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起,我围绕“小白写作”这个主题连续思考了10天、输出了10天。初入写作之门,想法未免幼稚,但用日更的方式逼自己深耕一种业余爱好,这是以往几十年都没做过的。
10天之后,10篇成稿,也算给这段时间的强制输入和输出画上一个小小的分号。为什么是分号?因为最初规划的任务是10-20篇,现在只完成了一半。虽然每一篇都是心血,但离完美甚至完成都还相去甚远。
所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今天不想总结、不想归纳、不想演绎,只想流水账似的信笔涂鸦、信马由缰。
小时候,很讨厌写作。
记得小学五年级学校组织打树种支援大西北。在幼小的心灵中,西北是一片不毛之地,种子的没有,树的没有,甚至连草都没有。满怀同情又难掩兴奋,我与小伙伴们吆五喝六、长杆短杖地同去摧残槐树。
几小时的欢天喜地之后便是200字的“记有意义的一天”。
200字,十岁的我却写不出。咬着笔头上的橡皮冥思苦想了三十分钟,终于凑够字数交了上去。第二天被老天当众批评,因为200字中竟然有20个“然后”,哈哈哈哈哈。
从那时起,一直厌弃写作,能不写就不写,能找别人代写就找别人代写。
初中,结识了几位热爱写作的好友。他/她们天天记日记、写小说,甚至一位好友在课上写小说,被老师罚坐在第零排(第一排之前)。即便如此,他仍然每天利用下课时间笔耕不辍。
在他/她们的感召下,我也开始记日记、写小说,还与好友们组成兴趣小组,专门在周日下午三五成群,约在某人家中一起创作。
童年的热爱是那么纯粹,那么疯魔。手稿被老师没收、被家长撕毁,仍然阻挡不了我们热爱写作的那颗炽烈之心。
高中,大家考取了不同的学校,甚至分散到了不同的城市。初时,还有书信往来,渐渐的,升学压力淹没了一切嗜好,每天除了读书、就是做题。写作,好像一个遥远的梦,慢慢暗淡了、模糊了,影影绰绰。
这次在简书日更,有点始料不及。
原本只想坚持一件事,并通过“坚持”这种行为提升自己的耐久力,再将“耐久”这种素质拓展到工作的其他方面。却没想到一次个人成长训练,却激起了埋藏心底多年的对写作的热爱。
每天,只要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我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开始固定的码字。哪一天没做,都会持续焦虑,直至完成。
60天过去,码字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而码字的过程也渐渐变成了一个人的狂欢。
双眼紧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快速构思着框架和素材。一忽儿满脸笑意、一忽儿紧锁眉头、一忽儿长吁短叹。
每天这几十分钟,我都仿佛在经历一次次微缩的人生,或者在生产一个个微缩的孩子。顺产了,狂喜;难产了,纠结。
文字们好像活了过来,虽然都长着一张“仿宋”的面庞,但却拥有不同灵魂。它们认真而诚恳地注视着我、与我交流,轻拍着我的肩、轻勾着我的背、熊抱着我,令我沉迷。
那样的时刻,是我一个人的狂欢,一个人的感动,一个人的大欢喜。
所以,就这样一直写下去吧!
一个人,在写作的世界里踽踽前行!
没人陪同也罢,有人作伴也好,只要一直写下去,灵魂就能一生一世地徜徉在狂欢、感动和大欢喜中。
那样的人生,应该是“来去从容、坦荡平和”的吧!那样的人生,也应该是“不悲不喜、守正安详”的吧!
或许,那样的人生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但那是我想要的人生,我热爱的人生。
所以,就这样一直写下去吧,直到地老天荒,直到沧海桑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