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学习的目标
“在我看来,一切的学习和努力无非三个目标:一是解释问题,二是解决问题,三是预测问题。”——成甲《好好学习》
阅读《引爆点》的过程就是对学习三层次的最好解读。
最牛逼的人是创造概念/模型的人。从这个程度来说格拉德威尔成功做到了,他的“流行三法则”提供了一套理解流行的思维方式,掌握这套模型你可以轻松地解释流行之所以流行的原因。
关键人物法则
附着力法则
环境威力法则
没错一次流行的引爆就像一场流感病毒的传播一般,有能传播传染病原体的人、病原体本身和其发生作用所需的环境。其中一个甚至两三个条件的变化,最后带来质变的爆发式增长,是为“引爆点”。
比如《人民的名义》大火:
-
关键人物法则:豆瓣评分高涨时各大影评自媒体争相介绍。
-
附着力法则:产品生产方品牌大,实力强。
该剧由中国著名政治小说家周梅森担任编剧,国家一级导演李路担任导演和制片人;演员阵容上更是汇集了陆毅、张丰毅、张凯丽、许亚军、高亚麟等一水儿实力派。
题材敏感,尺度不小,揭露了很多公众平常非常想知道却无法知道的内幕。
这部电视剧节奏紧凑、故事情节一环设一环,给人设置了很多疑惑,能激发起很多话题。从而引起大家的讨论话题。 -
环境威力法则:反腐题材缺席中国荧屏十余年,此时再度出击,可以说填补市场空白。同时整个社会都非常关心反腐,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公众需求。
没错,真正掌握这个模型,你可以轻松消解流行,这个过程就是在解释问题。无论你是想追逐流行亦或是远离流行,你都会因为拥有这套思维模型而更有定见和判断力。
流行三大法则
当然如果仅仅是停留在解释问题的层面,就不免辜负作者整理出的思维模型。
越读越六早读会领读人在领读《引爆力》一书前举办的《颠覆平庸》共读活动就是对流行三大法则的使用,真正拿来解决问题:
一场500人参与的共读活动,怎么做到好评率100%?
不仅仅这个模型整体的作用,每一个原则本身都可以拿来解决问题,如果你有这个能力,那么流行三法则提供的不仅仅是可以拿来制造流行,他还能创造更多的解决问题的可能,甚至于预测问题。
举例解读:关键人物法则
背后展示的是二八法则在人脉的应用,你人脉中20%非重复关系在获取信息方面发挥着80%的作用。
成甲老师在《好好学习》一书中通过“结构洞”一词解读“二八法则”,大家可以看看。包括我们找工作,真正起作用的是弱关系而不是强关系。
联系员——运营人
内行——产品人
推销员——媒体人
PS:三类关键人物可以和古典老师“未来职业世界的三种人”对应
回到《引爆点》,作者为我们准确描述了20%的关键人物会是谁,他们会有什么特点,又会有什么局限。如此我们可以更好的解决问题,找到重要的20%助推我们的活动,甚至预测问题,因为这些特质判断这个人的可能性。
我们要成为别人人脉圈的20%是不是同理可以推出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性格、特长、价值观选择一个方向精进。
就像上面展示的一样,当我们理解读书学习的过程是为了“解释问题-解决问题-预测问题”,那么每一个知识点都有无限的可能,学到就是赚到。
读书会渗透的读书方法
书籍筛选
选书是重中之重,因为读书需要付出的时间成本。
为什么是这本:作者,版本,推荐人……
参考六子的维度建立我们自己的选择标准。
页码分析读书法
作者给予的篇幅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知识点的认知难度。
- 联系员:19-46(26)
- 内行:46-56(9)
- 推销员:56-74(17)
以上是讲解关键人物原则时三类人的篇幅页数,事实也证明了联系员确实需要更多的时间解读。
局限的体悟
偏执往往走向反向。
社交技能满点的联系员也可能因为自己的热情伤害对方的注意力,那么联系员需要注意什么。
环境威力法则≠环境决定论,轻松破除“原生家庭单一归因”、“拼爹思潮”……
每一个知识点不仅会使用,更要理解什么情况适用,什么情况不适用。
逻辑重构
把故事中的干货熬出来。
书中讲解附着力法则,全章介绍了诸如:“金盒子”探宝法、预防针小册子上的地图、《蓝狗线索》,如果没有梳理能力,你只能记得这些故事,却回答不出创造附着力的信息包装方法究竟是什么。
这本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故事化程度非常高,作为一本引爆作者的畅销书,无疑很成功,但是你要从中提取要点的难度无疑提高了,没有方法论很容易迷失在在故事里。
作者维度反思
阅读写作不分家
故事是如何串联成知识点,结构是如何安排的,概念是如何导入的……
作为一本畅销书,除了知识点本身,还有这本书的写作。
概念深究法
第一步如果错了,就没有然后。
为了理解“环境威力法”,拆解解读“环境”的概念就显得有必要,当你理解了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你的眼光就不会因为作者举得全部都是社会环境的例子就被局限。
建立在错误概念上的解读都将无从谈起。
至于如何获得更精准的一手概念解读,建议翻墙使用维基百科。
课后练习
行动带来改变。
学习内容拆解成几个小单位,每次学习提供容易实操的小作业,提交作业可以获得解读人的反馈,让你的学习在“学习区”内刻意训练。
主题阅读
一个月一个主题,实操理解主题阅读的可能性。
书单:
- 1 营销:《引爆点》《疯传》《自传播》《自动营销》
- 2 文案:《一个广告人的自白》《那些让文案绝望的文案》《文案创作完全手册》(注明:第三本书的含金量需要花2周时间去精读)
- 3 性格:《色眼识人》《性格解析》《色界:说话说到点子上》《你知道和不知道的性格》
- 4 写作《你的知识需要管理》《小说课2》《大师们的写作课》《必然》
- 5 逻辑,《透过结构看世界》《从为什么开始》《三大思考工具轻松解决各种问题》《六顶思考帽》
- 6 演讲,《用图秀演讲》《演讲达人成长记》《演讲之禅:一位技术演讲家的自白》《演讲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