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讨论苏格拉底是困难的,因为他离我们身处的年代是如此久远。关于他的生平与思想,我们只能从时人的回忆与后人的猜想中去获悉。由于苏格拉底没有留下任何著作,所以对他的理解,只有世人眼中的苏格拉底,而没有历史中的苏格拉底。
人们对苏格拉底的前半生知之甚少,而多关注他后来充满思辨的生活。
在流传的关于苏格拉底的传说中,只有三个人真正与苏格拉底相识,两位是他的学生,柏拉图与色诺芬,一位是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在他们的作品里,苏格拉底以不同的形象出现。我们对苏格拉底的理解,便大多出自这三人之手。
在大约距今两千四百多年前,雅典城邦对一位年老的公民判以死刑,是什么理由对这位智者处以死刑,我们时常听到关于他的罪名是:腐蚀青年、不崇拜雅典城邦的神明、崇拜新神。要了解苏格拉底的这些罪名,我们需将目光伸向遥远的时代。
被后世称为西方历史之父的希罗多德写下了如此一部作品,作品中描述了希腊大陆与波斯的战争,中文名译作《历史》。
《历史》中记述到,为了抵抗波斯帝国的入侵,雅典各城邦组织了一个庞大的军事联盟,称为“提洛同盟”,盟主为当时的繁华之都——雅典城邦,在最后一次希腊同盟击败波斯大军之后,波斯帝国再也没有能力攻打这片半岛,《历史》的记述便到此为止,然而历史却不会因此中断,它在人们的塑造中继续前行。
继希罗多德之后,一位雅典将军书写下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其名为修昔底德,书中记录下了希波战争后的历史。
在希波战争后,雅典城邦的公职人员滥用盟主的职务之便,先将同盟的金库收入麾下,然后欺压各地不与它合作的弱小城邦,致使受到欺侮的城邦对雅典心生不满,此时斯巴达城邦已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站稳了脚跟,正在扩展自己的版图,如遇不能扩张,便结为盟友。先前受到欺侮的小城邦,便纷纷投靠斯达巴。然而由于利益冲突,终于在斯巴达与雅典之间的科林斯湾爆发了冲突,由于战争席卷了整个伯罗奔尼撒半岛,史称伯罗奔尼撒战争,三十多岁的苏格拉底也在其中为了雅典浴血奋战。
战争以斯巴达同盟的胜利而告终,然而战争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和平的到来,只是从雅典到斯巴达之间换了一个霸主。面对战败的雅典,斯巴达的领导者当然不能让雅典做出侵害斯巴达的行为,它联络了雅典中亲近斯巴达的精英贵族,由此组建一个专制政府,亦即三十僭主,由此民主政治被推翻。他们认为公民并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城邦需要有政治精英来管理,在他们的血腥统治下,对民主派进行了恐怖统治,无数人逃离雅典,留下的民主人士也大都死于非命。然而这个政权在维持了不到一年时间便被民主派以暴力抵抗推翻,斯巴达也转向扶持民主派。
如此民主派当权,轮到他们秋后算账,民主派的代表人物:政治家阿尼图斯、诗人美勒托、演说家莱康,宣布了苏格拉底的罪行:腐蚀青年、不崇拜雅典城邦的神明、崇拜新神,然后将苏格拉底送上了审判台。在柏拉图的对话中,苏格拉底对这些罪名进行一一的辩驳。
为什么算账算到苏格拉底头上,民主党派对许多人进行了特赦,何况苏格拉底的“政治罪行”都与他没有直接的关系,他自己本人对雅典忠心耿耿,甚至在三十僭主时期让他参与逮捕一位民主派人士时,苏格拉底明确表示了拒绝,因为一些不直接构成利害关系的罪名而将他处以死刑,这看似不太合理。
这就要说说苏格拉底可能触犯到的“政治罪”。要说到三个人,阿尔西比亚德斯是苏格拉底的好友,他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背叛雅典且犯下了战争错误,还曾经与斯巴达人一起攻打雅典。另外两个人则是三十僭主的首领,克里蒂亚斯与查米德斯,他们跟柏拉图有什么交情我们不得而知,只不过有一件确定的事情是,他们的亲戚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
然而苏格拉底的罪名当然不全是政治性的,因为在民主派中,也不乏有苏格拉底的朋友。苏格拉底违反传统的言行,自然得罪许多人,而在当时不敬神确也算一条重罪。柏拉图在对话录《欧绪弗洛篇》中写道:“欧绪弗洛,那你就知道为什么我会被指控了。这是由于无论人们何时讲述议论这样的诸神故事,我都会感到生气。这也似乎是他们认为我有罪的原因。”
对于处死苏格拉底的真实原因如何,我们已无处查证,只能根据后人的流传来回味这个故事。何况在亲历者柏拉图、色诺芬与阿里斯托芬的作品之中,苏格拉底的形象尚且有许多矛盾的地方,他们的创作目的也并非还原真实的苏格拉底,只是借他之名而发挥自己的创作,对于其他人关于苏格拉底的记录,那就更别提真实性了。
古代雅典的死刑是强迫罪犯喝下一杯毒酒,然后在狱中等待死亡。在受审的一个月后,苏格拉底等来了那杯毒酒,苏格拉底将家人打发走,留下他的学生进行最后的道别与谈话。
对于苏格拉底的审判,用意应该是将他赶出雅典城,因为即使苏格拉底令人厌恶,但他仍然有许多支持者,对他的处死显然要顶住许多压力。在苏格拉底入狱后,有一个月亲友探视的时间,在众多支持者的帮助下,他的越狱不是难事,然而他还是选择了死亡,对他来说,他的价值已经实现了。
由于柏拉图作品的原因,苏格拉底时常被认为是坚持真理的化身,特别是在《申辩篇》之中,我们时常将他想象为圣人、智者。历史中的苏格拉底到底如何,关于他的生平,那场审判,我们已无法重现。然而这些已不再重要,每个时代的人们对于过去有不同的看法,苏格拉底也同样,我们今天歌颂的理由,也可能成为后世唾骂的理由,关键是我们从中看到了什么。
参考文献:
苏格拉底之德性的教化[J]. 武卉昕. 兰州学刊. 2006(07)
苏格拉底“自知无知”的哲学意义[J]. 包利民,李春树. 浙江学刊. 2005(05)
大哲学家[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Jaspers)著, 200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