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术之家摄影散文
老城记忆散文:青岛的里院

老城记忆散文:青岛的里院

作者: 乡土文化记录者 | 来源:发表于2023-07-26 09:39 被阅读0次

凡到青岛旅行过的人都说,独具欧陆风情的德式建筑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诚然,这座“欧洲小镇”承载了丰富的多元文化,荷兰风情、法国乡村别墅、德国青年风格派、俄国古堡风格都在这里交辉相应,形成了青岛中西合璧特色的人文景观。但是,有一种只有在青岛才能看到的里氏民居,却被人们慢慢遗忘了。她不美不媚,是青岛的母脉,又是华人区原生态文化的孕育之地,这便是大鲍岛的里院。

青岛的里院不同于上海的弄堂,也异于两广地区的骑楼,她并不是城市的名片,随处可见。漫步今天的青岛中山路商业街,穿越接踵比肩的繁华商厦,到达劈材院的路口,便看得见里院了。这里古朴的小巷子别开生面,两侧多是老房子和临街的老铺子,不远处又看见一个小街口,以顺时针或逆时针继续绕行,一圈下来才发现回到了原点。

站在观海山上看里院,里院是壮观的景象。这种天井式的居住单元像棋子一样分布在棋盘式的道路网格中,聚集、拼贴成与周围完全不同的城市肌理。夏末秋初,基于项目的需要,开始对里院做调研,对里院多了更深层的认识。下午的时候,趁着阳光慢慢褪去焦灼,顺着德县路尽端的路口向北走去,就进入到大鲍岛里院住宅区了。放眼望去,街道两侧的里院围合而成的小街统一而有秩序。温情的小店一个接一个,安宁而平和,尺度宜人,是艺术家们寻找灵感的好去处。理发店里传来最之后,这里再也没有所谓的真货了。

里院的人们大部分都是留守老人、小孩以及一些外来务工的底层社会人员。所以平时街道行人并不多,会多半是挎着包奔去菜市场准备晚餐的大妈,也有年轻小伙穿着满身油污的衣服出入在附近的建筑工地。当然,里院里也时不时冒出几个妙龄时尚女郎,她们深居在这这种贫民窟里,却出入旁边的高档的酒店、娱乐场所,鲜亮的外表与低下的居住条件一点儿也不相符。或许他们不知道当年共产党特务在他们居住的门洞入口处击毙大叛徒王复元,也不知道他们居住的地方就是国民政府时期的“天香楼”、“平康五里”,因为这些青楼的设立,黄岛路上就被迫设立两家性病诊所,而且有的人因为迷上嫖妓,从而当卖物品,这也滋生了青楼附近密密麻麻的当铺。

里院的外部破旧的墙皮上镶着泛着淡淡西洋风格欧式门窗,有的窗角已经结了蜘蛛网,透过法国梧桐斑驳的阳光随风照射在生锈的窗框上,破旧的彩花玻璃顿时时明时暗,古老的里院便散发出无限的生机。街角横七竖八的老电线划过半空,从屋檐的这头连接到那头,将这充满地域特色的小街坊联系起来。

走在里院的街道上,眺望远处的现代高层与耀眼的广告牌,或许我们还能嗅到点滴的都市味道,那么进入里院内部,浓浓的市井味儿便深刻的印记在你的脑海里了。门洞是里院唯一的出口,有的外侧已经很破旧了,但是还能隐隐约约看到五六十年代探索时期遗留的痕迹,譬如有的门洞上刻画着五角星,写着什么里,两侧的“毛主席万岁”或许让我们能联想到大跃进时期热火朝天的景象。进入门洞往里走两三米,可以看到一侧设有老式的黑板报,黑板报上醒目的写着去年春节,卫生大扫除的通知。有的黑板上部还保留着七八十年代的“老式奖状”,有着类似“五好社区”的表彰还历历在目。经过黑乎乎的门洞,就进到里院内部了,这时候光线突然打到你的面前,可谓是历经“幽深的隧道”,终于可以“重见天日”了。

