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常常听到打工在外的爸爸与妈妈在家里互相语音,聊饭菜,聊琐事。有时爸爸会问一句“孩子们呢?”,妈妈就无奈有充满温情的回答,“都抱着手机在卧室里呢”。
父母半生操劳,都是为了家,为了孩子。母亲每天变着花样做饭,把好吃的留给我们。父亲靠卖苦力挣钱,一回家便响起隆隆的鼾声。曾问过爸爸,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是什么。爸爸被这个“有文化”的问题弄得一脸尴尬,说“就是希望扶养你们两个成个气候,爸爸这辈子了是完了”。
爸爸妈妈从没的要求过什么,只是听着对话里“又玩手机”的无奈,心中不免心酸。
然而我又深知与爸爸妈妈交流的问题不过是吃饱了吗以及无休无止的唠叨。爸爸妈妈都是小时候受过贫穷,饥饿的。儿时的烙印让他们格外在乎孩子的冷暖饥饱,他们又都有了岁月的印痕,总想给我们传达点经验。可是作为20世纪新一代的我们从小就不为温饱发愁,我们通过网络,电视,书本认识着,接受着外面的世界,有自己的生活圈子。虽然父母也在接触时代,却迟缓得多。
父母希望我发家,有房有车有地位,让十里八乡羡慕,我却希望为自己而活,仗剑走天涯,视房车,地位为累赘;父母希望儿子交际面广,左右逢源,我却整天沉默寡言,对人情世故漠不关心;父母希望我勤劳干活麻利,家里家外样样在行,我却成天梦想去远方……
妈妈说,孩子各自有各自的想法。对啊,同在一个家庭,真正的沟通却遥不可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感情的关联依旧强大。
父母关心得是孩子吃好,睡好,穿好,开开心心,不求多大贡献,但求身体健康,生活顺利。
和父母做到真正沟通真的很难。人海茫茫,知音难遇,而知音恰恰又可遇而可求。和父母价值观的差距已是显然,世界日新月异,只怕父母更难以跟随,改变自己的价值观我只觉不再是自己。
我不想把策略交给祝愿,愿天下儿子可以放下手机,愿父母多点理解现在的孩子。
我会尽可能保持一个好的心情,好的胃口,好的身体,吃饭常在一起,出门多报平安,冷暖自知,生活自理。父母的愿望常常从生活的点滴中感受到,爸爸妈妈,我会让你们放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