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Ⅱ·卷七(1)

作者: AA三省 | 来源:发表于2019-08-14 09:42 被阅读1次

    思想和道德是我们追寻的彼岸

    珍视自己的思想与理智,不要因为压力就放弃我们思想。

    试着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有人把你的身体交给一个年老的陌路人,你会怎样?你一定会怒不可遏。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把自己珍贵的心灵交给任何一个可能影响你的人,你就应该感到羞愧。所以,在把自己的思想交给一个可能会斥责你,使你心烦意乱、忐忑不安的人之前,一定要多多考虑。

    要信任自己的理智,忠实于自己的目标。如果经过深思熟虑,并且顾及了事情的前因后果,理智仍然告诉我们这么做是明智的,那么就不要再怀疑我们的判断了,相信自己的理智。

    一旦有所决定,就要坚定于此。对于他人的误解和谴责,我们也要无须畏惧。只要告诉自己:这是根据我的最佳判断在行动,我的行为是正确的。

    要学会坚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不要因为胆小怯懦而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

    对于习俗,我们要在这种未经审视的迷梦面前保持头脑清醒,把握好自己的思想。只有对习俗始终保持着怀疑的态度,才有可能把自己从这种迷梦之中唤醒。

    对于流行的看法、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我们要客观地看待。

    这些看法、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一般都是比较肤浅的。许多普遍存在的观念在理性和实践面前,总是经不住考验。这些习惯性的看法,不管是手段和目的,在本质上都是没有创造性、趣味性的。它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维持那些过于自保的个人和机构团体的现状而已。

    对于新的观念,也需要客观地思考。除了看到其与时俱进的一面,还要看到这些新观念中所缺乏的内在的优点。

    我们要从这些观点是否对生命有益的基础上来评判这些观点正确与否。那些凡是能够促进道德、公平,对成长有利,仁爱,或是能保证人类共同的利益的观点,我们都要赞同并按其行动。

    对于自己的信念,哪些是应该树立的,哪些是应该摒弃的,我们也要加以考察。当事情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就要客观地思考这些事情,思考他人的话,考虑再三以后才能树立自己的信念。

    对于那些社会灌输给我们的信条,我们也要理智地思考。这些信条可能常常都是不可靠的:它们许多都是来自于偶然的、没有责任感的或愚昧无知的社会经验,而且其还有一些隐藏极深的我们没法看到的信条。

    一旦接受了这些不可靠的信条,我们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没有素养的、只过一种平庸倦怠的生活的人。这是很危险的,因为一旦陷入平庸倦怠的怪圈,我们常常就失去了重新选择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机会。

    所以,对于那些低层次的社会信条,我们要学会区分,学会评估,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和有所警觉,也要保持我们较高的处事标准。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许多人总是身不由己地使自己的行为遵循个人的道德标准,并且在以后的行为之中也不能保持前后一致。他们总是满怀真诚地宣称要做到为人正直诚实,然而在其真正的行动之中却是欠缺考虑或是毫无节制。事后,他们的努力往往都会付诸东流,尽管他们一开始就有良好的愿望。这种人就是无法保持自己的标准的典型。

    那么,要怎么样才能保持自己的标准呢?

    首先,不要听别人怎么说,要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并且要对可能产生的后果做出准确的评估。

    其次,要思想清晰,不要像模糊迷乱的人一样使自己的心灵受到有序但有害的影响所左右。这是最危险的。正如我们在做其他事情之前,必须要打扫、整理、维护好我们的住所一样,我们的心灵也要清明,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就有可能行事效率低下,甚至使自己的心灵受到腐蚀。

    更多地相信自己,除了自己,任何人、任何事都不是最可靠的。要不断地、密切地关注自己的信念和冲动。试图取悦他人的人,总是容易被误导,进入自己无法掌控的领域。所以不要试图取悦他人,不要因此使我们迷失我们自己所要坚持的人生目标。

    在人生的过程中,要学会反思,一旦发现自己错了,就要勇于迷途知返,要抓住那些最基本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对于真理和智慧也要知足。

    理智告诉我们:对于自己的聪明,不要试图在他人面前展示。

    坚持自己的原则、依靠自己的眼睛,是我们智慧的生活的基本准则。不论事情的好坏,都要坚持到底;不论环境如何变化,对于那些力所能及的事要全力以赴,对于那些不能控制的事要顺其自然。

    何谓哲学的任务和目的

    对我们的心灵的呼声作出回应是哲学的主要任务。“我们为什么会感到悲伤和痛苦呢?”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明白我们自己,没有听到我们灵魂的呼声,因而也不能作出合理的回应,不能使自己从种种悲伤和痛苦中求得解放。

    当我们快要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时,就会听见哲学的声音的召唤。我们一生中总是对这样的感觉挥之不去:总感觉自己的人生中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总是回想那个可以更好的自我。我们也常常会有这样的问题:我们惧怕死亡,恐惧陷入孤独的境地,对爱情与性感到困惑,对自己的愤怒或是过度的抱负感到无力。这些都使我们提出了第一个真切的、需要得到解答的哲学追问。

    人生的意义,并不是事先就能很明显。事实上,我们的生活中可能都要遇到这样那样的残酷、冤枉、身体不适、病痛、烦恼与麻烦。对此,我们又能怎样呢?我们如何才能在面对世界给我们带来的痛苦磨难和自己执拗的感情时,置这些东西于不顾,从而拥有一个高尚的人生?如何才能使自己不屈从于那些令人麻木的事情或是像骡子一样消极地应对那些令人厌烦和不能自主的责任呢?

    如果我们的心灵向我们发出了呼声,标志着我们的人生达到了一个必须自我反省也完全可以自我反省的成熟阶段。我们该怎么办呢?关键在于,不要卡在那儿茫然无措,或是急得搓手,而是要鼓起勇气,下定决心来解救自己,从而使自己向前迈进。哲学家给我们的建议是:我们曾经以那些有问题的、似是而非的前提作为基础,并把自己的人生和个性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纠正的方法就是坚决去掉这些前提。

    关于哲学的真实的目的: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哲学。

    真正的哲学与那些奇异的仪式、神秘的祈祷或者离奇的信仰完全无关,也不仅仅是抽象的理论和分析,真正的哲学应该是热爱智慧,追求一种优秀的生活艺术。想要了解真正的哲学,就要把它从那些宗教大师以及职业哲学家的手中解救出来,以免被有心之人利用成一种神秘的膜拜,或是变成一套超然的智力技巧和智力难题,以此来显示他们有多聪明。虽然哲学是为每个人而准备的,但是真正了解哲学的人只是那些能够将行动与哲学结合起来,为大家谋求更好的生活的人。

    然后,我们才能谈到哲学的真实目的。

    我们的灵魂常常被那些与我们的生活不相符的选择与偏好、未经修炼的乱糟糟的欲望以及不健全的毫无价值的信念所污染。哲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解释清楚这些给我们灵魂带来污染的方式。解决这些污染的方法就是要怀着善意去进行自我反思。具有智慧的人生,除了要在思想上消除腐败,还要使我们从厌倦、疲乏之中振作起来,使我们朝着有活力的、精神振奋的生活道路前进。

    哲学赐予我们的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内心安宁的工具,就是我们巧妙地运用逻辑的能力,论辩的能力以及成熟的为事物正名的能力。只有借助它们,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做好自己的事情

第33章 沉思录Ⅱ·卷七(2)

