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镜中之镜

作者: 西力Zelig | 来源:发表于2019-02-28 22:20 被阅读3次

    《对话》:镜中之镜

    《罗生门》是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1915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后被黑泽明改编成电影而为全世界所熟知,逐渐变成一个具有特殊含义的专有名词,意指“每个人都只能看到部分真相”。而科波拉的《对话》(又译《窃听大阴谋》)因为电影文本的丰富内涵及寓意指向,足以由电影内部延及电影与观众,电影内与电影外的世界,构成人性和人类生存意义上的《罗生门》。电影作为“造梦的机器”,对于重新塑造现实,模糊真实与虚幻的边界具有天然的优势。电影的语言是建立在视听时空这一四边形内的,优秀的电影可以充分发掘电影本身的语言潜力,达成更加”真实的“魔幻效果,我们先来看看本片是如何通过出色的声音运用,达成了”欺骗效果“。

    影片开场就是高空俯视,镜头逐渐推进的“上帝视角”,配以监听声音,从一开始就将观众带入到全知全能的地位,我们跟随主角进入事件,同主角一样以为“我在明,敌在暗”,作为观众的我们比主角地位更高,因为我们也同时在“窥视”主角的世界,看他如何工作,看他的小心翼翼,看他放松的状态。同时,声音作为视听两项电影语言中的“次等公民”,一向被视觉压制而仅仅作为附庸存在,在本片中声音‘翻身农奴做主人’,具有了比视觉更加重要的叙述功能。我们跟随主角监听并一遍又一遍地重听录音。虽然在视觉上我们是“全知全能”,而在声音上却是“他知即我知”,这时从重要性的显现上来说,我们对画面潜意识里的“默认”反而让视觉变成了隐形,而声音作为我们更加在意的部分,变成了推动叙事,吸引我们注意力的显性成分,也就是所谓的“瞎子的耳朵特别灵”的效应。导演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一步步带我们跟着主角走入了“真相的迷宫”,以致最后形势突变,事件的发展出乎意料,在惊诧之余恍然大悟,原来我们本来就不是全知的。

    按照拉康的“镜像理论”,银幕作为镜子,映射的是主角生活的世界,同时影片呈现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又呈现出“镜中之镜”的复杂效果。作为悬疑片,影片一开始将观众置于“全知”视点,而伴随男主角的想象破灭,我们的电影幻觉也随之破裂,似乎破裂的镜子只是“镜中之镜”,镜子之外更有一面镜子,这最后的巨大的镜子,就是我们的现实。

    男主角呈现出本雅明笔下的“城市游荡者”形象,同时有着现代性的心理压抑,而在经历这一时间段引爆之后,主角仅有的信仰也随之破裂(从不随便提上帝到打碎圣母像),打碎圣母像这一行为引出了本片的另一层隐喻,即现代化社会无处不在的意识形态控制如何击碎“人的存在”。

    不同于《窃听风云》(又译《他人的生活》)中对意识形态的极端控制通过“人性最终战胜权力”这样的叙事策略,本片对意识形态控制的批判可谓冰冷入骨。影片中的男主角是“残缺的”,同时又是“自我圆满的”,男主角的形象是马克思笔下的“异化”典型,作为专业的,高级的监听者,男主角的生活自成一体,但这样的平静圆满底下潜藏着汹涌的暗流。悖谬的是男主角的职业道德是建立在对工作对象的反道德监听上的。在工作上的精英地位带来生活的物质满足,却也同时造成“爱和信任的缺失”,他无法信任任何人,也无法爱任何人,但他同时有着爱和信任的欲望,以及最基本的人性伦理,这样的暂时稳定的局面是建立在薄弱的基础上的,也就是男主角置身事外的处境,而当男主角良心发现,擅自‘越过职业边界’,追寻事实真相,后果就是“真相比你想的还要可怕”,男主角的人性道德在“我们在监视你”面前被击的粉碎。在最后一段中,男主角挖地三尺,誓要找出监听器,而这时监听器是否存在已经不重要。当监视者变成被监视者,现代社会这一高效机器的齿轮运转起来,将男主角卷入恶的循环,无间地狱。

    《对话》完成于“水门事件”之后的两年,即1974年,此刻的美国面临全面的危机,新好莱坞作为“反美国主流价值”的前锋,对美国社会的批判很是犀利。“水门事件”首先暴露了政治的虚伪和黑暗,本片既是对权力无处不在的隐喻,而“监听”(可扩展至监控),作为意识形态控制的工具,透过科波拉的剧作,暴露出它无所不在的特质。

    在电影推出近四十年后的2013年,斯诺登向媒体提供机密文件致使包括“棱镜”项目在内美国政府多个秘密情报监视项目“曝光”,在相关的纪录片中,由于担心被窥探,他用枕头堵着酒店房间的门缝以防止被窃听。他还把一个大红色的罩子罩在他的头和笔记本电脑上,然后再输入自己的密码,以防止任何隐藏的摄像头检测到它们。而现在社会中,监控已经无处不在,我们从内到外的信息都被上传至网络,我们通过网络的一切行为都被监控,而这些都在我们不知情或者不自觉的情况下进行。甚至我们习惯了这样的监控而自愿上传我们的信息。齐泽克曾提及,现代信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已经能够做到植入大脑芯片,通过指令控制人的行为而被控制者完全不自知,他甚至以为这一切是自己的“自由意志”。

    关于反乌托邦的寓言,一则是乔治奥威尔的《1984》,小说中”老大哥在看着你”成为极权社会的象征性符号而被广泛应用。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意识形态控制并没有按照奥威尔的想象通过暴力实现(或者已经实现过),而是借用媒体的作用,以悄无声息的方式完成,因此现实的发展更像另一则反乌托邦语言《美丽新世界》,我们在“娱乐中至死”,我们毫无逃脱的机会。

    bannD0;֊9Z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话》:镜中之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oel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