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今天引领孩子们做了几道题,有一道题的做题结果,意料之中的出错率很高,还是让我禁不住反思。(原题如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57254/5f46c6d9de9e0713.jpg)
这道题绝大部分孩子都选择的是第二种购票方案:所有人一起买团体票更省钱。
可是这道题还有第三种更省钱的方法:把9个儿童分成两部分:1个和8个,5个成人和1个儿童购买团体票,剩下的8个儿童购买儿童票。
一、学生层面的原因
从绝大部分学生的选择来看,他们没有考虑过分开买票,而是要么单买,要么团购, 因此,两种方案非对既错。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综合各种条件来进行选择的情况,那么,学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哪?
我想在更多的学生眼里,生活与数学是截然不同的,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把数学当成真正的生活,即便是当成了真正的生活,在生活中,他们也没有类似的经验,因此,根本不会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在这里,他们欠缺的不仅仅是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其实更缺乏的还有生活的实践能力。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学好数学,把数学与生活适度地建立联系,可以利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反之,加强生活实践,在实践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也有助于数学能力的提高。
二、题目本身
卷子做完后,我掉过头来仔细阅读题目,发现其中有一句话值得斟酌:有两种方案,这句话有没有潜意识的影响学生的判断与选择?
在这道题目中,这句话是否合适?在我个人看来,这句话还是有点欠妥,既然是两种方案,那么学生做出第三种购票的方案,是否违背题目要求?这句话改成:购票的规定如下,是否更合适一些?
无论是哪种原因,我想更主要的,仍然是如何在教学中处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与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而不是数学是数学,是生活是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