    想要让自己真正的获得自由而颇有成效,想要让我们的精力得到充分地利用,就必须要做到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情上,专注于分内之事,并且清楚地认识到他人的事情属于他人,它不是我们的事情。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再受制于人,也不会把精力花费到一些挑剔或反对他人的事情上面。

    知晓什么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并对其专心致志,我们就不会被迫去做那些违心之事,他人无法伤害我们,而我们既不会树敌也不会受伤害。很多人把这些作为他们的人生信条,但是要做到这些其实是很不容易的,因为某些事情我们不得不完全放弃,有些事情不得不暂时往后延续,甚至有时候我们还不得不主动地放弃财富与权力来确保获得幸福和自由。

    对于自己的主要职责要全神贯注。绝对不能因沉溺于消遣娱乐而置正事于不顾。假如你正在航行之中,船只在港口停泊的时候,你可以下船喝点什么,还可以捡一些贝壳或者植物。但是必须要小心听取船长的召唤,你的注意力要集中在船上。人是很容易被琐事分散精力的。船长一招呼,必须马上回到船上去。如果你已年老,则不应离船只太远,否则就有可能在船长招呼你时,你来不及跑回去,或者是人家来接你,却找不到你。

    充分地扮演好你应该扮演的角色。我们都像戏剧中的演员,而老天爷则是导演,他为我们安排好了角色。每个人在这个世上的角色也会有所不同,有的人将演出短剧,有的要演出长剧。分配给我们的角色也会有穷人、富人、名人、领袖等等之分。我们无法控制老天爷为我们安排什么样的角色,唯一能做的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毫无怨言地赋予这些角色以生命的意义。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好好地干与你有关的事情,读者要好好阅读,作者要好好写作,才能把这出戏演得尽善尽美。

    与我们无关的事情不要去理会。只关注与我们有关的重要的事情,勿投入那些不值得我们投入精力的闲杂之事,这是现代人类精神进步之后的要求。要想坚定我们的意志,使我们的人生顺遂,就要坚定我们的目标。坚定地去做你需要做的事,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因为那只是他人的看法,而且极有可能是被事情的表象所蒙蔽后的主观意志,并不能对我们的人生起到任何有益的作用。如果因为一些无关紧要的事而被他人认为是愚蠢,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意志完全被放在了值得我们关注的、对我们的未来有益的事上,我们的目标正在达成之中。

    他人的认可和赞美是件美好的事。但是,当你专心致志地做与自己有关的事情时,不要抱着获得他人认可和赞美的目的,而应该从更高的角度来看事情。如果,在他人眼中,你显得很不一般,总是过于练达、独特或智慧,你就应该开始自醒了,不要让你自己产生一种自视过高的虚幻感觉。

    想清楚自己的愿望的本质是什么,依据我们的能力估计我们的愿望是否与实际相符合。要清楚知道自己的愿望,为了自己愿望而去长久地努力,我们的成就才有可能更加牢固。如果总是不假思索地莽撞从事,或是关心一些自己无法控制的事,那么将一无所成。记住,三心二意是成就不了什么事的!

    每一个旅行者会好好地看管自己放在旅行社房间的东西,同理,你对于自己拥有的东西也要好好看管。当你失去了某样东西,或许你会因此而愤怒,要想让我们的内心获得平和,就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不会真正的失去什么,也没有什么东西会失去,失去了的只是重新回到了它原来的地方而已。你的孩子去世了吗?他只不过是回到了原来的地方。你的财产被坏人剥夺了吗?它只是回到了它最初的地方。不要为失去的财产而痛苦,世界赋予了你的财产,现在又有人把它还给了世界,你又为什么还要在意这个人是谁呢?不管失去与否,看好你现在所拥有的才是最重要的。

    人生中难免遇到苦难,面对苦难,我们要学会思考。苦难总是能唤醒我们内心沉睡的资质,使我们在不断的自我反省与思考之中找到自己的力量之源。同时,谨慎的思考能使我们看到比事件本身更久远的东西,使我们有机会能够对其善加利用。所以,充分利用降临到我们头上的一切吧,包括苦难。

    如果发生了意外事件,你的反应又是什么呢?你可能有两种选择:一是以一种随意的方式对此作出反应;一是深刻反省自己,问问自己的内心,你拥有什么样的力量去处理这件事。要知道人的能量是无穷的,可能你正拥有一种可贵的但却尚未被发掘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正是你解决意外的关键。现在你要做的,只能做的,就是找到你自己的这种力量,并且加以利用。

    人生在世总是会遇到不同的人和情况,需要不同的资质来应对。比如说,遇到一个有魅力的人,那么我们需要的就是自制力;而耐力则是在我们感到痛苦或虚弱的时候才会需要;对于那些侮辱谩骂的话,我们更需要的是耐心。

    如果面对每一件事,我们都能自由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去应对,在不断的练习之中养成习惯,那么,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意外,我们都能完美地控制自己,轻松应对了。

    以勇敢之心对待面前的困境

    一个人的本性能从这个人处的境况中显示出来。那么,当我们处于困难的境地时,要记住,那只是上天给我们安排了一个健壮的年轻人,就好像安排了一位摔跤教练一样。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要这么说呢?”那是因为每一个享誉世界的冠军都有一位优秀的教练,这样的安排也有可能让你成为一个世界冠军。

    但是,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是一位优秀的教练就能办到的,我们还必须要付出努力和汗水。对我们来说,如果我们能像运动员利用教练一样,好好地利用我们遇到的困难,那么我们将从这些困难中收获很多有益的东西,甚至还有可能比从其他人那里学到的更多。

    如果,我们现在要派一名侦察员到罗马去,但是没有人会愿意派一个一听到半点风吹草动,就被吓得惊恐万分,然后跑回来报告说敌军已经逼近了的胆小鬼去。因此,当他跑回来报告说:“罗马现在弥漫着死亡、流放、流言、贫困的恐怖气息,可怕极了!我的朋友们,敌人已经逼近我们,大家都快逃走吧!”我们应该如何回答呢?我们会说:“请你走开,对自己去预言吧,派你这样的人去做侦察员是我们所犯的唯一错误。”

    但是,在这之前被派去的侦察员第欧根利却给我们带来内容截然不同的报告。他对于死亡、荣誉、痛苦和贫困又是如何看待呢?他认为:死亡能超脱一切,所以死亡并不一定就是坏事;荣誉也只是那些疯了的人传出来的流言罢了;对于痛苦和贫困,如果让我穿上任何象征官位的紫色长袍,那么我宁愿赤裸着身体,睡在光秃秃的大地上和睡在柔软的床上是没有区别的。

    第欧根利还向我们展示自己结实的身体,让人们能够看清楚他的勇敢、平静、自由和健康,以此证实他的每个报告的正确性。

    他说:“没有敌人,一切平静。”为什么,第欧根利,怎么这样呢?“那就看看我吧,看看我是否因被袭击而受伤,是否刚刚逃离了他人的追捕。”

    这就是一个侦察员该有的样子。你的失败在于,你只是慌张地跑来告诉我们这样那样而已。

    “那么我应该怎么做呢?”如果你现在就要下船,你能带走什么呢?你能拿走的不可能是舵,也不可能是橹,那还有什么呢?属于你的东西,你的瓶子和钱袋。仔细想想你自己拥有什么东西,就不会只想着拿走别人的东西。

    所以,如果国王对你说:“脱下你胸前的宽襟。”那就脱了吧,穿上你的窄襟吧。“把你的窄襟也脱下来。”那也脱了吧,穿上一件托加袍吧。“去掉你的托加袍。”那就脱了吧,现在你可以一丝不挂了。“但是,你依然还是让我嫉妒。”那就把我那可怜的肉体也拿去吧。只要我还有自由支配我的肉体的能力,我就能扔掉它,难道我还会害怕国王吗?

