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从好好说再见开始

作者: 木的海洋 | 来源:发表于2018-09-09 01:31 被阅读10次

    我们这几天在阳朔踩游学线路,白天在二哥他们的办公点(这是一个公益悦读书吧,环境很好,免费对外开放)遇到一个女人带着她的女儿来玩,早晨要出发的时候,刚好遇到他们。她与二哥的一位女同事相熟,所以原本准备出发的大家又坐下来聊了会。

    等我们下午踩点回来,他们还在那里。不一会,她过来借摩托车,说准备出去买点面包之类的。等她走了,我就看到这位女同事(花姐,我们都这么叫她)抱着孩子坐在沙发里,拿着手机逗她玩。

    孩子还好,没有哭闹。大概只是有点不习惯,时不时发出“哼哼”的声音,花姐就一直安抚她。过了一会,孩子情绪开始不好了,有点哭腔,花姐就慌张起来,连忙坐起来,安慰孩子,“不要哭,不要哭”。过了一会,花姐站起来,把孩子竖抱在胸前,来回走动。

    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孩子的爸爸也在这里,只是他一直在角落边上玩手机,我都没有把他和孩子联系起来过。虽然孩子开始在花姐的怀里哭起来,但孩子的父亲并没有立即采取行动,只是见他从手机屏幕前把头抬起来,然后略显无措的回头看了看花姐和孩子。(接下来我就继续看手机去了,也没去注意过他们,过来一会才注意到外面断断续续的传来孩子的哭声)

    刚好我们也有些困了,就准备回客栈休息。走到马路边果然看到花姐正抱着哭泣不止的孩子。孩子的泪珠一串串的挂在脸上,鼻涕也哭了出来。头正耷拉在花姐的肩膀上。

    我过去用卫生纸轻轻的帮孩子揩了一下鼻涕,她没有抗拒。我问花姐,孩子叫什么,(我想和先孩子打个招呼),不过花姐也不知道孩子叫什么。

    然后我轻轻拍着她的背,和她说话。“哦,宝宝想妈妈了是吧?”她把头耷拉在花姐的肩上。我继续安慰她,“妈妈是去买东西去了,她一会就回来,现在抱着你的是花花阿姨,她是你妈妈的朋友,妈妈出去了,就请花花阿姨帮忙照顾一下你……”

    我还没说完,孩子突然就向我伸出手,做出让我抱的请求。面对突然的邀请,我甚至有点受宠若惊,于是赶紧张开双臂把她从花姐的肩上接过来。不过,才刚刚在我怀里呆了一会,她又扭头对着花姐做让她抱的请求。

    花姐又赶紧顺势把孩子揽到肩头,孩子还是在继续哭。

    我跟花姐说。你可以试着和她说话,她能够听懂。然后我又轻轻的抱了抱孩子,孩子抬头看了看我。

    我不知道花姐后来有没有应我,我一边往远处走去,一边又回头看了看她们。花姐继续站在那里,怀抱着孩子,然后一只手轻轻的拍着孩子的后背,安慰她。

    孩子因为妈妈突然离开,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妈妈离开,除了分离造成的对妈妈的思念,当然还有因这种不确定性的分离造成的恐惧。妈妈为什么离开?妈妈是不要我了吗?妈妈去哪里了?她什么时候回来?

    这些复杂的情绪对于一个尚不懂得用语言表达的孩子是很不容易的,她除了用哭来表达还能怎么做?

    哭是孩子对情绪的一种表达。


    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哭呢?

    那么,为什么大人不喜欢孩子哭呢?

    其实对于孩子的哭闹,我真的也见得很多。大多数的家长在安慰孩子时,最常见的就是安慰/制止:“不要哭,不要哭。”。其实并不是说他们真的不想让他们哭,我觉得还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自己无力应对他们哭泣的场面,这种害怕哭泣的场面可能还有来自于对自己小时候无助而哭泣的创伤体验。孩子的哭泣可能也唤起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无力感。

    他们担心自己无法处理孩子的哭泣。

    一旦面对孩子哭,成人还会感受到压力,来自外界的或者来自己内在的。

    担心外界质疑自己,到底对孩子做了什么?为什么连一个孩子在照顾不好?你尽全力了吗?你为什么连一个孩子也照顾不好?

    如此一来,面对孩子哭的挫败感就会分分钟就会击败你。


    所以,一个大人如果没有能力处理自己的情绪创伤,要谈安抚孩子的情绪确实很难。因为你甚至还没有能力安抚好自己内在哭泣的那个小孩。那么,如果做呢?

