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接着上一次的讲。上次讲到了“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物与物何以相远?”,就是我们要看到世间万法的差别性。既然是物,肯定是有差别的。但我们要明白,万物的差别性从哪里来的?它是因人的认识而有差别性。如果我们把意识的阀门关上,天地万物就混然一体,全部归于混沌。所以“物与物相远”,都是色不是心。
物从哪里来的呢?“则物之造乎不形而止乎无所化”。具体的事物,包括我们心里面的思想内容,都是从“造乎不形”,是从无形中来的。就像庄子在《齐物论》里边说:“俄而有无矣”,突然一下,有也有了,无也有了。只要我们念头一动,什么东西都来了。你说它有,它就有。你说它无,它就无。任何事物,它有它有的一面,缘起故不无呀;也有它无的一面,缘散则归太虚呀。所以任何事物都是“造乎不形而止乎无所化”。万物造乎无形,它从哪里来?它从无形中来。它回归于哪里呢?回归于无所化。无形是道,大道无形。无所化,也是大道。乾坤,乾坤是什么?它是混沌的概念。但是在乾坤之中,万化生生不已。同时,在万化之中也是死死不已,来来去去、生生灭灭。所以《道德经》里说:“夫万物芸芸,各复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我们一定要看到,什么叫不形,什么叫无所化?因为在不形和无所化中间的这些物,它是来来去去,生生灭灭的,它是无常的。如果我们要在这个生灭之中去追它,那可不行,办不到的。我们生命只有一百年,你哪跟得上?而且天地间万物繁多,数不胜数,现在又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你要跟风,绝对是跟不过来的。
我们一定要看到,在生灭之中那个不生不灭的东西。人的生命,人的精神,从这儿来,回归到这儿。一定要把这个看透、看破。学道、悟道、证道,也得在这个地带上,要把这个搞定。如果学道、修道不把这个搞定,这儿来一个上师给你灌顶,那儿来一个法师给你讲法,这个加持那个加持,那都是相上的,没用的。一定要自己把自己搞明白。像禅宗说的,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现证真如佛性。用道家的话来说,就叫体证大道。体证大道在哪里呢?就是自己的心。是心作佛,佛在哪里?佛就是自己的心,心就是佛。我们心为什么不是佛呢?因为我们被烦恼所绑架,被生生灭灭的事物所迷惑,没把这些看破。
我经常举例,棋和棋盘的关系,棋盘从来都不动,但是棋可以无穷地下下去。棋盘上的胜负、生死,可以无穷,但是棋盘动都不动。我们的心就是棋盘一样,我们心里边的内容,就是来来去去,生生灭灭。什么功名富贵、成败誉毁等等,都在我们心中来来去去。
“夫得是而穷之者,物焉得而止焉。”如果我们通过我们的修为“得是”,得到了这个,就现证真如,得了道,明白了这个道理。“而穷之者”,什么叫穷?就是彻法源底。《易经》里边讲:“穷理尽性,以致于命”。如果我们追根溯源,达到了对法的究竟,对心的究竟,那么“物焉得而止焉”。什么叫物?刚才说了,身外之物、心内之物、客观存在之物、社会种种现象、我们心里边的种种烦恼、我们心里边的种种见解都称之为物。这些自然之物和心内之物就不可能在我们心里边占据位置,而拖累我们。不为物累嘛,我们不为外物所拖累,也不为心里的这些物所拖累,就是让它回到它该去的地方。
“物焉得而止焉”,喜怒哀乐不可能绑架我,名闻利养也不能绑架我,我的心永远都是空空如也,永远都是清静自在。所以我反复强调,学佛一个是智慧,一个是自在。学佛的人不得智慧,你学什么佛?佛法就是智慧的法门,佛法就是自在的法门。为什么呢?得解脱呀。你没得解脱就不自在,得解脱了就自在,自在就是解脱。所以,“物焉得而止焉”,它就不会成为我们的脚镣手铐,就会还我们的自由。
达到这样的境界和火候以后,“彼将处乎不淫之度,而藏乎无端之纪,游乎万物之所终始”。真正我们在这方面悟了,那么我们在生命之中,在精神之中,在江湖上,在社会生活之中,就会处于“不淫之度”。淫是什么?就是过份。我们的生活经常有出格之处,我们的思想也常常有出格之处,什么叫出格?就不合规矩。在江湖上过日子,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礼义廉耻,你达到这个标准没有,出不出格?道家讲的恬淡虚静,寂寞无为,你做到没有?佛教讲的八正道,你做到没有?我们一定要在这个正法上面好好安住下来,而不进入那种“淫”的地带。作奸犯科、身语意三业不干不净,做事颠三倒四……这些都是我们工作、生活包括自己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出格的地方。真正悟了道,把自己摆正了,得其正。前面说的“正”、“平”,心要放正、放平,就会处于不淫之度了。