    人啊,记住,总有一扇门是为你而开着的。但是,不要再胆怯,要能像一个孩子遇到危险时那样,勇敢地说:“我不玩了。”你也能做到这一点吗?当你身处险境的时候,是否也有说出“我不想再玩下去了”的勇气呢?是否也能潇洒地转身离开呢?如果你还想要留下来,那么你就要放弃悲叹和哀怨。

第34章 沉思录Ⅱ·卷八(1)

    不沉溺于痛苦和不幸之中

    如果我们去渴求那些不能得到或是不可控制的东西,那么我们又怎么可能不遇到阻碍呢,又怎么可能会高兴呢?我们现在还在试图避免那些不可能避免的事物吗?为什么我们还会陷入那些我们本想避免的事物之中呢?为什么发生的事都不是我们所渴望的,而我们不渴望发生的事却发生了呢?我总是陷入这种不幸与痛苦之中,还有谁会比我更悲惨吗?

    无法明白这个道理会怎么样呢?美狄亚因为不能懂得这一点,所以她杀死了自己的孩子,只为报复丈夫的背叛。她说:“他使我受到了屈辱,所以我要报复他。使他受到怎样的惩罚,我才能得到好处呢?我该怎么做才好呢?我明知这样做会犯下十恶不赦的罪行,但是痛苦战胜了我的理智。”这就是灵魂失常,带来了巨大的毁灭性伤害。因为除此之外,她不知道如何才能实现她的愿望。因为她不可能无中生有,或是通过改变事物或对事物的认知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其实啊,明白地告诉她这一点,不要再对那个男人抱有希望,也不要指望你们还能生活在一起,不要那么固执,你希望的事情都不会发生。如果她能明白这些,她就不会那样做了。

    对于财富,放弃吧,放弃对财富的渴望或是对贫穷的憎恨,那样你就不会再为得不到财富而失望,也不会陷入贫困。

    对于健康,放弃吧,放弃对健康的渴望和憎恨,那样你就不会再遭遇不幸的事情。

    对于荣誉和地位,放弃吧,放弃对官职、地位、荣誉的渴望和憎恨,那样你就不会再失望。

    总之,只有一句话,对于那些无法掌控的事物的渴望和憎恨,都放弃吧。

    懒惰的可怜人,如果你每天都在抱怨、嫉妒、羡慕和恐惧中度过,你怎么还能说自己是受过教育的人呢?如果是这样,你又是受过什么样的教育呢?你所说的教育只是指自己学习过诡辩的三段论吗?难道你就不能把你头脑中那些自认为好的东西清除,从头开始学习吗?如果你这样做了,你就会发现你离真理还有很长一段距离。那么,从头开始学吧,从最基础的东西开始,不要指望一蹴而就,这样你才能真正做到使你想避免的事情不发生,你所渴求的事情发生。

    如果一个年轻人进入了学校,他是怀着这样的思想:“只要能使我没有阻碍和烦恼地度过一生,我愿意放弃我的一切。我最大的满足就是能像个自由人那样,做任何事情都能挺直腰杆,对可能发生的事情都毫不害怕。”那么,这样的人,我们可以对他说:“年轻人,你的使命就是进入你所属的领域里,使哲学增辉,那些书籍、财富、箴言都是你的。”然后他必须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去学习、练习,这之后当他再来找我时,他就会这样说:“我想要摆脱那些不理性的思想和烦恼,做一个虔诚、勤勉的人,明白自己的责任,不论是对神、对父母兄弟,还是对祖国、对陌生人。”

    那么,让我们来讨论一下你应该研究的问题,也就是你应该怎么做的问题吧。“我很高兴我对这个问题已经做了充分的研究,而且不论是在我清醒还是沉睡时,不论是酒醉还是悲伤时,我都能有把握,不动摇。”这样的人就是神灵,因为他拥有伟大的意志、计划和目标。

    “还记得克里希普斯的论文《谈说谎者悖论》吗?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能理解论文中的意思。”人的可怜之处,总是在于让自己的意图把自己缠住,为自己的想法所累。这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吗?不会有任何好处。你只能得到悲伤,不论是读它的过程之中,还是读完之后。你可能还会说:“朋友,你让我读给你听,同样的那你也会读给我听吗?”或是说:“朋友,你这篇文章写得真不错,风格和色诺芬、柏拉图、安提希利的风格很像呢!”

    接下来会怎样呢?在你们相互诉说过彼此的渴望以后,你还是会与以前一样,做相同的事情;你依然渴望你以前所渴望的东西、憎恨你以前所憎恨的东西、追求你以前所追求的目标,你还是在为同样的东西而努力。更有甚者会不再愿意接受他人的意见,更别提去请求他人提意见,这只会让自己更生气而已。

    这时,你可能会说:“可恨的人,我都要离去了,你还一点也不难过,反而还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在你看来一个真正的好心人应该这么说:“可怜的孩子啊,你的情况将是多么凶险啊,如果你能平安度过,我愿意为你点上长明灯。”难道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好人应该做的事吗?如果你真的能平安地度过面临的危险,你就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你将会成为一个不再受到疾病困扰而获得永生的人,那么你也值得我们为你点上长明灯。

    重新站起来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

    思考一下,那些我们从前对自己所提出的目标,哪些我们信心十足,哪些你没有信心;哪些获得了成功,哪些又是失败。同样,也回忆一下其中一些事情是如何带给我们快乐,另一些事情又是如何让我们痛苦的。如果有可能,尽量也回忆一下那些失败的事情,想想它们如何影响我们。

    因为我们将要投入那些与摔跤或角斗相比完全不同的、更重要的战斗之中,我们必须要勇往直前,但是我们也必然会遭受到打击。因为如果只是简单的摔跤、角力比赛,我们的成功或失败都只取决于自己所占的优势,占据最大优势的人就能取得成功,占据稍弱优势的人就有可能会失败。但是,我们的这一场战斗不一样,它要么就十分幸运,要么就十分不幸,实际上,这本身就是一场为了运气和幸福的战斗。

    “那么,如果对于这场比赛,如果我们放弃了它,会怎么样呢?”即使我们放弃了,也没有人能够阻止我们重新再战。没有人能够强迫我们像运动员一样,必须要等待四年以后的下一场运动会。只要我们能恢复元气,充满战斗的激情,我们就可以马上又重新投入新的一场战斗之中,重新开始。如果我们很不幸地再次失败或放弃,我们仍有机会重新再来。

    这样之后,一旦我们取得了胜利,我们就会像从来不曾放弃过比赛一样充满激情与自豪。只是,我们必须记住,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不会因为重复地做同一件事,甚至面临重复的失败,就养成做事一开始时兴致勃勃,一遭遇失败就心灰意冷的坏习惯。

    忘记以前所做过的事吧。“如果我被一个美丽的姑娘所征服,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呢?难道我以前没有被征服过吗?”“如果我有一种要批评他的冲动,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呢?难道我以前没有批评过他吗?”照你这样的逻辑,难道你曾经做错了事而没有被惩罚吗?这像当你对禁止你洗浴的医生说:“洗澡会怎么样呢?我以前不也洗过澡吗?”那么我们是否曾想到过,我们洗完澡之后所发生的事情,我们的身体不是发烧了,头不是痛了吗?所以,想想自己的行为吧,当我们被美丽的姑娘征服的时候,难道我们没有受到惩罚吗?如果没有,我们也不会提起以前做过相同的事了。

