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本诗是赞美一位美男子的。有人说这个美男子指的是郑武公。不过我觉得可以看作是普通的贵族男子。对于那些在国家中发挥重要影响力的“王侯将相”,古人一般都会不吝赞美之词,这首诗中赞扬的君子,也是如此。
第一节,“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看那淇水弯弯绕,绿竹修长又美貌。君子文采斐然,学问上反复切磋,反复琢磨。他庄重而严肃,显赫而威严。这样的君子,总是长留人心间。
淇,淇水,源出河南林县,东经淇县流入卫河。奥(yù),水边弯曲的地方。绿竹,一说为柱子,一说绿为王刍、竹为扁蓄,但从前后的内容来看,似乎更像是竹子。猗(ē)猗,通“阿”,长而美貌。匪,通“斐”,有文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采斐然”的“斐”。切、磋、琢、磨,分别指的是加工玉石骨器的方式,引申为研讨学问。切磋、琢磨这两个高频汉语词汇,就是出自本诗。瑟,仪容庄重。僩(xiàn),神态威严。赫,显赫。咺(xuān),有威仪貌。谖(xuān),忘记。
诗歌以绿竹起兴,开创了后世中国文学中以竹子来隐喻君子品行的先例。先从玉石骨器的切磋琢磨开始,描述了君子庄重威严的仪态。
出自细井徇·《诗经名物图解》第二节,“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看那淇水弯弯绕,绿竹修长又美貌。君子文采斐然,充耳似玉垂脸侧,宝石镶帽头上戴。他庄重而严肃,显赫而威严。这样的君子,总是长留人心间。
充耳,挂在冠冕两旁的饰物,下垂至耳,一般用玉石制成。在讲《邶风·旄丘》一诗中,就已经讲到。琇(xiù),似玉的美石。会弁(guì biàn),鹿皮帽子,几块鹿皮的缝合处镶嵌着宝石。
第一节描述的,是对君子的整体印象。这一节,将镜头转到了君子的穿戴配饰身上,给了更多的细节。让我们看到君子端庄大方的细节。
第三节,“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看那淇水弯弯绕,绿竹修长又美貌。君子文采斐然,珍贵如同铜锡,如同玉圭美璧。他宽容又豁达,他乘车又靠扶。他非常爱开玩笑,也却恰到好处。
箦(zé),原指竹子编的席子;此处“积”的假借,堆积。金锡,一说黄金和锡,一说铜和锡,商周时期近铜和锡更加普遍,留下来的文物也多为铜锡合金的青铜器,金器反而更加罕见。闻一多先生认为铜和锡的说法更为可信。
圭,玉制礼器,上尖下方,重要的礼器,“桐叶封唐”的故事,讲的就是圭这种礼器的重要性。周武王驾崩之后,年幼的周成王继承了王位,有一天他和弟弟叔虞做游戏,把一片桐叶削成圭型,塞给叔虞,说:“我把这个封给你。”周公知道后,认为这件事情出自天子之口,必须执行,于是把刚刚攻灭的汾河东边的唐国封给了叔虞。后来唐国迁都晋水流域,改称晋国,成为一方霸主。
璧,玉制礼器,正圆形,中有小孔,也是非常重要的礼器。著名的和氏璧,更是“价值连城”,还一度引发赵国和秦国的争斗。能用上圭与璧的人,多是贵族人士。绰,一说旷达,一说柔和的样子。猗(yǐ),通“倚”,倚靠。较,古时车厢两旁作扶手的曲木或铜钩,为古代卿士所乘。戏谑,开玩笑。虐,粗暴。
前面两节,讲的都是君子端庄大气的一面,这一节的结尾却笔锋一转,指出虽然君子品行、外貌、装束都很庄重,可私底下却喜欢开一些有分寸的玩笑,很有亲和力。
自此,君子的形象丰满起来,他不但人格品行上无懈可击,还非常有人情味儿和生活气息(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的“接地气”)。
诗经专题第53篇,总第055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