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54期“月”专题活动。
节前去超市采购,看着货架上苏式和广式月饼,种类繁多,口味丰富,但却一点购买的欲望都没有,明明我是最喜欢吃月饼的。
是月饼不好吃了吗?我想到儿时中秋节买的月饼。那月饼有菜碟一般大小,足够一家人吃。普通塑料袋包装,袋里还残留着制作时的植物油。
切开月饼,里面是红线绿线五仁冰糖,咬在嘴里嘎嘣脆,就跟嚼冰糖一样。整个月饼的味道几乎全部来自于这样过量的糖。
那种月饼以现在的标准来说,明显粗制滥造,谈不上好吃可言。更无法比过现在各种精工细作的月饼。但儿时的我对那样的月饼念念不忘,现在的我却对美味的月饼失去了兴趣。
仔细想一想,其中固然有物质资源极大丰富的原因,恐怕也和现在的月饼的价格和制作逃不了关系。
像比较好的杏花楼广式月饼,超市里单个就要卖10元以上,就算是袋装盒装的最便宜的单个也要3元左右。这些月饼的价格都不算低,更别说更多的各种月饼礼盒,动辄128,288,588,1288。想吃到好的月饼,就得加价。月饼从家常的节日甜点,变得越来越高档,越来越买不起。
除此之外,现在月饼糖分实在是太高了。月饼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入口就是甜,甜地不像是自然的食材,反而像加入了过量的人工佐料。吃豆沙月饼,入口虽绵柔,但颗颗粒粒全都是甜味,在口腔爆炸,疯狂地刺激着味蕾,这个时候,味蕾只知甜味而不知豆沙为何味。
除此之外,其他口味的月饼,总是甜味大大盖过了香味,似乎只要加糖和香精就可以制作一切口味的月饼,但这些月饼全都无法称得上好吃。
除了月饼似乎变了味道,中秋佳节似乎也不如以往有意蕴。
犹记儿时,我寄住在外婆家,父母在外打工,除了今年中秋与国庆一起这种情况,大多父母是不会回乡的。中秋节总是与外公外公和表哥度过,这意味着在团圆的日子里总是充满缺憾的。如此,我总会想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总会对这个日子格外留心,它寄托着我对于团圆的向往。我会抬头看着月亮,遥想千里之外的父母,或许中秋过后,深秋入冬度过大小雪,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里迎来一年一度的团圆。
不过时光荏苒,现今的中秋佳节,已被赋予了刺激旅游和消费的神圣使命。团圆先不说,调休是必定要安排上的。于是我们这些打工人就不得不忍受调休,在宅家休息、外出旅游和归乡探亲这3个选择之间左右摇摆。
前天是中秋节,我加入返乡大军,在高速公路堵了十几个小时之后,终于于深夜抵达家乡。
月光照在高空的云海之上,如梦如幻。云海如玉宇琼楼,云上有仙人起舞,有玉露琼浆,一派佳节美景。翻滚的云海下,是黑黢黢的人间,看不到月光,体验不到佳节的美好,只有赤裸裸的现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