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中高段屡屡出现的“预习单”,特别是高段课堂,围绕预习单的问题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堂的生成已然常态。但是,作为长期从事低段教学的我,突然会思考:低段课堂是否也可以有预习单的设计?如果可以,那该如何设计有效的预习单,来辅助教学?
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为几个步骤: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巩固。课前预习的效果与课堂学习的结果有很大关系,因此,良好的预习习惯的培养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至关重要。作为学生的启蒙者的我们,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规范的预习习惯责无旁贷。
低段孩子的特点:好动、爱玩、规则意识,可塑性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
教育局的规定:低段( 1-2)年级无书面作业,抄写、听写等等作业不能布置。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商量出了“课前预习要求”方法,即在上新课之前,让孩子提前按照步骤和课文见面,而且根据学生学段特点,每一学期都略有调整,这样下来,学生与课文有了一定的接触,对要学的生字也提前熟悉并有一定的思考,课堂上交流起来会顺畅许多,课中也会有一定的生成。
具体来说: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二上第一学期:
从三份预习要求来看,保留主体,逐步递升的特点,逐步培养孩子的预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而且,这份预习单贴在学生的语文课本的目录处,以便随时翻阅,学生预习也紧紧围绕语文课本,将所有的痕迹和心得都保留 在语文课本上,称为孩子的第一学习素材。
以上是我的一些思考,也是我发的第一篇文章,也许不成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