“而藏乎无端之纪”,“藏”很重要。《道德经》里说:“知其白,守其黑。知其雄,守其雌”,是藏。《论语》里边说:“默而识之”,那还是藏。《易经》里边有三易——夏有连山、殷有归藏、周有周易,“归藏易”的里本还是藏。
藏在什么地方?“藏于无端之纪”。什么叫“无端”?就是没有开始。禅宗里边说,什么是父母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父母未生以前,就是自己来处在哪里?实际上这个就是无端。时间的起点在哪里,终点在哪里?我们在生命中、社会生活之中都离不开时间,都生活在过去、现在、未来的生灭之中。如果进入无端,无端就是无始了。既然没有开始,也就不存在过去、未来。现在也消融在无始之中,也是在无端之中。这个就是大道,只有大道才是无始无终的。藏乎无端之纪,就是藏在大道之中。这个藏,也可以说生活在大道之中,安住于大道之中。
“而游乎万物之所终始”。万物是有来有去、有生灭的。身外之物,自然现象,春夏秋冬,生老病死,这是万物的始终。我们可以当观众,也一定要善于当观众,看外面的生老病死,看外边的盈虚消息。这个一定要站在世外,有一句老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事不关己,关己则乱”。你超然世外,那你就很潇洒,很自在,就很逍遥。你能“游乎万物之所终始”,那么实际上就是当观众,当看客。就像《三国演义》里的那首词一样的:“一壶浊酒喜相逢,千古兴亡事,尽付笑谈中。”多爽啊?那个日子很爽的。你看现在很多事儿,世界大事、国家大事,我们看见了是惊心动魄,但是你超然事外,你就没事了。小老百姓,你管它那么多。当官的是高危职业,官不聊生,跟你不相关,我不是当官的,不相干。你看他们来来去去,谁升官跟我没关系,谁双规了也没关系。现在经济危机,很多老板也是商不聊生,你当老百姓当然也会受影响,人民币贬值、物价飞涨。但是只要有饭吃有衣服穿,饿不了冷不了,也就可以过了。要有道人的情怀,要把世间的兴衰看破,酒色财气看破,所以“游乎万物之所终始”,要有这样的潇洒。
所以我提倡要有山林气,尽管我也提倡要有庙堂气,但庙堂气除了很少人之外,我们都没有那个资格进入庙堂之中。既然没法进入庙堂之中,那我们就养山林气,也可以养点英雄气。为什么?男子汉大丈夫嘛,不能那么窝囊。自己有点英雄气,日子就过得满有底气,满踏实的。所以养点英雄气,养点山林气就很好。当然你在机关里,或者你本来就是老板,也可以养庙堂气。
下面就是谈具体的功夫了:“壹其性,养其气,合其德”。“壹其性”,天命之谓性,什么叫性?我们说身心性命,我反复强调心是很简单的。心就是一个理性,一个逻辑思维系统,就是一个是非,就是一个判断。心的功能就是判断:是、不是,为什么是?为什么不是?心的功能就是这个,属于佛教的第六识。性就很广泛,一个人的气质、一个人的意志、一个人的好恶、一个人的心胸、一个人的局面,往往都是一个人的“性”所决定的。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差别在哪里?是人“性”的不同。有的人心胸广阔,有的人心胸狭隘,有的人豪情万丈,有的人很懦弱,有的人疑神信鬼,有的人坦坦荡荡,有的人铁公鸡一毛不拔,有的人,就象大官人柴进一样的,乐善好施。这些都是性上的。用佛教的话来说,叫贪嗔痴慢,烦恼这类第七识的内容都可以归于“性”。
“壹其性”,就是要把我们外在的烦恼性上的这些东西,把它归一。归一是什么?就让它清静。我反复讲,印度的禅,禅若,翻译成汉语就叫什么呢?是静虑、思维修和定。静虑,就是把我们心上的不干净的东西,把它过滤掉。安静下来,诚意、正心。把那些废物去掉,使它归一。归到什么一来呢?人之初,性本善。既然是性本善,本就是一,就是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那么归一,就要归到这个无善无恶的地带上来。所以,一其性,就是要归在无善无恶上。心之体,人之初、性本善,这个原始的地带上来。我们的性情太丰富了,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既有真如菩提的一面也有烦恼的一面,那么我们就要把它归到无善无恶上来。所以六祖大师在《坛经》里讲:“不思善不思恶,如何是上座的本来面目?”就是要在性上归一。归了一,我们什么就好办了,至少烦恼心就不起作用了。
另外要“养其气”。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这个人气虚、胃气虚、肾气虚、神气不够,这样那样的。什么营卫之气,这些都不说啦。我们就谈,从人格的力量上、从纯精神的角度上说,我们看一个人,他的气象怎么样,首先是看气。一个人有气象没气象,实际上大家相互瞄一眼就知道啦。有的人气宇轩昂,有的人气象猥琐,有的人朝气蓬勃,有的人暮气沉沉。这些,都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气,但这些都是外部的气。