    这样,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人啊,记住自己曾经做过的事吧。就像奴隶只有记住自己曾经遭受过鞭打的事实,才能记住不要再去犯同样的错误一样,我们也要记住自己曾经做过的事,以此为戒,才能避免再次犯错。

    保持本性,无论在什么情况下

    理性的动物总是能忍受那些合乎理性的东西,而那些不合乎理性的东西是难以忍受的。

    殴打和自缢都是不可容忍的。为什么呢?古代斯巴达因产生了鞭刑是合理的认识而如何痛苦地忍受鞭打!如果你一旦产生了自缢是一种合理性行为的意识后,你也可能会选择自缢。

    总之,我们要多多观察,就会发现让人类最感痛苦的就是那些不合乎理性的事物,而最能吸引人类的是那些合乎理性的事物。

    人们对合乎理性与不合乎理性的认识大不相同,就像人们对好与坏各持己见一样。因此,学习如何符合自然法则地使用合乎理性与不合乎理性的认知来认识事物显得十分必要。我们不仅要运用外物,还要把自身条件纳入考虑范围来判断事物合乎理性与否。

    比如,对于某人来说替他人拿尿壶是合理的,如果不拿就要挨鞭子,这样对他来说并不是难以忍受的事情。但是,对于另外一个人来说,替别人拿尿壶是不合理的,挨鞭子也是不可容忍的事情。所以,最终的结果还是在于你自己,你知道以自己的利益得失来衡量事情,也明白自己的价值为何。

    当韦斯帕西安派人阻止霍尔纵丢斯去元老院的时候,霍尔纵丢斯回答说:“你有权力阻止我履行作为一名元老院议员的职责,但是对于我来说,我现在仍然是一名元老院议员,我必须去。”“好吧,那你就去吧,但是什么也不要说。”“只要没有询问我意见,我就会保持沉默。”“但是我一定会询问你的意见。”“那么我一定会说出那些我认为正确的见解。”“如果是那样,我就要处死你。”“我从没有告诉过你我不会死去。你做你的事,我做我的事。我们唯一的区别在于你要做的是杀戮,而我要做的是死亡。但是,我不怕死亡,你要做的是使我死亡,而我要做的是毫无悲伤地死去。”

    一位运动员在面临必须切除私处才能活下去时,也是这么选择的。他的一个哲学家兄弟曾问他:“朋友,你是怎么打算的呢?为了重返体育馆而切除它吗?”然后,这位运动员却坚定地选择了死亡。

第35章 沉思录Ⅱ·卷八(2)

    这就要归功于这个人的本质了,他作为熟悉赛场的人,一个驰骋在运动场上的运动员,而不是仅仅是一个在学校受过训练的人,他在考虑事情的时候习惯性地把本质与自身分离开来,并与其他事物放在一起考虑。也许换一个人会为了选择活下来而在所不惜,可是,难道你掉了脑袋还依然能活下去吗?

    也许有人并不清楚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本质,他们可能会向我询问:“我们怎么才能意识到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本质呢?”我的回答是,为什么当狮子冲上来的时候,只有公牛意识到自己的勇气,并且冲上去保护整个牛群呢?很明显,只要拥有勇气,就不难发现勇气的存在。

    人也是一样的。只要我们拥有勇气,就不难发现勇气的存在。但是,公牛不会一下子就拥有巨大的勇气,人的勇气也是要经过训练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如果我们夏季必须要战斗,我们在冬季就必须要训练自己,不要贸然地去做与自己无关的事情。

    想想你会为自己的意志开出一个怎样的价钱?如果找不到别的理由,至少因为这点,你也不能开太低的价钱。但是要记住,伟大和高尚可能永远只能属苏格拉底这类人物。尽管我们拥有了像苏格拉底一样的品质,但是大多数人还不是能像他一样伟大而高尚。“难道所有的马天生就反应迅速,所有的狗天生就敏于追踪吗?”“如果这样,那我能因为我天生就愚钝而不再努力吗?”不能这样。对于我来说,只要不比苏格拉底差劲,就算不能超过苏格拉底,我也会感到满足。我不会因为我不能成为梅洛那样的人而忽视我的身体,我也不会因为我不能成为库罗伊斯那样的人而忽视了我的财富。所以,我不会因为我达不到最好的状态而放弃探求事物的权利。

    从一切外在事物中获益

    我们洞察力以表象为对象,从理性上来说,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同意这个观点:“好”与“坏”存在于我们自身意志,而不依赖于外物。没有任何表象能够表明白天就是“好”,黑夜就是“坏”,也没有人会把“三即是四”的观念当成十恶不赦的“坏”。

    然而,人们又是怎么说的呢?他们说知识就是“好”,错误就是“坏”。这样,我们就没有从中得到什么吗?不,我们得到了,因为我们从中产生出了“错误的东西是错误的”这样的知识来。这就是从错误中产生的“好”,即我们正确地认识到了什么东西是错误的。

    其实,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的。健康就是好,疾病就是坏吗?不是这样的。人啊,该怎么讲才是对的呢?以一个好的目的、正确的途径获得健康,这就是好;以一个不好的目的、错误的途径获得健康,这就是坏。所以,我们从疾病中获益也是有可能的。

    难道从死亡和痛苦中获益是不可能的吗?难道从瘸腿的残障中获益是不可能的吗?看看美若伊库斯吧,难道在你看来他没有从死亡之中获益或是获得益处甚少吗?如果你认为他获得益处太少,你又能在同样的事情之中获得与之同样的益处吗?人啊,想想美若伊库斯是如何保全他爱国、忠诚、高尚、伟大的品质的?是死亡保全了他这些品质,成全了他高尚的名声。

    但是,如果他继续活着,你能保证他不会丢失掉他的这些品质和名声吗?难道他就不可能会变得相反吗?难道他就不可能变成一个怯懦的、卑鄙的、不忠诚的或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吗?答案都是否定的。他的确从他的死亡之中获得很多益处。

    难道只有活着才能获得益处吗?看看阿德门托斯的父亲吧。难道阿德门托斯的父亲从自己延寿后的卑微凄惨的生活中获益很多吗?但是,后来,他不也一样死去了吗?所以,别在渴望这些东西了,别再崇拜物质了。停止吧,不要让自己成为物质的奴隶,也不要因为崇拜物质而失去了自己的自由。

    “那么,我们能从哪些东西中获益呢?”可以从任何东西中获益,甚至是从那些辱骂我们、斥责我们的人那里获益。陪练对运动员有益处吗?有,而且益处还很大。这个人在训练中扼住我的脖子,锻炼我的腰部和肩膀的力量。你可能会说“不要这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个人训练了我的忍耐力,我从中获得了很多益处。辱骂和斥责我的人也是一样。

    他训练了我对情绪的控制力,以及我对待问题保持心平气和的性情。你不承认自己从中获益这一点,我只能说你还没有懂得如何从他人那里受益。“我的邻居是坏人吗?”那只是对他自己而言他是坏人,但是对我而言不是,我还可以从中受益,因为他能训练我心平气和地对待一切的能力。“我的父亲是坏人吗?”那只是对他自己而言,对我而言他却是好的。

    这就像霍尔墨斯的说法那样:拿它碰触任何你想碰触的东西,那些东西就会变成金的。对我们来说更准确的说法是:带上你能带的东西,我都能让它变成好的。就算是疾病、死亡、贫穷、辱骂以及生活中的其他诸多考验,也都能在霍尔墨斯的魔法棒之下变成有益的东西。

    “那么死亡呢,我们又该如何面对?”为什么这样问,死亡除了能带给你成为一个荣耀的人机会,或者让你懂得一个遵循自然意志的人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死亡还能带给你什么呢?

