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说话,从语音语调到说话方式,从前都没有在意过。亦算人物之性格另种表现方式吧。点点滴滴碎碎念,需要注意的事情太多了。
摘录如下:
44,创作过程中,不要过于担心节奏,潜心把故事写完,然后转换编辑的角色,通读故事,标出想加速或减速的标记,提出以下问题,发现问题:1,他说话是否太快了,没有给其他人物应答的时间?2,他是否逃避这一话题,闲聊,到目前为止所说内容与故事主旨毫无关系?3,是否思考过多,而话说得太少?又或者情况相反?4,是否使用太多提示语和其他表明身份的行动,从而使话语杂乱无章?5,是否进行演讲,而不是与其他人物互动?(若为了减缓节奏,只是需要意识到他正在这样做,并且确保演讲能推动情节发展。)6,过于专注仔细观察其他人物,或太过专注描述背景,对话方面做出了牺牲,使其不能在场景中制造张力和悬念。7,作为作者,是否总是用自己的观察和描述对场景进行干预,从而打断了叙述者和其他人物之间的流利对话?
45,在场景的开始,尤其故事的开篇,应该尽快添加张力,以最快的速度吸引读者。
46,某些人的情绪爆发前,平静的可怕,了解自己笔下人物,就会知道他们当中哪些人会表现出这一特点——局势变得越紧张,面临压力越大,可能变得越平静,直到情绪失控。对话段落中,可通过加速其他人物的对话来表现某个人物正变得安静。这种对比将会使这一人物的沉默变得十分响亮。每当想强调某事时,就把相反的事物放在其附近。
47,当你提高了人物音量,并使其发生肢体冲突时,己做到极致,因无法将这种张力持续太久,所以让其保持简短。不应让对话或描写持续时间过长,让场景全速前进,达到高潮,然后同样迅速地恢复平静。
48,这一人物正经历内在冲突,他无法控制自己,必须对其他人物进行外在的表达。如果他想要把想法埋在心里,却做不到,这时张力就己经产生了。
49,一段对话的核心冲突未必十分明显,不一定要争吵,用言语或武力攻击对方。仅需:面临某种威胁;需要冒险或失去某些东西;经历某种内心折磨或危机;需要解决某些问题;有与其他人物相悖的目标或需要做出某个决定,叙述者可以经历外在的困境或内心的挣扎,或同时经历两者。
50,检查所有以对话结尾的场景,是否呈现最大的张力,问1,留下哪些悬而未决的问题?2,叙述者所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或最后一句对叙述造成怎样的影响?同时问这两个问题。3,是否让对话的最后一句爆发出情感,足以让这股张力被觉察到?4,是否成功展现人物目标之间的冲突?5,人物话语是否提高了主人公所面临的风险,并最大限度上,制造了张力。
51,让人物的语言悬而未决能制造悬念和张力。人们的情感更能制造戏剧效果,悬念和张力。
52,创作两个人物之间的恋爱场景时,需要记住重要一点:人物的恐惧与爱意交织在一起的,为了使场景感觉真实,必须同时捕捉到同一人物身上这两种情感——有时是两个人物身上的,因为,爱恨都需要发生在两个人之间。恋爱场景并不总是指性爱场景。需要营造爱的感觉,亦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情,与朋友之间的友情。
53,人物处于愤怒之中时,应该加速场景节奏,使用较短的句子和段落,运用较少的叙述。一个愤怒的慢节奏场景亦能产生好的效果,甚至更加骇人。
54,创作故事之前,制作一张人物图,充分了解笔下的人物,知道什么事情会令其发怒。应该这方面对人物有所了解,为什么沮丧,为什么气恼,为什么内心狂怒,瞬间无法自控。亦必须由外至内了解人物,如何用动作和言语表达愤怒,有人会变得异常平静,其他人会立刻迁怒身边之人,再有拒绝承认自己的愤怒。
小说人物3种不同方式表示自己的愤怒:否认,缓慢发作,爆发。
