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成长励志国学文化经典
做人的根本是什么——《回到春秋读论语》第2章

做人的根本是什么——《回到春秋读论语》第2章

作者: 乐道也 | 来源:发表于2018-11-10 15:38 被阅读14次

    要想在社会上混得好,应该从哪里做起?孔门弟子这个答案不错

    有子说:“一个人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却喜欢冒犯长辈或上司的,那极为少见;不好犯上,却喜欢作乱的,更是从未有过。君子要致力于培育根本,根本确立了,道义就会由此生发。孝亲尊长,应该是践行仁道的根本吧!”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篇之二

    注意了,这里发言的不是孔老师,是有子同学。这让人蒙圈了,《论语》不是孔老师的教诲吗?怎么才开始,首篇次章,就来个“有子曰”?对此,或许孔夫子也很无感:不是我老夫子说的话,却放在第二章,几乎与我平起平坐,弟子们打酱油也太明目张胆了。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也不奇怪,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或者是512章、516章,等等。不同的注释者有很多不同的划分方法,所以章数也不同。不过没关系,内容都一样)。其中记录孔子讲学或者其他人谈话的有444章,记录孔门弟子之间相互言论的有48章。所以这里“有子曰”也不足为奇,怪的是此人在弟子中资历并不算高,位置却放得这么靠前。

    有子,姓有名若,字子有,鲁国人,是孔子的晚期学生,生卒年份不可考,有说小孔子33岁,也有说小43岁的。《论语》中,孔子的弟子辈只有4人得到“子”的殊荣,就是有子、曾子、闵子、冉子。到底什么原因,后人一直无法解开。能猜想的也许是《论语》的编辑工作是这“四子”门下弟子所为,因为师道尊严的缘故,再加上要继承和弘扬自己老师的思想,就顺理成章,把老师和太老师放到一起,尊称为“子”了。

    不过有子还有一个特殊经历,说来十分有趣。说是孔子去世后,弟子们十分思念老师。恰好有若同学的言行举止及相貌都很像孔子,于是大家共同推举他,做孔老师的替代品,并以师礼事之,就象当年对待孔子一般尊崇他。当然弟子中也有不服气的,如曾参就说了:“这样做不可。老师的德行像长江的水洗过,像秋天的阳光晒过,清净洁白,无以复加,怎能只求形似呢?”

    此话不幸被曾参言中。有子也确实不争气,后来弟子们向他请教过两个问题,其中问到孔子为什么会有预知功能,他却“默然无以应”,因而被赶下台。而且大家说话还很伤自尊:“有若,你走开,这个位子不是你的座位。”就像一个大学助教,突然被拉去顶了研究生导师的位子,却面对一批刁钻古怪的学生,也就只剩一个“囧”字了。

    这似乎像一场闹剧。不过有子人确实不错,尤其在勤奋学习方面更是刻苦的典范。在读书时担心自己睡着了,甚至不惜用火烧手,也实在是蛮拼的。他强识好古,明习礼乐,倡和睦,重礼教,对孔子的思想也颇有心得,《论语》中他的言论虽然只出现过4处,但却独到精当。比如后面要读到的“礼之用,和为贵”,一直被后人奉为行动规范。到了清代乾隆三年(1738年),有子被升格为孔庙供奉的“孔门十二哲”之一,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他一生的业绩终于得到儒家正统的充分肯定。

    这一章是有子同学第一次发言,讲了孝悌与“仁”的关系。个人成长和社会现实这两者之间,怎样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答案是从“孝”和“弟”下功夫,这关系到“仁”的根本问题。

    先看前半句:“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弟”包括两个方面,“孝”是孝顺父母,“弟”是“悌”的古字,弟弟尊敬顺从兄长。“犯上”,是触犯或冒犯在自己地位之上的人。包括父母、长辈、兄长、上司等,在朝廷则特指君位、帝位。“鲜”,极少。“作乱”,反叛,发动叛乱。有子认为孝敬父母,尊重兄长的人,大多是好人,喜欢犯上的极少,爱好作乱的则从未见过。

    再看后半句:“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提出要以孝悌为“仁”的根本,由“务本”到“立本”,进而再到“道生”。“仁”是什么?这个问题不大好回答,《论语》中有109个“仁”字,每个“仁”字都含义深奥,解释起来颇费思量。有子在此并没有解释什么是“仁”,但他心目中的“仁”,肯定是孔子提倡的仁道。

    古时有人注释《论语》,认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段话,原是孔子说的,有子在此只是引用孔子的话作为印证。其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两句,在古时候是相当流行的成语,不过现在已不算成语了。“务本”即致力于根本。“本”原意指草木的根,引伸为根本、基础。“道”即道路,引申为规律、道理、真理、理想等哲学范畴,古人的说法就是人道与天道。其实,无论是“本”、“道”,还是“仁”,这些字眼都很难理解,其概念玄虚而宽泛。只有在认真通读《论语》,在反复思考揣摸孔老师博大精深思想的过程中,才能慢慢体悟。

    有子把孝悌视作践行仁道的根本,从日常生活即个人与家庭成员的情感关系上来探索“仁”的实践途径。他要求首先从身边的亲人做起,并由此去探求人性的本根、统治秩序的来源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想想也是,一个在家孝敬父母、尊重兄长的人,参加工作后,在单位里也不太会整天跟领导闹得过不去,更不会产生犯上作乱的非分之想。

    读完本文别忘了,还有一个成语:

    犯上作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须弥0芥子:支持🌺🌺🌺🙏🙏🙏
      • 简书老张:看了你的参考书目,我觉得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也是很好的,可以参考。
        乐道也:谢谢您的提醒,请多指教。

      本文标题:做人的根本是什么——《回到春秋读论语》第2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sdz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