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之一。刚刚过去的七月十五刚就是一个地道的传统节日,不过是死者的节日。中国给死者过的节基本有三个: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
清明节祭祖扫墓,供祭品,燃香奠酒,烧纸钱。七月十五中元节送吃送喝,烧纸钱。民间说这是给先人送钱,希望他们在地下有吃有喝,还有钱花。十月一送寒衣,烧纸衣。《礼记》:十月朔日“天子始裘”。预示天气要冷了,给先人送去过冬的衣物。中国人祭祖大都跟吃喝有关,当然有的还送房子。这是以阳推阴,以生者所需推逝者所需,而不像西方一支鲜花了之。所以中国人更物质实惠——吃住行。
其实中国的传统节日几乎都跟吃有关。春节吃得最丰富,而且花费多,中国人的口头禅“一年到头”,就是指春节。上元节是春节的延续,上元节之后春节才算过完了,甚至有的地方一直到正月结束。接着是清明节,说是给先人送吃喝,但是祭祖之后,就安排了踏青和野餐,活人也要大吃一顿。甚至于非传统节日的五一劳动节中国人也要全家吃一顿大餐或一顿饺子。中国民间俗语“冬至的饺子夏至的面”,连节气也要吃,中秋节更不必说。总之,中国人一年四季都在想方设法地吃,找任何理由吃,除了饺子,还基本不重样。再一个就是团聚,团圆。春节、中秋都是大节,中国人讲究一个“圆”字,团圆,圆满。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也经常找各种由头来聚会,来“搓一顿”,而且人多为好,也叫“聚一聚”或“坐一坐”,还有现在时髦的“撸串”。
中国人如此爱吃爱聚跟中国的传统社会结构特点有关,传统的农耕生活,造成了他们世代植根于土地,繁衍生息,因而血缘关系很近,甚至是一个大家族都在一起,一个村就是一个姓,祖祖辈辈一起吃一起住,如大宅门,这是千年的传统,是农耕社会的产物。另外民以食为天,中国人认为食就是天,所以把吃放在首位。还有一个原因是,中国虽然是农耕社会,但是长期以来人多地少,经济落后,科技不发达,再加上土地兼并,种粮的人反而经常得不到口食之快,因而他们希望能够在某些时候得以满足,改善一下长期以来“饥饿”状态的饮食,这就选中了节日,因而在《白毛女》中外债累累的杨白劳也要买点白面包饺子,与女儿喜儿欢欢喜喜过个年。
如今中国人的节日文化和需求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当然“吃”没有减弱,但加进了新的内容。如外出旅游观光、娱乐等。年轻人,则是一部手机过春节,“秀才不出门玩遍知天下事”,如今的节日已经演变成了全民娱乐日。从家里吃到家外,同学聚,同事聚,朋友聚,师生聚……从“坐一坐”“聚一聚”说法的变化,“吃”在中国的节日中已经不在首位了,已经不是第一需要了,它只是一个引子。从全家团聚到外出旅游,可以看出中国人对节日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从过年时的亲友拜年,到现在的“微信群发拜年”来看,大家族式的节日特点越来越淡化,而是逐渐趋于个性化。这是一个从纯物质到物质兼文化的变化,是一次次量变到质的飞跃。随着农民工进城打工,加入城市产业队伍,标志着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转变。在这些变化中也有外来文化的影响,如西方的圣诞节、感恩节,甚至是愚人节等被接受被容纳,互融互通。
传统节日习俗的悄然变化,隐含了我国社会多个领域的变化,是传统思维的变化,价值观的变化,这是时代的变化。这些变化如润物的春雨,细而无声,却滋润着这片广袤的土地。
2020年9月14日星期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