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思考

作者: 燕然然 | 来源:发表于2023-03-13 23:57 被阅读0次

       带着我小课题组成员一起去龙峰听课,坐在现场听课的感觉比线上听要好得多。

       陶芹姐和张锦姐一直都是我学习的榜样,能来看她们上课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经验。

     《母鸡》这一课从听王崧舟老师的课开始,主要讲了复合情境的创设,给母鸡写了投诉信和表扬信。但是《母鸡》这一课的情境创设是采访老舍,王老师在讲座中解释到更换情境是因为觉得不合适,一是投诉信和表扬信没有更改文本,没有创造;二是写信这个情境也不够真实,和学生生活不太贴近。但是在锦姐的交流中了解到第二课时的情境创设直到上课前也没有想清楚应该要创设什么情境,只好选择了延伸第一课时采访老舍的情境。因此,情境创设的合理性还是需要巧思的。

        现在越来越清晰地感觉到,要先确立每一课的大概念,才能更精准地设计整堂课,更加懂得以终为始,在授课时紧紧围绕这大概念来进行。这就是王老师跟我们讲的,一节课到达成的目标,要明确这节课最后要开一朵什么样的花,授课是要把其他旁枝删减掉,围绕大概念,集中突破。你要教的点,要让学生和看课的老师一眼就能明白,这也是每一次小结的重要性。现在才渐渐明白好课就是简单明了。

       王老师梳理了《母鸡》所在单元的单元大概念以及每一课的大概念。

       单元大概念:捕捉生活场景,运用个性化语言描绘动物形象,表达美好情感。

    《猫》大概念:1.用具体的生活事例表现动物特点;2.运用“明贬实褒”的特定句式,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母鸡》大概念:1.持续观察,用具体事例能写出动物的特点;2.运用先抑后扬的表达方式,能表现对动物的喜爱之情;3.抓住细节描写,用词严谨,能生动表达动物特点。

    《白鹅》大概念:1.结构清晰,能把动物的特点写清楚;2.明贬实褒的写法,能幽默风趣地表现动物的特点,表达对动物的情感。

      而《母鸡》第一课时的大概念就是:持续观察,用具体事例能写出动物的特点。第二课时的大概念就是:1.运用先抑后扬的表达方式,能表现对动物的喜爱之情;2.抓住细节描写,用词严谨,能生动表达动物特点。

      第一课时主环节

      任务一:初读感知  梳理框架

      任务二:细读文本  关注事例

      任务三:聚焦表达  关注写法

      第二课时主环节

      任务一:梳理事件   感受形象

      任务二:捕捉感动细节  体会用词严谨

      任务三:发现表达特点  感受母爱伟大

      王老师对于这两节课的修改建议是:
      【第一课时】

       1.生字词的书写检测(建议默写),放在第一课时,作为任务四;

       2.关于“讨厌”的朗读环节,设计要更有梯度,建议在充分自由朗读后可以设计段落朗读展示或者比赛,增加趣味性,提升朗读力,感悟语言魅力。

       3.总结环节,要强化本课时大概念,可以读,可以议。

       持续观察,描述不同场景中的具体事例,可以写好动物特点表达情感。

      【第二课时】

        思考:集体训练,当堂训练,现场全员达标,如何做得更好?

        1.交流环节,先让同桌充分交流,再全班交流。尽力减少一对一的学习方式,才能给集体更多机会。个体交流感动细节后,要求全班学生集体朗读。个体的优秀感悟,可以提升集体朗读能力,用朗读把感悟表达出来。

        2.建议将课后习题——比较老舍的《猫》和《母鸡》异同之处,可以设计为任务四。(两课的大概念的对比)

       3.重要的内容,不要口头说,而要呈现在课件中。比如,主问题的提出总结的大概念。

       最后整体的思考和建议是

      1.基于大概念的阅读教学促进教学评一体化,目标更明晰、核心问题更精准,任务更明确,能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2.大概念教学促进深度学习,学习内容结构化,学以致用,有效迁移。单元整合可以基于大概念,单篇教学可以基于大概念,课时教学也需要大概念。

     3.大概念思维,不仅适用于阅读教学,也适用于其他学科教学,还使用于做人做事。

      大概念思维会让我们对于一节课,一个单元都有一个清晰的把握。王老师在观课之后对于第二课时进行了修改。

       第二课时主环节

      任务一:梳理事件   感受形象

      学习要求:快速画出概括鸡母鸡特点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说说鸡妈妈有哪些伟大的品质。

     学习要求:默读5—8自然段,快速概括具体事例。

     时刻保护安全

     保证吃饱喝足

     白天陪伴教本领

     整夜精心守护

      学习要求:默读5—8自然段,在具体事例旁批注鸡妈妈的伟大品质。

      学习要求: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任务一小结:用多个具体事例,可以写清楚动物的特点。

      任务二:捕捉感动细节  体会用词严谨

     学习要求:品读5—8自然段,画出体现细节描写的词句,想象感动画面。

     汇报交流:读句子,想象画面,并说说你感动的理由。

     学习要求:第三次有感情地朗读。

     任务二小结:关注细节,用词严谨,可以把动物的特点写得更生动。

      任务三:发现表达特点  感受母爱伟大(改为对比朗读,发现表达秘密)

      对比朗读,发现表达秘密

      开始写讨厌,实际上是为了表现最终的不讨厌,甚至是感动,这种写作方法叫——先抑后扬。

      学习要求:第四次有感情地朗读。

      任务三小结:先抑后扬的写作方法,能将作者真正的情感表达得更打动人心。

      王老师修改过后的设计更加专注全员参与,全员训练,有感情地朗读的设计也是层层推进的,这也展示了读的梯度。 每个任务都加了具体的要求和小结,内容更加的聚焦了,真正体现了大概念视域下的课堂。

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观课议课记录量表的设计

    在没有阅读陈大伟老师的观课议课相关书籍之前,我们曾经进行过多次观课议课,每次的观课量表都是依据自己的思考进行设计的...

  • 观课思考二

    观《两茎灯草》和《桥》 山西郝文越 好久没有教高段,再加上我们以前用的是苏教版教材,对《两茎灯草》和《桥》这两篇课...

  • 观课的思考

    今天,疫情期间的每周课例展播如期进行。该老师所上的课是豆腐的制作。老师通过视频亲自演示豆腐的制作过程,讲解豆腐制作...

  • 怎样写好观课记?

    写好观课记,最重要的是站在“如果我来教”的角度,思考眼前看到的课堂。 成功的观课记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找准观课...

  • 札记二则:观课新维度、观课新思考

    札记二则:观课新维度、观课新思考 札记一:开学听课偶感 1、课堂可以预设,决不能预演。 2、学生可成为教师粉丝,决...

  • 《身体的运动》观课思考

    本周五,我市开展了一场科学课程的优质课比赛,虽然很多老师们不能亲临现场,但是从视频中观看仍然可以让我们受益匪浅。特...

  • 一周复盘:随时调整,困难事放前面

    成长计划: 1.每天读书,每周至少5小时(已完成。) 2.每天写简书(已完成。) 3.一周观课并写观课记录及思考(...

  • 21天|书短情长(Lillian&茶非子)《哈佛的6堂独

    【Day 11】今日阅读《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55-80页。 lesson3 从多种角度看问题,深入思考 多重观...

  • 观课品课注意事项

    观课、品课(听课、评课)的视角、维度与标准,折射出的是教师的教育哲学,教师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学习观...

  • 《荷叶圆圆》观课记录及思考

    讲课教师:曲娜 课题: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 优质课来源:第四届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课堂教学竞赛总决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课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mdh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