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白话诠释:孔子说,“钻研一件事的两个方面,这样也就不会有危害了。”【这句话还有另外一种解释,“研读异端邪说,这是很有害的。”】
孔子说,“由,教授你的,(你)知道了吗?知道就是指导,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的明白和懂了。”
切己体察:关于第一句话,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第一种理解是,研读异端学说,是有害的。对于这种解释,“异端”成为了关键。我对“异端”的理解有两个层面,一方面是指偏离了正常伦理和基本人知面的知识,另外一方面是一个事情的极端。这两个方面的任何一个都是不可取的,前者是方向不对,后者是方向虽然有可能对了但是用力过猛。最终都得不偿失。第二种理解是看问题要看两面,“异端”指的是一个事物的两端,也就是说用辩证法来看待问题。后面的“已”就解释为停止了。
第二句话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谚语。道理很简单,一是“实事求是”,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错了就是错了,对了却不一定对了。什么意思?怎么理解?对于自己,会和不会只有自己明白,当下“蒙蔽”别人等于就在未来“欺骗”自己。另外,如果别人说我们错了,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说,我们肯定是有问题的,但是如果别人说我们好,说我们对,我们却也要谦虚谨慎的看待这些褒奖。二是,“闻过则喜”是很难以做到的,当然,这里说的是对自己。同时,如果引申一下,我们希望别人“闻过则喜”,但是别人却没有办法这么做,我们又该持怎样的心态呢?最近在网络上看到的一句话可以用来作为这个问题的一个候选项,“有的人,天生骄傲,那么就让他继续这么骄傲吧。”三是解决方案“不耻下问”。不会不要紧呀,可以学习。学习的方法之一就是向人请教。我们说“不耻下问”是对于大学问家而言的,他们会向地位不如他们的人请教。但是现代社会中反而更多的是一些没有太多成就的人“不知”,但是他们也不愿意“不耻上问”,真是太可惜了。
文言拾遗:攻乎异端--“攻”是研读、研究的意思。
诲汝知之乎--其中做了一些主语的省略,应该是“诲汝,汝知之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