里院里的光照特别充足,阳条上挂满了花花绿绿的衣服,有的是年轻女人们的新型时髦款式,也有的是老人们褶褶邹邹的破旧衣服,刚洗的衣服滴着水滴,散发着洗衣液的香味。到了傍晚,在外工作的人们回来了,男人们随意的走进公共厕所,不顾形象的在厕所的外面解决小便,以至于进入里院总有一股难闻的味道围绕着你。女人们提着食材陆续走进公共厨房,手脚不失灵活的准备着晚饭,当然也有旁边胖胖的丫头在里面帮忙,时不时传来滋滋啦啦的油爆声香与炖鸡的香味。

进入里院向上观察建筑特色,你总会感觉到有一双“幽灵”般的眼睛在注视着你,这或许是他们对外来人员戒备的目光在作怪吧。也有比较温和的大妈坐在门廊上拉鞋底,其中有一位老奶奶告诉我们:她已经八十多岁了,一辈子都生活在这个里院里,却怎么也舍不得离开这个感情深厚的老住处。也有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叔嘴里谩骂着政府不给他们拆迁,以至于他儿子、孙子被迫住在这种极易被人蔑视的贫民窟里。

青岛的里院就像一个古老的村落,卷缩在中山路街区的北侧,它时不时挣扎一下,见证者青岛的历史沧桑,或许不久的将来他们将不复存在。里院的老人们在大树下玩着牌,下着象棋,谈论着属于他们的“街头政治”;年轻人忙忙碌碌的谋生、作业;孩子们嘻嘻哈哈的打闹着、追逐着。或许他们无奈、憧憬、开心、迷茫,但是他们依然快坚强的生活在这样一个属于他们的聚落里。

深秋的季节即将来临,来自海上的西北风缓缓的吹来,树叶哗啦啦的落了,里院——作为一种独具中欧特色的民居,她不动声色,见证者青岛城市发展的波折,悄无声息的将青岛的过去和现在联系起来。(声明:本文为原创散文,图源网络,无关本文内容,图片如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人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文章

  • [散文]老城的记忆(大连)

    一天之隔,昨天是去年,今天是新年。记忆深处,百年弹指一挥间。踩着旧时的脚印,牵着无数的故事,走进新年的旧城。 不悲...

  • 游青岛老城

    关于今天去哪里,一直不能确定下来,最后还是决定就在青岛玩够了直接回家。 老张百度到海军博物馆,决定去这里。 早上在...

  • 青岛百年里院的最后岁月:我们还能留住多少回忆?

    如同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弄堂,里院对于青岛来说,是这座城市的历史符号,而对于许多老青岛人来说,里院更是一种难以割舍...

  • 老城记忆

    这些房子历史有多悠久呢?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一岁多就住在这儿了。而且一住就是三十多年。 我的童年和大部分同龄...

  • 老城记忆

    这世界实在变化太快,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城,忽然之间,在一片“拆”、“拆”、“拆”声中,一条条老街、一个个井巷“轰然”...

  • 记忆老城

    时光斑驳间, 老城的一切都变了模样, 老城的记忆被翻了篇, 恍似一瞬; 儿时喜欢走的羊肠小道, 却连痕迹都留不住,...

  • 老城记忆

    湘潭这座老城,我已在此生活近二十年了,停留在记忆深处的是文化街上错落有致的矮旧平房、外婆家楼下的旧书摊、风雨路上的...

  • 老城记忆

    已经不记得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起没有好好观察过自己生活了二十几年的城市,很荣幸这是第一次可以如此贴切的去观察家...

  • 老城记忆

    春节,就在这一片宁静中度过,不仅是因为城区范围内禁止燃放烟花,更是因为半数居民的搬迁,本来就有些沉寂的老城区,显得...

  • 老城记忆

    2022年11月13日 星期日 雨 今天在细雨中回了一趟老城里的旧居。我们一家人和父母曾住在这西门城墙外,我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城记忆散文:青岛的里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kk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