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81—83页文中提到,三年级的一个小男生,额头上有一个包,脸上有几块淤青。
问他是怎么回事的?孩子说是自己撞的。问其原因,孩子回答自己也不知道,反正生气的时候就想撞墙。而且,从很小的时候就这样了。
文中,心理老师让孩子吹气球,边吹边让他回忆一件最近遇到的让他很生气的事情,把气球当成发泄的对象使劲吹,吹出所有的气,这样肚子里的气都发泄出去了,以此作为正当的发泄途径。
吹好气球后老师帮孩子扎好,然后让他踩爆气球。并告诉孩子,气球就像自己的肚子,如果总是生气就会“爆炸”,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随后,老师又给孩子讲了钉子的故事。孩子终于领悟到:发怒会对身体健康有害,会使人际关系紧张,会让自己变丑,也会伤害别人,甚至会违法犯罪。
最后,老师又教了孩子几种理智制怒法。深呼吸、数数、打沙袋、聊天、干自己喜欢的事情等等,用理智来战胜情绪。
看了这篇文章,不由得想去我们学校的小男生来。
前段日子,听到关于我们学校的孩子撞墙的事件,当时只是一听了之,没有太在意。
如今,回想起来还有太多的相似之处。
同事班级的一个小男生,不知何故,只要不顺心就用头撞墙。有时候还幻想着通过撞墙,变成什么超级怪兽。
同事们议论纷纷,有说是不是动画片看多了,也有说是不是心理出什么问题了。
每次出问题,老师就给家长打电话汇报情况,并建议家长带着孩子去看医生。
家长呢,当然说自己孩子没问题。但经常撞墙,那可不是一件小事情。
看来,老师和家长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推卸责任与过度相信孩子,都是不正确的做法。
老师和家长,应该正确引导孩子,学会及时制怒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