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神那些玩文字游戏的人

作者: 白立平 | 来源:发表于2018-10-14 15:03 被阅读30次
图片来源于网络

-1-

曾经听过一段岳云鹏和沈腾的相声,有这么几句话:

岳:你一个月挣多少钱?

沈:一个月……不到10万块钱!

(观众嘘声一片)

岳:不到10万?说具体点儿!

沈:......四千三。

岳:稍微等一会吧,你们管四千三不到10万啊!

沈:四千三到10万了吗?

岳:......确实不到哈。

沈:你呢?

岳:.......我每个月不到1个亿。

沈:你就直接说一个月三千几?

岳:三千五。

……

我们姑且把这段相声当作生活里的对白,沈腾就是很会玩文字游戏的人。

语言是个神奇的东西,会玩文字游戏的人可以利用它声东击西,引导听者的思维走向,从而形成和实际情况大相径庭的印象。

我们分析一下。

“一个月不到10万”,10万,是一个超出常人意料的数字,说出来,就给了听者一个心理暗示一一“不到10万,那就是9万几啊,挣得好多啊!”

这个时候如果不再往下说,这个人“很有钱”的印象就在听者的脑中留下了,而且不会产生怀疑。

继续往下说,告诉你事实真相:“一个月四千三”,这和给出的心理暗示出现了强烈反转,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包袱就抖出来了。

“四千三确实不到10万”,我的话没毛病,你们把不到10万想成了9万多,那不关我事。

这样的文字游戏用在相声里,让人哈哈一笑就过去了。如果发生在生活中,玩文字游戏的人就可以利用这个套路,对我们施加影响,引导我们的思维和想法。

抖音上也有一个类似的段子:

女儿对老爸说:我有男朋友了,......就是岁数有点大。

老爸:多大?

女儿:大三岁。

老爸:还可以。

女儿:比您大三岁。

老爸:……

这和上面的相声使用手法如出一辙,如果不告诉你事实真相,你就会蒙在“自己所认为的真相”里而不自知。

-2-

语言不只是为了沟通,它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在我们的大脑中触发想象和情感,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就产生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思想世界。

网红博主咪蒙,最近离婚的消息在网络上盛传,她写了一篇文章《是的,我要离婚了》发在了自己的公众号上,有幸灾乐祸者留言揶揄,我们看咪蒙的神回复,不愧为自媒体文字大V:

离婚与恢复单身,本是一个意思,但前者给人一种落迫,被抛弃,孤零的感觉,而“恢复单身”就意味着独立,贵族,自由时尚。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说法,触发人的情感完全不同。

这是很高级的文字游戏,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给自己赢得信任、尊重、找回面子,或者用语言领导他人,凝聚人心。

-3-

周末,我在北京的地铁车箱里看到了下面的广告,因为是我的专业范畴,所以关注。

看完这两句话,相信大家会脑补这样的画面:

细菌,好可怕,它是让人生病的敌人啊,一定要斩立决,除掉它!细菌待在卧室的角落里,为了家人,用xx消毒液杀灭它,卧室干净了,家人就安全了。

语言就是这样神奇,一句话就像一粒种子,在我们的头脑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展开联想,一个念头引出另一个念头,形成逻辑自洽的意识长链,然后触发我们的情感,继而引导行动。

我们自以为正确的世界,不过是我们选择相信的世界,它不一定客观存在,有可能是我们想象出来的产物

对于细菌,实际情况是,不仅是卧室的角落,在我们的身体上、空气中、家里所有能看得见的地方,都有它的存在。细菌和我们人类共生存,想对它们斩尽杀绝,完全是人类的一厢情愿。

细菌之所以能导致人生病,是由许多因素促成的,我们健康人完全可以与细菌和平相处。总想着用消毒液除菌,才会破坏菌群平衡,导致生病。

“哪有什么一菌不染,只是我们有好习惯”。

广告语说得不错,对于双手,没有“一菌不染”。无论你怎样杀它抑它,也只是暂时无菌,只要将手暴露在空气中,就会很快被细菌沾染。

但你细读这句话,它给人的引导的意思却是:用xx洗手液洗手,就可以做到一菌不染。

语言的力量很强大,很多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受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东西所引导,从而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当语言被某些人利用,成为影响他人思维的工具时,实在是值得我们留神和警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留神那些玩文字游戏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knz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