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对母子窜上了热搜。视频中,一个五六岁的孩子伤心地哭着对妈妈说:“你竟然一把屎一把尿把我养大,你这么对我太过分了,你还说你爱我。”
原来,妈妈在管教他的时候,为表示自己辛苦而说的话被孩子误解了。
其实,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并不是只有小孩才会犯的错。有时我们大人也会犯同样的错误。特别是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常常会看的时候兴致盎然,一合上书却什么都不记得了,根本不知道作者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如果因为这样,一个好学宝宝就被理解力耽误了,那就太可惜了。
幸而,美国的教育家莫提默·J艾德勒和大学教授查尔斯·范多伦,早在60年前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书中指出,想要准确地把握住一本书在讲些什么,只要简单地做到四步就可以了。
第一步,弄清楚自己在看什么书
我们在与领导和同事相处时会更谨慎,在与闺蜜和朋友相聚时会更放松。面对不同的人,我们总是会做出不同的反应。看书也一样,我们对待不同类型的书,思考的角度和需要吸收的东西也不一样。
这就好像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对于不同的学生老师要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书,我们也需要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
那么该怎么来为书籍分类呢?作者给出一个简单可行的标准:告诉我们是什么的就是理论性书籍,告诉我们该如何做、如何解决问题的就是实用性书籍。
比如,霍金的《时间简史》,告诉我们关于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识,就是一本理论性书籍;而我们正在介绍的《如何阅读一本书》教给我们正确阅读的方法,在帮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就是实用性书籍。
当然,这只是对书籍最粗略的分类。比如,理论性书籍就可以再分为历史、科学和哲学类书籍等等。具体的方法书中都有具体的讲解。
为书籍分好类,我们就可以判断这本书是不是我们需要的书,然后用最适合的方式来开始阅读了。
第二步,用简单的语言概述书籍内容
在生活中,很多人在看完一本书后,都有种似懂非懂的感觉。什么是似懂非懂的感觉呢?就是模模糊糊地觉得自己知道这本书在说什么,可是要表达又表达不清楚。有种“茶壶煮饺子”,肚子里有倒不出来的感觉。
但这样是不行的,只有能用语言明确地表述出一本书的主题或重点,才算是完成这一步。
其实,在寻找书籍主题和重点的过程中,我们并不孤单。作者是与我们同行的伙伴,他会在书名和前言等部分告诉我们他想表达的到底是什么。只要我们善用作者提供的帮助,就可以准确地把握住一本书的主题或重点。
第三步,梳理大纲,找出基本框架
读书就像剥洋葱一样,是个层层深入的过程。当我们知道了我们要读的是什么书,表达的是什么主题后,就该去弄清楚这本书具体说了写什么了。
在阅读中,眉毛胡子一把抓是不可取的。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找出重点的篇章。然后,再去看看这些篇章里都讲了什么,一一对应的列出大纲。
如果说概述书籍内容是在介绍一道菜,那么列出大纲就是给出一步步具体的烹饪方法了。通过这一步,我们就对这本书有了整体上的把握,书本的内部逻辑也可以通过大纲体现出来了。这时,我们其实对这本书的脉络就基本清晰了。
第四步,找出作者要问或者想解决的问题
不管我们前面做了多少工作,我们最终的目的都是去理解作者的意图。所以,作者在想什么,想说什么对我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厚厚的一本书后面通常隐藏了作者很多的问题,有主要问题,有次要问题,有需要最先回答的问题,也有可以稍后回答的问题。
有的人会说,这么多的问题该怎么找呢?不要急,作者在书中给出了简短的公式,只要我们照着问题对号入座,就可以很好地找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了。
做好以上四步,我们就成功地迈出了分析阅读的第一步。继续跟着《如何阅读一本书》学习阅读,我们就会发现它为我们在阅读上打开了一扇新的门,门外的路格外宽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