    “那么疾病呢,我们又该如何面对?”我会把疾病的本质和症状显示出来,我们坚强、乐观地面对它,不会去讨好医生,也不会去求死。除此之外,你还能做别的吗?

    无论你给我什么东西,我都会把它变成喜悦、财富和荣耀,让它成为人人称羡的东西。

    但是,面对疾病,你不能说:“小心,不要染上疾病,疾病是不好的。”就像是有人说:“小心,千万不要把三当成是四,这是坏的。”

    什么是坏呢?想想你所谓的坏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我能正确而客观地看待那些表面上坏的东西,坏还能伤害到我吗?不会。那么,如果我能正确地看到贫穷、疾病和工作,它们对于我来说就是全无益处吗?我又怎么可能会还不满足于现状呢?那你让我再去身外寻找好的东西与坏的东西,这样的行动还有意义吗?

    切勿给焦虑留下生存的空间

    当我发现别人焦虑的时候,我就会想:这个人到底想得到什么呢?如果他想得到的是他力所能及的东西,他又怎么会焦虑呢?相同的道理,一位鲁特琴演奏者在他独自弹唱和当众表演的时候,也会有区别。他独自弹唱时不会感到焦虑,可是当他上了舞台表演的时候,尽管他的歌喉很好,琴技也很好,他仍会感到焦虑,因为他不仅希望把歌唱好把琴弹好,他也希望得到观众的认可,得到掌声。可是,掌声是他力所不及的,他是无法控制观众是否给予自己掌声的。

    为什么呢?因为人们最自信的就是自己的技能。你在哪方面有技能,就会在这方面感到自信。音乐家在一个不懂音乐的人面前不会感到焦虑,为什么呢?因为对于这个不懂音乐的人,音乐家有高超的音乐技能,这是他的自信所在。但是,如果让他去做一件他从未做过或是一窍不通的事情,他就会感到焦虑了。

    这又应该怎么解释呢?因为他不知道观众喜欢什么、赞美什么,或是观众的赞美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虽然他已经拥有高超的技能,能弹奏最高弦和最低弦,但是他从来都不知道也从未思考过这人问题:观众的赞美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或者对他的人生有什么意义。所以,在他面对这些他不了解、不可控的观众时,他会紧张、焦虑,甚至战栗不已。

    虽然他感到焦虑、害怕,但是我能说他就不是一位鲁特琴手了吗?不能,他依然是。那我还可以说点他别的什么吗?当然可以,甚至还可以说很多事。首先,我会把他叫做陌生人,并说:“尽管这个人在这里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他却并不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关于这里的法律和风俗他也一无所知,不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但他也从没有想过要请律师来为自己解答这些疑惑。”

    如果一个不知道该怎么写遗嘱的人,他就不会轻易地写遗嘱,要不然也会找个人替他写,而且他也不会草率地写下遗嘱。因为,他并不知道条款是否合理,也不知道哪些条款是必须写的;他也不清楚在法律上哪些东西是属于自己的,哪些东西不是。所以,如果这个人只是凭借自己的欲望、爱恨或追求来订立遗嘱,那么他就会感到害怕、焦虑。但是,如果他了解了这些阻碍和限制的东西,就不会感到焦虑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对于那些并不坏的东西,难道还有人会害怕吗?就算是那些坏的但是我们能掌控的东西,难道还会有人害怕吗?不会,这些都不会让人害怕。既然如此,我们能掌控所有的东西,就没有人能从我们手里夺走这些东西或是硬塞给我们努力避免的东西,还有什么是能使我们焦虑,除非我们自己选择了焦虑。

    人啊,我们总是只为自己的身体、少量的财产和恺撒的意志而焦虑,却不曾为内在的东西而担忧。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产生错误的观念,我们应该为此而担忧吗?”不应该,因为我们的思想是我们能控制的。“如何避免使自己的行为违背自然法则,我们应该为这个而焦虑吗?”这也不应该。当我们看见一个人面色苍白的时候,我们应该从两点来判断这个人:一是从医的角度作出这个人肝脾失调的诊断;二是应该说这个人的欲望和憎恨也失调了,因为只有欲望和憎恨能使一个人面色改变,甚至身体发抖。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当基诺去见安齐贡努斯的时候并不会感到焦虑,因为对于基诺所重视的信仰的东西,安齐贡努斯并不具有掌控的能力。但是,当安齐贡努斯要去见基诺的时候,却是十分焦虑的,因为他想讨好基诺,但是这并不在他的掌控范围之内。然而,基诺并不需要取悦于安齐贡努斯,因为没一个拥有百般技能的人愿意去讨好一个一无是处的人。

第36章 沉思录Ⅱ·卷九(1)

    宁静是真正生活的表现

    什么会让人显得卑贱?什么会让人失去自我?记住,不仅仅是渴望拥有那些所有人都渴望的东西,像是权力、财富,其实对所有神没有赐予的事物的渴求都会让你变得卑贱,变得失去自我。换句话来说,任何你渴望拥有却还没有拥有的东西,都会让你受制于其他的事物,其实所有的东西都是身外之物,神都没有赐予你控制的能力,你拥有的只是自己的意志,所以,不要过分的渴望那些不属于你的或是你想得到的,这样没有任何意义。

    就连书本其实也是如此,书只是让我们生活更平静的一种工具而已。如果阅读让你感到忧伤、感到兴奋、感到疲惫,甚至无法负荷的太多情绪,那么,不得不说,你真是一个可怜的人、愚蠢的人。如果是这样,那我不得不说,阅读对于你来说,没有丝毫的意义。

    任何的人,我不是说神仙,我指的是所有平凡广泛的事物,他们都应该不受任何阻碍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且这种生活是源源不断的,就算有妨碍,我们依然可以平静地享受,这就是我说的意志。就好比现在,如果我被派遣去做一件事情,那么我要做的是什么?我要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做这些事情呢?

    我会欣然接受一切派遣给我的任务,不嫌弃不厌恶,更不为去调查一些肤浅的外部事物而感到羞耻,看到别人做的,听到别人说的,我不会谴责,不会嘲笑,只会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来审视我自己,看看自己是否也犯过同样的错误,然后我才会思考怎样改正,怎样才能不在踏入同一条错误之路,这是神赐予我的权益,我很感激。

    不过,过去的事情是无法改变的,当你已经犯下了上面的种种错误,或者你正在思考你是否犯过这样错误,那么,顺便仔细想想,除了上述的错误,你是否还做过比这严重一千倍的事情?没有书本又会怎样呢?太阳每天照常升起,我们还会用自己的方式过着自己的生活,起床、洗澡、吃饭、工作、睡觉……你在你的生活里,不管遇到谁,不管发生什么,你从不惊慌,你只是关注身边的变化,却不因这些变化而影响自己,如果你做到了这些,那么为什么还要为不能阅读而感到悲伤呢,你已经在过着最好的生活了,自由自在的生活。

    所以,为了生活,人需要的不只是阅读,就好比,一场比赛,我们都是两手空空的入场,但是所有人的心理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什么训练都没有经历过,甚至可能号啕大哭,可是经历过训练的人又怎么样呢?平时训练的事物现在同样是一样都没有在身边,这些都不重要,我们关注的是比赛的结果,这就能说明问题了,我们在探寻事物的本质的时候,不去努力地看到根本,而是被一些表象的东西所迷惑,有的使我们辨明真相,有的会使我们更加不明白,这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在表象中徘徊不进,而是放弃书本的力量,靠自己去探究事物的本质结构。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做呢?

