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五常”之仁 02

“五常”之仁 02

作者: 小鑫芝士 | 来源:发表于2019-11-01 07:34 被阅读0次

    八佾篇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评述:“仁”是内在,“礼”、“乐”都是外在表现。有了礼、乐,但如果没有了仁是没有意义的。成就客户中,我们要从发心看起,就要为客户着想。而不是把礼乐挂在嘴上,在客户前点头哈腰,回来后指指点点。

    行动:不抱怨,保持对待客户和周围人的正念。

    里仁篇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评述:仁德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这样的社会风气可以是家风,可以是企业文化,也可以是社会价值观。这也就是孟母三迁的意义。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这些群体性因素吗?改变不了!那么我们是不是要焦虑痛苦呢?没必要!怎么做?从自己做起即可。

    行动:用个人行为影像周遭环境。例如领导努力奋斗,员工也会上行下效。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评述:其一,“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这是仁者的作风,那么不仁德的人呢?显然只能够做到其相反的方面了。其二,仁德的获得对于不同的人是不同的。有的人天生仁德,他们因为不施行仁德就不安心,这种道德崇高的很,自然很棒!另一种智慧的人,因为领悟到了施行仁德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于是做出了改变,这样也不错。我顶多算是后一种吧,甚至都还没有达到。

    行动:不要怕吃亏。人们常说“吃亏是福”,为什么呢?因为吃亏是一种“处约”的状态,我们不能忍受,是因为没有仁德。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评述:真正仁德的人是有是非善恶的评判标准的。我们在人后说坏话,当面却有不敢说了,这就是不能够正确的“恶人”。我们喜欢和欣赏一个人,却又不敢当面表达,这就是不能够很好的“好人”。说到底,是心中没有底气,这个底气其实就是“仁”。敢爱敢恨,真好!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评述:从自己个人做起,选择做“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的人。慢慢影响这个世界。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评述:仁德的特点,就是无论贫困或是富贵都能安然处置,不会使用不正当的手法获得或者去除。除此之外,就是在任何时候,无论场合是大是小(终食),时间是长是短(造次),状态是好是坏(颠沛),都能够保持动作不变形。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评述:仁德的特点,从正的角度来说,可以是经常挂在嘴边的;从反的角度来说,是对于素质差的人嗤之以鼻。这些虽然每个人对别人如此,但是到自己的时候就会变形,但好歹他们是有是非观的,也算一种欣慰了吧。那么怎么做呢?还是那句老话,就是日行一善,从自己做起。简简单单,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评述:反例与错误,恰恰是一个人仁德的体现。这就好像我们在做PBC的时候,不要总说自己做了什么(结果),而应该说自己还没有做什么(离期望结果的距离)。但是要人们承认自己的过错是多么难和痛苦的事情呀!没关系,我们可以先承认自己的。有的人会说,我承认了,别人不承认,我不是吃亏了嘛?你看,我们又陷入到了其中去,仁德的人是不怕吃亏的,能够安然处于贫贱。同时,君子也应该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好消息来说服你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因为长久这么做了之后,你会甩开哪些人一大截。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常”之仁 0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pyb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