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 高
身长是头、 脊柱、下肢长的总和,是反映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这三部分发育并不同步,临床有时须分别测备上部量和下部量,以检查比例关系。上部量:从头顶到环骨联合上缘。下部量:从耻骨联合上缘到足底。
新生儿下部量比上部量短,中点在脐上
1 岁时中点适在脐下
6岁时中点移至脐与耻骨联合之间
12岁左右上下部量相等,中点恰在耻骨联合上。
新生儿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 出生后前半年每月平均增长2.5cm,后半年每日平均增长1.5cm。
1周岁时达75cm, 2周岁时达85cm。
2岁以后平均身长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身长( cm )=年龄x7+70
影响身长的因素有很多,如遗传、营养、体力活动和疾病等。若身长显著矮小,要考虑小儿侏儒症、克丁病营养不良等。
体 重
测量体重,最好在清晨、空腹、排尿后,仅穿内层单衣。
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平均为3kg(2.5~4kg). 年龄愈小,增长愈快,前半年平均每月增长600g,后半年每月平均增长500g,1岁后平均每年增长2kg。
1岁以后,体重(kg) =年龄x2+8。
根据小儿体重可以判断小儿的发育与营养状况。临床用药,也要根据体重来计算。同一年龄小儿体重增长可消动在+10%范围之内。体重超过体重预计值,可见于肥胖症、巨人症等;体重不足,低于体重预计值应考虑疳证或其他慢性疾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