我们养气养什么呢?我们回顾庄子《人间世》里,讲心斋,“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唯道集虚,虚也者,心斋也。”养气,实际上就是虚其心。这个气是道气,要养我们的道气。这个道气是什么?道气是虚,是空。在讲庄子的时候,我反复强调了恬淡虚静、寂寞无为之气,要把这个气养起来。这个是道气,又是至虚极、守静笃之气。
我们想一想,如果一个朋友,他至虚极、守静笃了,他会给我们展现一种什么样的气象?如果一个人酒色财气重,这个形象在我们身边,我们又会有怎么感觉?一个人整天是是非非的,他身上是一种什么气?一个人每天都是纠纠结结的,陷在纠结烦恼之中,他又给我们带来一种什么气?我们跟人打交道的时候,我们经常看,有的人在我们身边,没感觉他的存在,但是他认认真真地在给我们服务,在给我们做事,包括我们这儿的阿富一样的,没感觉他的存在,但是他在给我们服务而且服务得很周到。这样的气是什么呢?它是化了,它没有表现自己的欲望,没有在这儿好像要怎么怎么滴。有的人走到一个地方,总是要想表现自己的存在,表现自己的优势,这个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但是总归他不是道上的。如果要在道上行的话呢,合光同尘、上善若水,我们每个学《道德经》的人都知道这些语言。但怎样把这些语言化成我们的气?要养这个气啊。有的人走到哪里去是非都多,别人对他的评价都不敢恭维,为什么呢?就是以我为中心嘛,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冒犯了别人的尊严,冒犯了别人的利益。这样的人,当然走到哪里都不太受欢迎。如果一个人,是无形的奉献型的,那么走到哪里,大家都欢迎他。
有的人,高明得你想感谢他,你都不知道他在哪里,都不知道他的存在,这个就更不得了。就像孟子说的:“充实之谓美,充实而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大到别人都被他教化了,还不知道他的存在,这真正是无为而治,垂衣裳而天下治,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了。我们怎样才能有这样的气?有这样的气,走到哪里,坐在那儿,就可以说把大家给化掉。化人于无形之中,神仙才有这样的力量,菩萨才有这样的力量。作为凡夫俗子还是老老实实的,宣讲点圣贤的经典,去老老实实地学、老老实实地修。真正到了那个,坐在这儿不言而教、无言而教,那多厉害?这个呢,心向往之。
另外,合其德。《易经》乾卦里说:“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与天地合其德,是什么样一个概念?合其德,是没有个人色彩在里边的,与道合其德,与乾坤合其德,与造化合其德。这个德是什么?生生之谓易,生生不已,同时也死死不已。合其德,自然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合其德,就是合自然之德。我在讲《齐物论》的时候,谈到“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庄子里边,很少讲必然性,而更多的讲偶然。但这个偶然全是“自己”,“自取”。什么叫必然?道家学说没有必然,只讲自然。自然之道也就是自“己”之道。我们自己的“己”,作动词讲,自“己”的业力、自“己”的命运。都是自“己”的,不是别人强加给你自己的,所以要明白那个自己。
合其德,就是要在自己的方面,把自己给化掉。融入自然,融入自然之德,这样才能“通乎物之所造”。物之所造是什么?是造化的功能嘛。可以通于造化的功能,与造化同呼吸共命运,和它一气相连。这样的话,就不一样啦。云门宗的纲宗:“截断众流,涵盖乾坤,随波逐浪”。最高境界就是随波逐浪。“通乎物之所造”,也就达到了这个随波逐浪的境界。我们看庄子这些语言,非常了不起。讲庄子这部经典,每一段我感觉都像菩提种子一样,种下去就可以成为一棵菩提树。有的一句话,种下去也可以成为一棵菩提树。还不用在什么体系上、哲学上去分析它、综合它,这一章那一段的怎么去搞。学者们喜欢这样搞,那也没错。把庄子三十三篇里边的东西,架构、逻辑性、规律性,把它归纳出来,这个也可以。但是我们要看到,庄子的每一句,乃至每一段,每一个寓言,都是菩提种子,都可以种下去,成为菩提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