    我们在看书的时候,经常是处于这样或者那样的意图中,因为我们本身就拥有这样的能力——我们能够和谐地应用某种方式来呈现我们认识的表象,我们读书,有自己的意图,也就是有了自己各式各样的需求,那么我们与此同时,就给了自己束缚。

    即便我们能够看得懂文章里的内容,可以向别人夸夸其谈地介绍书里所写的,甚至可以用三段论来分析这本书,但是,除了这些,我们还有其他的渴望,这就使得我们产生了束缚。就好比,我们关于社会道德的文章就要谨记我们的社会责任,我们看真善美、假丑恶的文章就要学着避开邪恶的泥沼,那么是不是我们的喜悦与悲伤也要同文章里一样呢?

    我们要习惯于的,并不是“我们今天看了多少诗句”,而是应该估算,我们有没有受制于他人的情绪,我们有没有合理地运用自己的能力同别人合作。或者是,我们有没有运用自己的意志来回避一些不该发生或是不该遇上的事情。这些,才是我们要学会的、真正需要估算的东西,我们有意志去想这些、估算这些,是神给了我们这样的能力,我们感激。

    所以说,我们要好好珍惜神赐予我们的坚强的意志,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再渴望那些不属于我们的东西,权力、财富,这些都是我们渴望的,不要再去渴望了。如果你置身于一个盛会,那么所有人的喧嚣,所有人的渴望,我们大可当做是一次节日的欢呼。但是,如果一个人的时候,我们有什么理由举办一个人的盛会呢?只是一群人的喧闹是不是会让你更有理由不离开?

    所以,不要给自己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挑剔生活,不要嫌醋酸,不要嫌蜂蜜甜,不要嫌孤单太寂静,不要嫌人群太吵闹,生活的本相就是这样的,你所要做的,只是时刻保持着内心的平静,告诉自己如何跟心灵深处的灵魂对话,我再一次强调,就像如果你嫌大家过于吵闹,那么就权当自己置身于一场喧闹的喜宴吧,只要自己内心是宁静的,那么什么样的场景对你来说都是宁静的。

    只要你永远记住,与心灵的对话应该是这样的,问自己都有些什么,没有什么,问问自己什么才是神交给我们的,而什么又是神不愿意看到的,然后记下心灵深处的灵魂告诉你的答案,这些才是比书本更值得你聆听、阅读的。

    这就像是一场比赛,记录下这些,反复聆听,不断吸收,这些就像是赛前训练,到了赛场上,不管你觉得自己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总是要把自己的训练结果展示给大家看的,不要嫌弃比赛永远伴随着喧哗,不要考虑那些为比赛作陪的拉拉队员、旁观者或是指挥官,你要在意的只是自己的心灵告诉你的,教育你的,用以证明自己的成功。

    那些无知的人受到的惩罚远远没有不肯接受神的旨意的人受到的惩罚轻,因为那种人会悲伤,会痛哭,会有很多不幸的感觉,总是失望和不快的,可是要怎样才能逃出这种状况呢?就像我一直在说的,要放弃你所有对你所谓的生活必需品的渴望,放弃对名利、对权势的追逐,任何的渴望都会成为束缚你的牢笼,都会成为支配你、阻碍你、强迫你、控制你的主人,而你,将会变成一个可悲的奴隶,彻彻底底的臣服于别人的控制之下,所以,放弃你的渴望吧,从内心做一个宁静的人。

    罗马,吉亚纳,雅典,或者是监狱?到底哪个地方才是你想让我去的呢?无论你想让我去哪,我都会很愿意去的,但是反而你会不知所措,你会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该让我出发。

    放弃你的渴望,有了渴望,就会有不快,因为渴望如果未被实现,心里自然满是不甘心,可是渴望一旦被实现了,那么又会滋生出新的欲望,又会有新的渴望,这样周而复始,你就陷入了一个万劫不复的困境。

    好吧,那么我们就放弃一切渴望,雅典和罗马都是好地方,但是快乐是比任何地方都值得向往的,愉快的心可以抵消一切冲动、干扰,或是扰人心神的喧闹和礼节,所以保持一颗快乐的心和自己坚强的意志是多么重要,否则你将会陷入另外一个圈套,解脱你的人又成了你的主人,你没了渴望的束缚,却有了新的制约,有些事情该发生的时候,你就要学会好好地承受,这样才是正确的。

    所以,总的来说,想要获得宁静,就要放弃渴望,不要渴望任何超出你控制范围的事物,只去追求属于你的,去追求你自己的自由,其余的,好吧,交给我们信赖的神,我们伟大的宙斯,让他们去主宰,去安排,去监督吧!

    所以我说,读书的意图一定要明确,只有我们身心宁静,这样才是真正在读书。如果有的人不了解读书的意图,如果他是为了很多不属于自己控制范围内的事情去读书,那么他即便是再勤奋,甚至彻夜不眠,我也不会赞美他的勤奋,因为他是为了金钱,为了名誉,为了很多身外之事,但如果他勤勤恳恳的工作学习是为了改善自己的原则,那些主导性的原则,或是为了适应一切的连续不断的生活,那么我才会认为他是勤奋的。

    我不会因为食物的表象去评断,好像大家都说他是勤奋的,我就一定要说他是勤奋的,我需要我的观点,我自己的判断,这种属于每个人的判断是可以决定一个人行为的好坏的。

    如果你可以不为别人的表象而情绪不满,如果你已经没有了那些不好的习性,就好像懒惰、粗鲁、轻率等等,如果你已经可以不被同样的事物影响,至少不要被他以同样的方式影响,这就已经值得庆祝了,当然如果你确信你明天可以做得更好,那么今天就是值得祭奠的一天,因为这么比较起来,再重要的外在都是渺小的。

    我说的话,你要牢记,放弃自己的渴望,让自己的内心宁静,这对你以后的人生之路很重要,你会慢慢明白的,并且会为此感到幸福。

    依照宇宙规律从事活动

    上天赐予了我们审视自己和自己作品的能力,又赋予了我们解释它们的能力。因此,作为一个人,我们不能像未经驯化的野兽那样去开始和完成一件事情,那是令人感到惭愧和自责的。而是应该按照自然的要求去沉思、理解,并且始终与自己保持和谐地去完成每一件事。比如当我们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时候,我们就既是这些事情的生产者,又是这些事情的观察者。

    我们都向往奥林匹亚或是黑迪亚斯的作品,对于这些事物,你认为如果在你死去之前还没见到它们,这就是你的人生的最大不幸。如果事实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那么当你看到这些事物的时候,对你来说也毫无意义。

    但是,当你来到奥林匹亚,当你看到黑迪亚斯的作品的时候,你又可能并不会认真地去观看或是研究它们。这时,你是否明白自己的人生目的是什么?上天给予你思考的力量又是为了什么?你有完美地利用这种思考力量思考清楚自己到底是谁了吗?

    我们必须要承认一个事实:我们的生命中总是会出现一些让我们感到不快或不能忍受的事情。但是,因为如此,下面这些情况就会发生了吗?比如,奥林匹亚就会消失了;滚滚热浪也不会把你烧焦了;身处在狭窄的空间里也不会觉得拥挤、不会觉得不自在了;大雨中前行也不会淋湿了;你心中的种种不安、喧哗和烦恼都没有了……没有,这些情况依然会发生,对你造成困扰。

    我想你也可能是希望通过观赏这些宏伟的雕像,使自己烦闷的内心沉淀,让自己能够平心静气地面对心中的烦恼。但是,上天本来不就赋予了你承受一切烦忧的能力吗?难道你没有得到那些坚忍不拔、宽容、勇敢的品质吗?

