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写简书的时候,我每天都会更文,这源于一些读者朋友阅读我的文章,甚至主动给我点赞,留言,还打赏,这让我欢喜,挺有成就感,价值感。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渐渐地我懈怠了,断断续续更文,最长的时候竟然好几个月才写一篇文章,不禁让我感到焦虑不安。当然,有各种原因,大多数的时候是因为没有灵感,一时想不到该写点什么或是想到了内容,却担心自己写不好。后来我意识到,自己太在乎读者的看法,所以,要么不写,要写就必须非常完美,无可挑剔。
这个信念是怎么来的呢?我想可能跟我从小的成长经历有关,在我小时候,妈妈对我更多是批评,否定,指责,抱怨,直到现在,只要让她不满意,有时还是会如此对待我,丝毫不顾我的感受。
其实,我被要让读者朋友喜欢,每篇文章必须是精品的限制性信念束缚住了。我觉察到,仿佛我把读者朋友当成了妈妈,只要不满意,就会不留情面的挑剔,指责我。几天前,一位咨询师说过,我要求每篇文章都是精品,这只是我的需求,并非是读者朋友们的需求,我不能把自己的需求强加到读者身上。而且,我现在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时候那个软弱无力的自己,我有能力掌控自己的未来,做自己命运的主宰者。
当我觉察到这一点后,我释然了,不再完全要求自己一定要写好每篇文章,不能出任何差错,因为写不出文章而感到焦虑不安的程度也减轻了。
一位北京的心理咨询师在她的文章中分享过自己的来访者,他(她)们在描述自己的生活时,常常形容自己像被套在一个打了死结的圈里,生活就在那个圈里无限循环。
是啊,这样的描述让我很有感触,感同身受,这跟过去自己的生活有相似点。
曾经的我,最初的几年里,因为病情严重,除了去医院开药,复诊以外,大部分的时间,只能宅在家里上网,不愿意出门,也害怕出门,除了学心理学,接受咨询,做志愿服务以外,别的事几乎都不管,同时,偶尔外出时,几乎每次都会小便失禁,每次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换裤子。
面对这一切,在我接受心理咨询时,有的咨询师就会鼓励我多出去走走,多运动,多做家务,让我感到被压的喘不过气来,结果,几次咨询过后,我忍无可忍的中断了咨询。
原来当初在我的内在有一些牢固的核心信念:比如,我很无能,很糟糕,外面太可怕了,不安全……
过去,我一直活在限制性信念和过往的伤痛情结中难以自拔,我想,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如此。
我曾经听说,有一些成功人士,获得了很多欣赏,事实证明非常优秀,但自己却不自信,依然觉得自己不够好,甚至一无是处。
在他们的内在信念里,早已认同了父母对自己的贬低,辱骂以及不公正的对待……而且通常每次有不好的事发生,他们会把所有的线索串起来,最后验证是自己的错,是自己导致他人不开心,事情进展糟糕的“都是我的错”……
最后,我送上一位咨询师写的一段话作为结尾,积极的信念可以成就我们,限制性信念可以摧毁我们。
事实上,要改变我们的限制性信念并不难,只要去觉察它、接受它,然后用积极正向的信念取代它。
永远记住:没有人能限制你,除了你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