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上书店

作者: 顾尘寰 | 来源:发表于2017-07-13 16:53 被阅读193次

    「一」
    小的时候,市里只有一家书店,是一家占地面积很小的新华书店,在市中心医院边上,隔着一条不算宽阔的马路,就是二手书市场,不少人在贩卖旧书和盗版书。直到现在,我都挺难理解,为什么这样的两处地方可以“友好”共存,明明该是一种“势同水火”的关系才对。
    那时,每次跟着父母从乡下坐车去市里,他们都会把我丢在书店里看书,然后,自己去不远处的江浙市场拿货。该是说那时民风淳朴,还是该说父母心脏比较大呢?我那么一个小男孩,被独自丢在书店里,居然没有被人口贩子拐走,也算是神奇了。
    那时还没有绘本这种东西,更不要谈似现今这般多的儿童读物,所以,我那会儿多半是在连环画的书架前徘徊。现在这个时代长大的小孩子,估摸着大部分人都没有见过“连环画”,毕竟有着ipad,手机,以及更多的选择,那么一本小小的画册,对于他们而言,根本没有什么吸引力吧。

    再后来,市里兴建了一座“苏中大厦”,一座四层楼的购物商场,搁在二十年前的老家,简直是一幢了不起的建筑。在镇上,你要是跟人说,你还没去过“苏中大厦”,是会遭人鄙视的,虽然,那时貌似还没有“鄙视”这个词。
    大厦的三层有一个“简易版”的儿童游乐场,就是现在常见的那种“充气城堡”,在当时简直是个新奇的玩意儿,再加上边上还有一个小型的“旱冰场”,吸引了很多人。那段时间,家里的经济条件也比之前好了不少,所以母亲经常会把我丢在那个儿童游乐场,即便会花上一些费用,但有专人照看,总好过丢在书店里。
    自那之后,就很少再去书店,后来上了初高中,因为需要购买一些“教材”和“考试辅导用书”倒是去过几回,但几乎没再在书店里读书了。那会儿新华书店已经扩建成上下两层,销售的图书看似多了不少,但绝大多数都是“考试辅导用书”,少部分“课外书”,还是语文教材上规定会考到的那些。例如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迅所著的《朝花夕拾》,等等。

    那会儿有强烈的厌学情绪,所以哪怕自己再怎么喜欢“语文”这门学科,都不会去看这些老师规定的课外读物,所以更谈不上读书了。可能在老一辈人心里“读书”和“上学”是划等号的,毕竟就算学历再怎么有限的父母,应该都知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个带有强烈时代气息和“歧视意味”的话语。但事实上,“读书”和“上学”根本就是两码不同的事情,根本就没有相提并论的必要。
    再后来,住校期间开始“偷偷读书”,其实是从一些类似《花火》之类的青春杂志开始的,起先是满足于一种“青春期躁动的心理”,但后来却渐渐开始读其他的书,先是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比赛作文合集,再后来是从这个大赛走出来的那批80后作家的作品,再之后,随着年岁渐长,读大学,毕业工作,阅读的领域也渐渐从青春文学扩散到更多的地方,像是传记、小说等等。比如刚读完的这本美国作家,加布瑞埃拉·泽文所著的《岛上书店》。

    「二」
    大学时期,做过梦,想着将来毕业了,能够开一家独属于自己的书店。每天的工作就是看书、写东西,卖点图书之类的,后来毕业了才知道,以前自己的想法其实根本不能说是想法,充其量也只能说是白日梦罢了。一家书店的开设和运营,需要很多东西,这就像绝大多数事情那样,其实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
    也是那段时间开始,概念书店和独立书店开始进入公众的视野,像是独立书店当中比较有名的“南京先锋书店”就相当不错,五台山体育场总店是根据一间地下车库改建而来,颇有种别具一格的风味,虽然先锋书店还有几家分店,但最受欢迎的依然是五台山那家。
    我13年曾在南京工作过一年,那段时间没事就喜欢往先锋书店跑,就算不买书,去书店感受下“读书”的氛围也是件让人非常享受的事情,书店的空气里都弥漫着纸书的油墨味道,那是种让人舒心的气味。不管何时去,书店基本上都有点“人满为患”的感觉,虽然少了些读书的幽静氛围,但人流的多寡,也往往意味着书店是否能够更好的存活,所以每次想到这里,就觉得书店里人再多,好像也不是不能接受。何况,在书店的“读书人”也多半能够体会他人的心情,会尽量不发出太大的声响。

    概念书店里,比较有名的是“猫的天空之城”,结合了“轻咖啡”和“轻阅读”以及周边产品贩卖的不同概念,以“猫咪”和“天空之城”为名,难得的接地气却又不庸俗。虽然现在“言几又”也颇受欢迎,但感觉相比“猫的天空之城”还是稍微欠缺了一点,该说是所谓观念上的“先入为主”呢,还是猫空在营销上,更为成功呢?
    12年大学毕业那年,特别想去“猫的天空之城”概念书店打工,那时知道开一家属于自己的书店基本不太可能,那么退而求其次,去一家喜欢的书店工作,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所以那年毕业旅行,去过很多城市的猫空,基本上每到一处地方,都会给自己寄一封明信片,虽然它们大多数都丢失在运输途中。但坐在一大帮同龄人中间写明信片,本就是一种难得的体验。像如今的我,已经不会再去写明信片了,一是失去了兴致,二的话,大概是因为比较懒吧。
    虽然之后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如愿在书店工作,但这依然不妨碍我喜欢隔三差五去书店闲逛,尽管,大部分时候,我都是在当当或者亚马逊上购买新书,直接快递到家。

