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73379/8348402f9c99cf65.png)
2019年3月19日,星期二,晴转多云
今天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因为有证据表明:我们的大声朗读活动已经取得了突破。这个证据就是熊万畅同学的一篇随笔。我给这篇随笔起了个题目:跟着作家学写作。
她在早读和朝读时间,在大声朗读时,偶然发现有作家写“说”不用表示“说”的字眼:
我胆怯地吐了吐舌头,体内的每根神经都绷得很紧,嘴中颤颤巍巍地发出微弱似乎被风一吹就散的声音:“那个……请问……”
她对比了自己用“胆怯地说”,远不如作家的形象,决心以后学习这种写法。
她还发现了新的写掌声热烈的词语“海啸般的掌声”,觉得与“雷鸣般的掌声”“排山倒海的掌声”是同一类词,觉得她的词汇量又增加了。
我把熊万畅同学的这篇《跟着作家学写作》用U盘传到班级电脑桌面上。今天的作文指导课时,我们浓墨重彩地赏析了这篇随笔,并且宣布将上公众号。
希望有更多的同学从大声朗读中收获丰厚!
其实,我早在上学期期末考试前的复习时,就在班级微信群和晓黑板里推荐过一大批类似“写说不用‘说’”之类快速提高作文水平的指导性文章,可惜家长和同学们都没有什么反应。
大家既不说这好,也没人反驳说不好。我们这里把这种情况成为“臭屁不理你”,也就是“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意思吧。老师为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成绩殚精竭虑,家长和同学们却漠不关心,本地的教育现状实在令人寒心。
有时,我把某某同学作业屡教不改、大片空白的照片发给其家长,多数时候就石沉大海了,该学生恶习不改,依然故我;好的就回一个“知道了”,有点像古代大臣给皇帝上奏章,皇帝批曰“朕知道了”!这样的学生,往往就是班里成绩最糟糕的学生。
我曾经感叹,难怪古圣孟子的愿望是“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他为什么不说“得天下蠢材而教之”呢?这样一想,孟子也没什么伟大了。真正了不起的,其实是“三迁”的孟母!
如果没有好父母,同学们不妨学学熊万畅同学,把老师教的东西好好练习到位,靠悟性从书里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