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楼丢垃圾的时候,在电梯间碰到了准备下楼的邻居。
邻居家的男人是我前东家的同事,不同部门的那种。他是做技术工作的,平时也不太说话,在电梯或者外面碰到的话,也仅仅是点头招呼而已。
女人是一名设计师,之前在一家知名的手机厂商工作,收入不菲,后不堪工作压力,辞职在家。认识邻居女主人是因为她辞职后在家里,人特别焦虑。可能很多朋友不能理解的那种,她老公也理解不了。
她有一天在电梯里碰到我,表达了想到我公司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位置给她。我就推荐了她给IT部门的领导。后来可能是待遇没有谈妥,没有成为同事。
半年后,她已经调节得很好了。偶尔碰到,问她在家还习惯不,她笑着讲,很不错的,已经开始看以前不会看的书,在学习国学等,同时也教一下小朋友这些道理。
她家小女儿和我家同年级,但比我家大一岁,她家头年10月,我家次年8月。按上学的规则,那她们是同级。她们在同一个训练队,就是定向越野队。之前亲子跑的时候,我们还一起跑过一个复杂的图,那时初次接触,跑得很差。但已经反映出妈妈的与众不同之处了。
看着她女儿的进步,从懂礼貌开始的。
之前有点胆怯与生人勿近的感觉,9岁的小姑娘,当然有点小脾气了。现在好很多,见面会主动打招呼了,也知道和小朋友一起玩。这些除了长大的因素,也有妈妈在家学习的带动作用吧。
只是今天有些不同,她气呼呼的,准备下楼,应该是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刚开始,我也不好多问,就如往常一样,招呼一下:下楼走走呀!
谁知道她一句话就让我愕然了。
“家里待不下去了”,她有点淡然,但确实有气。
为了打破僵局,又问,最近看了什么书呀?
“在读《论语》”她回答道。
哇,好厉害呀。《论语》是那么高深的书,真不错。
她有了点谈兴,出了电梯,我说,等我先丢了垃圾,你给我讲讲你看论语的体会可好。她应允了。
陪着她在小区里走,她讲了对国学对传统经典的看法,也确实讲了很多儒家典籍还有《道德经》和《了凡四训》等的看法。从观点里看,兴趣很浓,应该是报了一些热门的课程,讲的观点,很多是别人的结论。
讲到后面,开始讲她今天为什么生气的出来了。因为她与老公的沟通出了问题,并且是长期以来的老问题。她还有许多不可思议的观点,估计也是时下很多同个年龄段女人的观点吧。
她过去的收入超过她男人两倍,当然有这样的资格来评判男人,也可以毫不犹豫地讲,她可以自己养活孩子和她自己,即便她现在不上班。
在从她与老公的投资理念上来看,她觉得她男人是一个智商有问题的人。我可不这么想,那可是工程师。
劝解了好同圈,提出来让她把从国学中学来的东西,除了讲给孩子听之外,也要自己身体力行,才能算真的知道了。
把王阳明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都搬出来跟她讲了一遍。引起她来思考,并且提醒她要从初心来考虑他老公的现在的一切。
当她不再说话,开始思考的时候,天下起了小雨。
回来后,我想了很多,从自身、邻居,到同龄的男人女人。看看这些社会中最小的单元,都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
人们的幸福与孩子的成长环境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真实状况呢?
未来,我能做些什么帮助大家在生活的美好和时间的消磨上做点工作呢?
如果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估计也是一种很好的商业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