    「三」
    其实原本是没打算过要读《岛上书店》这本书的,尽管在各大图书网站的畅销榜上,它一直名列前茅。每个读书人,应该都有自己的读书癖好,不管是在阅读领域上,还是在书籍的选择上。像我的话,就一般不太喜欢购买畅销榜单上的书,当然这并不是说那些书写得不好,只是纯粹不喜欢追逐着各种热点罢了。
    说来也挺有趣的,虽然我没买这本书,但这本《岛上书店》最后却以“礼物”的身份,送到我手上。该说是,我和这本书有缘吧。
    送书的辋川,和我同是一个网络电台的忠实听众,虽然那个电台后来因为“长腿叔叔的剽窃事件”最终分崩离析,电台的的另一个主播也因遭受合作伙伴的欺骗而心灰意冷,最终无限期停更了节目。但同是“9号公路电台”听众,我和辋川依然在微博上保持着联系。
    对了,辋川,她是一家民营书店的销售代表,这让我想到了书里的阿米莉亚,虽然阿米莉亚她为出版社工作,但她后来同样是岛上书店的女主人,如果没有阿米莉亚,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故事。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有趣的巧合吧。

    「四」
    《岛上书店》看似讲述了艾丽丝岛上的日常故事,让人误以为这是一群普通人的故事。
    但我却觉得,它绝不普通,不管是艾丽丝岛上的那家书店,还是书店的三个主人,他们都是“不普通的”。
    梦想开书店的人,有很多,但是真正去开书店的人很少,绝大多数人都如同我一样只停留在想象上,A.J.费克里和他的第一任妻子妮可就做到了。
    A.J.费克里的女儿——玛雅,是一个弃婴,她被遗弃在小岛书店里,只因为她自杀而死的母亲,希望她能够在一个充满书香氛围的环境下成长,即便,她的这种遗弃行为是错误的。
    但这个被遗弃的小女孩,却在A.J.费克里的抚养下健康成长,尽管,越是读下去,就越觉得A.J.费克里把玛雅培养成了一个小书呆子。
    而A.J.费克里的第二任妻子,阿米莉亚,她一开始只是出版社的图书代表,她到小岛书店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推销出版社的畅销书而已。而且A.J.费克里第一次面见阿米莉亚的情况可以说是相当糟糕,但就是这样两个人,最终因为共同的兴趣和话题而走到了一起。婚姻,原本就不只是简单的凑合过日子而已,如果只是为了凑合着,阿米莉亚明显有着更好的选择。但她最终还是选择了A.J.费克里,可以说,这个女人,她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也知道自己究竟想要着怎么样的生活。
    而一个理智,且有主见并且善良的女性,往往有着特殊的魅力,所以这也是此书中的人物里,我格外喜欢阿米莉亚的原因。

    「五」
    既然是书店,那又怎么可以不谈论书。
    《岛上书店》的每一段故事起始,都以一本书名开始,附上的还有A.J.费克里写下的一段话,那是给他的女儿玛雅的,直到这本书读完,我才发现,原来那些话语,其实多半真的可以算是“遗言”了,但他们多与“颓丧”之类负面情绪无关,即便是直面死亡,身为一个他自认为不算是合格的父亲,A.J.费克里想传递给女儿的,依然是满满的爱和关怀,因为他知道,玛雅此后的人生里,将不再会有他这个父亲的陪伴。
    除了这些故事开篇,《岛上书店》这本书中,还提到了许多外国著名作家的作品,虽然几乎都是些我没听说过的书籍,但在读完这本书之后,那些被提及到的书,却让人有了想读的欲望。这种感觉就像是A.J.费克里的那些话不仅仅是对玛雅说的,同样也是对翻开这本书的我们说的。

    人生是孤独的,我们要孤独而生,孤独而死,但没有谁是一座真正的孤岛,因为不管如何,我们总能遇到陪你走过孤独的人。A.J.费克里失去了妮可,几年后,他和阿米莉亚结婚,在一起生活。玛雅被抛弃在艾丽丝岛,但她遇到了A.J.费克里。而后来,A.J.费克里因为肿瘤去世之后,阿米莉亚和玛雅会不会再遇见谁,又有谁知道呢?
    有时候,温暖会像小岛书店一样,传承下去,在A.J.费克里去世,阿米莉亚和玛雅离开之后,兰比亚斯警官和伊斯梅接手了这家书店,并继续将它开下去。
    就如同书中反复提到的那句:没有书店的小镇,算不上是个小镇。而这也许才是书店一直传承和存在的意义。
    爱和书籍会温暖所有孤独的岛屿,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本书,不全是长篇小说,也不全是短篇故事,最后的最后,我们成为一部人生的作品集。
    而后,终会有人来翻阅这本书。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岛上书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mtg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