    我想,如果我拥有宽广的心胸,我不会再牵挂那些已经过去的人或事,还有什么能阻碍我得到愉快的心情呢?真正能让我痛苦不堪的又是什么呢?难道如果我尽力获得那些避免心情沮丧、悲痛不已的能力有错吗,不应该吗?

    人啊,难道你还没看明白吗?不论情形如何,在你指责上天的时候,你是否考虑过那些事情与自然和理性的一致性呢?如果有,你会意到:一切发生过的事情,都是合乎自然和理性的。

    但是,你又可能会辩解:“是的,我考虑过。但是,那些恶人却生活得更好!”在哪些方面他们生活得更好呢?是比你拥有更多的财富吗?那他们的钱是怎么得到的呢?是他们吹嘘奉承、没有羞耻、辗转反侧,因而得到了比你更多的财富,难道这也值得你羡慕吗?可怜的人,想想别的方面吧,你的忠诚与谦和,他们拥有吗?多多想想你的优点,你就能发现,事实远非表象所显示的那样,你的优势他们不可能达到。

第37章 沉思录Ⅱ·卷九(2)

    如果我们遇到了那个曾抱怨菲诺斯多库斯的好运的人,问他:“如果让你陪伴苏拉,和他一起生活,你愿意吗?”他回答说:“希望那一天千万不要到来!”“那么,你承认下面这些东西吗?你对他感到愤愤不平,值得吗?难道你认为那些以你所憎恨的方式得到某些东西或是为了得到某些东西而出卖了自己原有的东西的人是幸运的吗?神的意愿是要把最好的东西给最好的人,所以那些谦逊的高尚品质给了你,把财富给了别人,神这样做又有什么不好呢?”他承认这一点。“那么,你已经拥有了最好的东西,为什么还要对他人的东西羡慕呢?”人啊,记住吧,看看自己的优势之处,总是比别人拥有的更丰足,那么你就是一个优胜者。这就是自然赋予的法则,也是人生的真理。铭记在心并随时运用吧!

    如果你做到了,你就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了。如果有人问起,你的妻子对你无情无义,这意味着什么?你就说:“我的妻子对我无情无义。”如果他还不知满足,又问起你更深层次的含义,你就告诉他:“没有了!”

    “我的父亲并没有留给我太多财产。”难道在你的意识中,你的父亲没有留给你太多财产是一件坏事吗?如果是,那么你就错了。你父亲没有留给你太多财产的事实与你认为这是一件坏事的判断无关,是你把你的判断强加于这个事之上,难道你一定要加上这种错误的判断吗?所以,看清楚了这个原因,你就会明白接下来该怎么做了,我们真正需要去做的不是消除贫困,而是消除有关贫困的错误判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快乐。

    使宽容与谨慎保持一致

    对于事物来说,它们的本质是无关紧要,无所谓好或坏。重要的是我们要如何运用这些事物。我们要如何才能做到既要保持稳定和安宁的同时,也要保持谨慎呢。比如说,对于那些模仿玩骰子的人,什么才是重要的呢?不论是丢骰子的平台,还是筹码,都是无关紧要的,甚至连骰子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如何知道掷骰子的结果,对他们来说,唯一能控制的就是小心而巧妙地掷出骰子。以此类推,我们的生活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先要辨别和分记事物,然后告诉自己:虽然外物不能在我的掌控之中,但是我的意志却是我能掌控的。对我来说,所谓的“好”与“坏”又在哪里呢?是在那些属于我们的东西里面,那就去那里找吧!我无法从那些不属于我的东西里,找出所谓的“好”与“坏”,或是“利益”与“危害”之类的东西,因为它们根本就不存在。

    那么对于那些外部事物,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就可以不用心的使用它们了吗?当然不行。因为这是一种错误的意识,这样做了就危害了意志的力量,也违背了自然赋予人类的法则。“那么我们怎么做才是对的呢?”那么就宁静而谨慎地对待一切事物吧!如何利用事物是很重要的,这种重要性决定了我们要谨慎行事;然而事物本身的无关紧要的性质,又决定了我们要坚定而宁静地对待它们。

    那么,对于我们来说,那些十分重要的事物,又怎么办呢?就算是那些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的事物,也不会对我们造成任何阻碍和强迫。我们不能控制在获得那些重要的事物过程之中是否会受到阻碍和强迫,也不能控制“好”与“坏”。但是,对于这些事物的运用非好即坏,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利用它们,这是我们能控制的。

    所以,对待任何一件事物,我们都要把谨慎地利用事物与漠视事物本身的坚定统一起来。虽然做到这一点会有些困难,但也并非不可能。“那我要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对待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像对待出海航行那样。考虑一下出海航行我们可以做的事情有哪些。船主、水手、出海日期和时间是我们可以选择的,可是别的呢?当暴风雨来临的时候,我们还能做什么吗?

    记住,能做的、该做的,我们都已经做好了,其余的、那些我们做不了的事情,就应该属于那些有能力做的人,比如说船主。如果船开始下沉了,我们该怎么办呢?除了跟着船一起下沉,我们还能做的就是不要恐惧,也不要惊叫,要明白我们有生就会有死。因为我们只是一个人,不可能永垂不朽,我们也只是世界的一部分,就像一个小时是一天的一部分一样。我们必须像一个小时那样生存,也像一个小时那样死亡。所以,我们必须以某种方式死去,那么怎么死去,不论是窒息还是发烧而死,结果也不会有所改变,那么这些方式对我们来说又有什么区别呢?

    同样的道理,在那些技术娴熟的球员身上,我们也能发现。

    在一场球赛中,球本身的好与坏不重要,也没有谁会去关心,但是如何出球和接球是成败的关键,是人们真正关心的问题所在。比赛开始了,我们只能对技能、技巧、速度进行判断,如果该我接球,我叉开腿就有可能接不到球,如果该我投球,即使我投得再好,也有可能被别人接过去。

    但是,如果我们在比赛过程之中感到焦躁不安或是患得患失,那将会是怎样的一场比赛啊?我们不能镇定自若地投球或接球,也不能领会队友的意图。如果一个人叫你投球,一个人叫你不要投球,另外一个人告诉你,你已经投过一次了,这样的比赛岂不是成了闹剧?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忽视球的好与坏,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关注球员的动向上。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事物的本质是我们不能左右的,无论其本质如何,都不会对我们基本技能的发挥有任何益处,我们必须要脱离事物的本质,然后淋漓尽致地发挥我们的技能。

    同样的道理,纺织毛线的工人不能产出毛线,只能在毛线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技能。当我们接受了某种素材,就对它进行加工吧。

    因为一个人可以给你食品和钱财,他也能把它们收回去,但是我们要想有所收获,就必须在他收回这些东西之前对其加以利用。如果你没有遇到任何麻烦地完成这项工作,你遇见的所有的人都会祝贺你逃离了困难。但是对于那些懂得如何看待这些事物的人,如果他们认为你处理的方式是正确的,他们就会夸奖你,为你感到高兴。但是,如果他们发现你为了自己能逃离困难而采取了错误的方式,他们对你的态度就会完全相反了。

