中走出一条道路,老是为了实际的无奈而愤愤不平。我们不妨提升自己的气度风范,开阔自己的心胸视野,培养真正的品格特性,实现灵魂本身的高贵。
回到自己,回到本心,回到本性。在自性之中实现自由,能够自得。人生的丰富又怎么能只有仅仅的局限于功名富贵之间,人生本身的深度,广度,厚度,更应该在自我的价值实现中得以体现。
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生活,生活最重要的是人情。人生而有情,在生活中找到人情的归属或许又是另外一条路。我们在慢慢的长路中,根据自己的性情选择自己的道路,不必太过执着。
佛家有语,去我执。去掉执着,也不必执着。赤条条来,赤条条去。每个人的结果也无非就是一口棺材而已,做到明心见性,了了分明,如如不动就好。我想佛的智慧就是体现在人生的体悟当中,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放下,真的放下。融于自性,得见一片内心的清净,就足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