    首先,勇敢的面对自己。

    除了它,没有更好的办法。你只能看见障碍,才能跨过障碍,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同时我们正在努力照顾好她。也给予自己一定肯定,那个哭泣软弱的小孩是过去的自己,不是现在的我,我现在已经具备能力去安抚好她。那些都已经是过去。


    先看见自己,才能看见别人。

    第二步看见孩子,和孩子积极沟通。

    比如在这个案例里,虽然母亲有把孩子交代给认识的人(但据我所知,孩子的母亲和花姐之间并不是没有到非常熟悉的程度,他们平时也很少往来,所以对于孩子和临时照顾她的花姐来说,她们都还尚是彼此的陌生人,花姐连孩子叫什么都还不知道)。而母亲走的时候明显是匆忙的,她也没有对花姐做多余的交代,而她也可能根本没和孩子认真说过她要离开,以及她为什么离开,大概离开多久之类的话。

    关于是否有必要告诉孩子你的行程,这一点我觉得是很值得探讨的!难道孩子真的不需要知道吗?她难道不具备基本的知情权吗?甚至,她将被托付给谁照顾,那个人和自己的母亲是什么关系?(我觉得,当孩子对这些基本情况了解得越多,她的安全感也会越强)

    最令人悲伤的是,几乎只有极少数的,难能可贵的一些母亲才能意识到这么做的重要性,在自己和孩子分开的时候和孩子好好告别。

    好好告别一个严肃的话题。绝大多数的孩子不会真正因为和母亲分离而伤心(他们从母体分娩的那一刻,他们就在开始学习如何与母亲分离),因为他们一定会去有机会把注意力重新投放到环境的其他地方去。但他们却会因为害怕失去母亲(的爱)而伤心。

    如何区分这二者的差别。我觉得可以从真正,认真的和孩子说再见开始。


    我有一个好友,她是做自然教育的,她和她的女儿亲密关系就处理得很好。当我们讨论到和孩子好好说再见,她就告诉我们,她就是这样去做的,虽然知道她知道我要离开会哭,会伤心,但我还是会告诉她。告诉她,我要去做什么,我要去哪里,以及我什么时候回来。每一次我都会认真的告诉她,很小的时候她最开始会哭,但后来就不会了。等我回来时候,我就又能抱她亲她和她玩,她知道这一点就足够了。她知道妈妈会有离开的时候,同时妈妈也还会回来。

    对于孩子来说,最可怕的不是和妈妈分离。而是他在不清楚妈妈为什么离开的情况下要承受“失去”妈妈的悲伤和恐惧(即使只有他自己一个人以为而已)。

    这种分离是带着恐惧的分离,但如果是以爱为前提的分离呢?

    如果我们在一开始和孩子要分开的时候,就让他有机会了解更多的事实(帮助孩子完善事实)。他将会从中学习到更多正向的东西,而非仅仅只是分离带来的负面情绪。


    从占星谈父母对我们的影响。

    “父亲不在孩子身边,母亲能做那个权威的角色吗?”,有一次家长群里有人提到这个问题。

    在占星学黄道十二宫中,第四宫和第十宫通常被成为父母宫。而一个天底,一个是天顶。如何区分这二者代表父亲或者母亲呢?传统的占星学里会认真第十宫(事业宫)是代表父亲,第四宫(家庭宫)是代表母亲。但后来有占星家也阐述了她的不一样的意见。她认为第四宫被准确的应该被称为“隐性的父母”,第十宫则应该是“显性的父母”。

    之所以第十宫是显性的父母,那是因为第十宫(天顶)代表权威,而我们的母亲则是对我们最初行为制定最多规矩的人,也是对我们行为准则影响最大的人。而成人后我们与世界的互动方式绝大程度又来源于我们的早期经验。

    所以在这一点上,关于母亲是否能够作为代替权威角色,我觉得这一点就很好去理解了。我们小时候都是非常需要母亲的,但是在迈入世界以后,我们又要开始学习与母亲分离。从她身边离开,要避免她对我们过度的照顾,以至于我们长大了都还没有独立照顾自己的能力。我们开始从父亲身上去习得开拓世界的力量。

    针对这个家长的提问,我是这样回答的。

    对于离异家庭来讲,两性关系会结束,但亲子关系不会; 若因为父母一方的离世而造成的亲子关系分离,面对失去父母的恐惧和孤独时,如果他们能够知道自己始终是被离开的父母爱着的话,那么无论是那种情况的分离,爱都可以帮助他们去更好的面对。而如此,力量和爱当然也会被传承。


    我们中国人都避讳提死亡,因为死亡是最遥远的分离。但我们忘了,爱却带给我们超越一切的力量。

    说到这个更大的分离——死亡。我突然就想起璞璞,一位真正的自然的女儿,她在回答她女儿关于死亡的问题时,她的回答是这样的。我在征得过璞璞本人的同意以后,特地把她和她女儿的那段朋友圈截图发到这里。

    来自璞璞的微信朋友圈 璞璞和女儿在丹麦海滩上玩互相埋葬彼此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分离是一生的功课。

    真正的处理分离,从好好说再见开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告别,从好好说再见开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pkr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