    那么,我们又有什么根据说外物合乎自然法则,而其他事物就违反自然法则呢?比如说,对于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我们的脚,就它本质而言,只是我们的一只脚,是合乎自然法则的,所以我可以说它是洁净的。但是,如果我们把它当做独立的一件事物来看,为了我们的需要,就可以踏进泥泞,也可以践踏荆棘,甚至还会为了我们的身体而砍下它,这样它就不再是脚了。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也要用同样的方式来思考自己。

    你是怎么样看待你自己呢,是独立的还是属于整体的?如果把自己看做一个独立的人,我们的一切都不受他人干扰,那么我们的长寿、富有、健康就是合乎自然的。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们把自己当做世界这个人类共同体中的一部分,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人,那么我们就有可能会因为整体的原因而生病、冒险、匮乏甚至早亡。这些都再自然不过。

    那么,还有什么能值得我们抱怨呢?就像脚一旦与身体分离,就不能称其为脚一样,一个人若与人类共同体分离,就不能再称其为人。既然人永远都只能是世界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处于一个这样的世界中,就必然会与许多生命或事物联系在一起,总是不能避免那些与我们本质无关的事情落在我们身上。

    所以,找出你该做的事情,并合理安排这些东西。如果有人告诉你:“你误导了我,我要控告你!”如果他认为这样做对他有益处的话,就让他去做吧。你已经做了你该做的,他人的选择我们无权置喙。

    自信和谨慎并非水火不容

    可能有不少的人都在努力地验证这一哲学观点:人不仅能谨慎地做任何事情,而且还能同时保持自信,因为他们认为这一哲学观点是自相矛盾的。在他们看来,谨慎与自信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那么它们也不可能得到和谐一致。

    同样,如果我们断言每个人都应该即谨慎又富有自信地完成每一件事情,那么别人也有理由指责我们把两件完全相反的事情结合在一起。所以在大多数人看来,我们在考虑谨慎与自信的问题时,就是在做一件自相矛盾的事情。

    但是,要做到谨慎与自信共存,又有什么困难的呢?如果我们认同这种观点:所谓的善与恶都来自于我们对表象的利用,“非善”与“非恶”都在于那些独立于我们意志的事物。那么,哲学家的观点是:自信地对待那些独立于意志的事物,谨慎地对待那些取决于意志的事物,哪里有独立于意志的事物,哪里就应该有信心,哪里有取决于意志的事物,哪里就应该有谨慎。

    这样的观点还有什么矛盾呢?因为,如果事物取决于意志,我们对于意志的错误运用就能带来“恶”,要想得到善,就必须谨慎地对待这些事物。如果事物独立于意志,是我们力所不及的,要做到对它们毫不在乎,我们就必须要自信地对待它们。因此,我们对待所有的事物,都要既谨慎又自信,事实上,自信又源于我们的谨慎。因为,我们在涉及恶的事物时,只要我们能谨慎地对待它们,就有可能改变它们恶的本质,当这些事物不再涉及恶的时候,我们就能拥有自信。

    以猎鹿为例,当人们把箭指向鹿群的时候,鹿群会惊恐地逃向哪里呢?到哪里寻找它们的安全栖身地呢?它们因为分不清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不安全的,所以它们跑进了猎人的罗网,这就是在自取灭亡。

    我们的行为也像鹿群一样,也有可能因为分不清情况而陷入绝境。所以我们需要分清什么会使我们感到恐惧,什么又是我们能自信对待的,像是没有遇到危险一样呢?我们惧怕的是那些独立于意志的东西,对于那些取决于意志的东西我们才会感到自信。如果我们的目标是要得到那些独立于我们意志的事物,那么,我们也不会再上当受骗,也不会草草行事、厚颜无耻,更不会因为低级欲望而去追求某事物。

    可是,一旦我们遇到了死亡、流放、痛苦和耻辱的时候,我们原有的信心就变成了鲁莽、冒险、草率和无耻,我们原有的谨慎和谦虚就变成了充满恐惧和迷茫的胆怯和自卑,就像那些在重要的事情上犯了重大错误的人一样,我们会心惊胆战,甚至试图逃避。

    但是,相反的,如果我们的目标变成了取决于意志的事物,并把谨慎也集中在这些意志行为能够掌控的东西上,只要我们愿意谨慎,那么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能化险为夷。可是,如果我们的谨慎是用在独立于意志的事物上,还试图回避那些别人掌控的东西,我们必然会感到害怕、焦虑、忐忑。

    对于死亡,我们总是选择逃避死亡,粗心、轻率、淡漠地理解为什么会死亡的这个问题。其实啊,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畏惧死亡。就像有位哲人曾说过的那样:真正的不幸不是死亡,而是死得卑微。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面对死亡就应该有信心,面对我们对死亡的畏惧要谨慎。因此死亡独立于我们的意志,并不是我们能控制的,然而对死亡的畏惧心理却取决于我们的意志,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对象。

    苏格拉底曾准确地把死亡称为恐怖面具,对于这种面具,没有见过它的人会感到可怕。同样的,我们也会对有些未知的事物感到害怕。死亡是什么?死亡只不过是一张面具,仔细看看它,它并不会咬人。想想看,既然我们的肉体曾经与我们的精神分离过,它们在将来迟早会再次分离,就算现在不会分离,不久的将来也会,那我们又为什么还要烦恼、惧怕呢,好像它们现在就要分离一样?

    我们应该做的是什么呢?我们应该做的是,把谨慎与自信结合起来,既谨慎又自信。对于独立于意志,在意志可控范围之外的事物,我们要保持信心;对于取决于意志,在意志可控范围之内的事物,我们要谨慎。所以,同时持有自信和谨慎并不是不可能,那么所谓的矛盾也就不攻自破了。

相关文章

  • 沉思录Ⅱ·卷七(1)

    思想和道德是我们追寻的彼岸 珍视自己的思想与理智,不要因为压力就放弃我们思想。 试着思考一个问题:如果...

  • 沉思录_卷七

    1.什么是恶?恶是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事物。不管遇到任何事,你都要这样提醒自己:这是常见之事。世间各地所发生的事也都是...

  • 不要为将来担忧

    1 《沉思录》 罗马皇地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读到了第七卷了。听书是在喜马拉雅上听,用的版本是李娟杨志的翻译本,...

  • 论欲望、理性及责任的关系

    第63章 沉思录Ⅲ·卷七(1) 论欲望、理性及责任的关系 体谅和自制是关于道德上的正直中最后一点,同样也包...

  • 沉思录 -卷一

    1.从我祖父身上,我学到了良好的品德,学会了自我克制。 2.从别人对父亲的传颂和我对他的追忆,我懂得了谦逊和勇敢。...

  • 沉思录_卷三

    1.随着生命一天天的流逝,我们的身体机能,理解力,都会随之衰退。但是,要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全面理解责任的内涵,透过...

  • 沉思录-卷二

    1.每天都会提醒自己,我会遇到这样一群人:他们爱管闲事,不知感恩,傲慢自负,谎话连篇,心怀嫉妒,冷漠孤僻。这是因为...

  • 沉思录—卷十二

    1.不要受过去的影响,把未来交付给天意,虔诚并公正地专注于当下。 2.如果真的能够认真去过属于你的生活,亦既把握好...

  • 《沉思录》卷八

    幸福在于做人的本性所要求的事情 有时候明明很努力,却没有你预期的结果,也许只是方法的问题,不值得愤怒,以终为始,只...

  • 《沉思录》卷四

    一个人退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如退入自己的心灵更为宁静和少苦恼,特别是当他心里有这种思想的时候。 你将最终使你安静,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沉思录Ⅱ·卷七(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pyy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