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有一个人绝对是大名鼎鼎的,不过这所谓的名声不是什么好的名声,而是恶名,暴名!正是因为他的出现,汉朝延续了几百年的大厦这才轰然倒塌,只留下一地的瓦砾。这个人的名字叫董卓!
知道董卓这个名字很早了,不过再早也比不上刘关张那哥三个!知道虎牢关前的三英战吕布的时候才知道吕布的后面还有个叫董卓的老大,不过那会儿感觉董卓这家伙要么是要么是老糊涂了,要么就是脑子里从来都是确根筋,否则也不会着了老狐狸王允的道,落得那样的结局!那是一个类似于唐朝安禄山那样的人物!这也是咱当初的看法!
后来年纪大了,见识也慢慢的多了一点,再加上看了一些资料,以及网络上层出不穷的三国网文的洗脑才发现这事情并不是那么的简单!董卓这个人也并不像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单纯!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简单的,包括我们在三国演义里看到的那些被我们成为废物的家伙!袁术,袁绍,孔融,刘表,刘璋等等等等。如果真的他们什么都不是恐怕也得不到那样的地位!董卓也是如此,印象中的董卓好像是西凉军人出身,一生出生入死,打了不少仗立了不少功!被誉为自皇甫规段颖张奂凉州三明之后的希望之星,是不次于皇甫嵩的西凉军中的名将!这样一个人本应卢植等人一样成为汉朝的柱石的,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本应成为忠臣良将的人最后成为汉室江山的拆迁工的!
汉朝末年尤其是桓灵帝时汉室的中枢是由三股势力把持的,宦官外戚以及士人。而朝堂上的纷争也往往来自于这三股势力的争斗,武人为了自己在朝堂上的生存往往不断的在三股势力之间转换,今天的士人拥趸明天可能就会变成宦官或者外戚的马前卒!所以那些大名鼎鼎的武将境遇往往并不像我们所知道的那么风光,甚至结局悲惨!不管是早期的凉州三明还是后来的皇甫嵩朱儁以及亦文亦武的卢植都是如此!征战天下的赫赫战功比不上朝堂上狗咬狗的一地狗毛,甚至有可能因为站队问题而被群狗咬的骨头渣子都不剩下一丁点!当然也是封建社会朝堂的一惯特点,只不过在汉末显得异常的激烈!
说到底之所以会落得最后的结局还是那些所谓的士族宦官外戚一味做的结果!董卓的存在无异于墓中封印的恶鬼的形象,没有朝堂之上近乎疯狂的狗咬狗恐怕也点燃不了最后的那个大炸弹!没有董卓的参考作用也不会有后来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甚至后世的杨坚李渊赵匡胤要深究起来的话和董卓也是一脉相承的!汉朝的倒塌与其说是因为黄巾起义和董卓的乱政倒不如说是三派势力争斗直接种下的结果!也正是因为汉朝的垮塌,才有了三国时代众多名将的闪亮登场!从汉朝之后,每逢朝代衰亡总会有武将势力来收拾河山,结果自然各有不同!大爆炸引发的朝堂崩塌固然可恨,但那些点燃了炸药包的人我们又应该以怎样的眼光去看待它们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