55,表现一个人物的恐惧感,其中一个必备元素——紧张感。恐惧导致紧张感,不仅局限于感到害怕的那个人物,并且每个人物都有这种感觉恐惧感让一切加快了节奏,同时又使一切暂停。
56,如果能在同一段对话中让愉快和痛苦交织在一起,会产生特别棒的效果。
(比如知情与不知情的人聊天,一开心一痛苦,造成反差。)
57,悲伤之情很难对话场景中展现,原因是容易变得夸张。一旦人物开始流泪,读者就要抗拒这种情感,人物可以谈论他生活中的事件,这能感动读者,却又不至于过于夸张。
58,展现人物能与自身和平相处是展现出一种状态,同时展现出一种情感,这种情感是人物已经解决或正在解决生活中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平静,虽然这些问题给他造成极大的困惑和压力,要将他置于一个饱含张力的对话场景之中。
59,与平静一样,同情,怜悯或恻隐之类的情感通常缺乏戏剧性,要找到一种方式增强戏剧性。
60,要使人物跃然纸上,奠定基调及通过对话表达人物情感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61,口吃:塑造一个有语言障碍的人物需要有充分的理由,刻画人物形象这个理由还不够充分,还需要与情节相关,能成为艺术作品一部分,最终融入小说。
62,连珠炮:对所有说话方式而言,重要的都是其背后的故事,在赋予人物独特的说话方式时,要牢记人物的整体性格。
63,龟速:用叙述手段来描写对话,表明慢节奏。
64,娃娃音,说话声音很尖,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女孩,却已是成年人,源于内心对自己没有把握,不能通过一个成人视角看待世界,如何才能让读者了解人物的声音听起来是怎样的。
65,低音炮:更多与声音,而不是说话方式相关,不能通过实际的对话将其展示,可以直接使用叙述。
66,言辞谨慎者:处于人物头脑之中将会帮助确定人物说话内容和说话方式。说话方式是人物言语持久稳定的一部分;其他时候,说话方式是短暂即刻的,由当时所处的状况决定。
67,一语中的者:不怎么说话,开口说话则是简短回应,刻画这一人物形象,还得找其他方式:衣着,举止和神态。关于自身,这类人物没什么可对你说的。
68,道歉者:活着就是为了感到抱歉,对不起不离嘴,对任何事情感到抱歉,说话声音很低,或喃喃自语,可以通过叙述表现,亦可将此类话语用较小字体表示,谈话时容易被别人操控,认为自己应为发生的所有事情负责。
69,自我保护者:为自己或正在谈论的人物进行辩解,觉得自己始终处于攻击之下,时常愁容满面,因为正等待转移下一轮言语进攻矛盾,反应很快,习惯了唇枪舌剑。对话中,会迅速给出回应,目标就是让别人远离他。
70,频繁转换话题者:说话兜圈子,毫无重上心,这类人物可能患精神类疾病,吸毒或酗酒人物亦如此,处于恐惧中的人物也可能这样说话,应该用支离破碎的言语展现他的混乱思维。利用这一人物,来使其他人物感觉有点无所适从,他可能会打断谈话,将所有人引向一个全新的方向。
71,说方言或行话者:将外来语或行话插入对话之中。不应该完全再现此说话方式,会很乏味恼人。(比如海上花列传,对话完全看不懂。)
72,大嗓门:将此种人物对话加粗加大,表明大嗓门。用“喊”“嚷”“吼”一类词表明。
73,话里藏刀者:喜欢自己对他人产生威慑力,知道怎样在身体上和对话中,利用这种力量。
*毫不犹豫不时将自相矛盾的对话,当作场景建构手段。此类对话被称为故事交谈,其中冲突并不十分明显,但反面人物要么不明白问题的关键所在,要么对主要人物一直试图进行的交谈,故意不做回应。反面人物自相矛盾的对话,或不做回应的行为,在主人公和读者看来都是包含冲突的。这种状况下,主人公某种程度上会有挫败感,因此会更加努力抗争。若对立人物不做直接回应,叙述者会更努力地争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