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开始读《鲁迅文集》。
其实我早就把这套《鲁迅文集》上下两卷买了,直到昨日才拆了封皮。人与人相见是需要缘分的,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恰好在这里。读书亦是如此吧。直到近日,我心里总想着要读一读《鲁迅文集》,这才将已束之高阁已久的这套书抽了出来。
记得我前几日刚好看了一篇文章,介绍鲁迅先生,文中提及当日是鲁迅先生逝世纪念日。没想到这么巧。
还记得早年读鲁迅先生的文章,还是在读初中或是高中罢,“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对先生最深的印象,而记忆最深刻的话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今天读的是《鲁迅文集》上卷的第一部分《坟》,《娜拉走后怎样》、《论雷峰塔的倒掉》、《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等是这部分中,我比较熟知的文章,这一部分加上题记和后记,一共有十七篇,篇篇不减先生的嬉笑怒骂皆文章之风。
在《娜拉走后怎样》中,先生写到: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在现在社会里,不但女人常做男人的傀儡,就是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也相互地作傀儡,男人也常作女人的傀儡。
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先生写到: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讥讽又不过是喜剧的变简的一支流,但悲壮滑稽,却都是十景病的仇敌,因为都有破坏性,虽然所破坏的方面各不同。
在《论睁了眼看》中,先生写到: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条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
略节选一二。
鲁迅先生被誉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读中学时候的自己,少不更事,只知道他戒医从文,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现在读来,真真如此,他文中的每一句,都饱含着生命的巨大热情,激愤地呐喊,用自己的每一个字,犹如莹莹之火,去唤醒在无尽的黑暗中沉睡的人。
难怪鲁迅先生被誉为“民族魂”,此时,耳边回响的是他的这句话,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生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
距离先生离世,已经近一个世纪了,大时代岁月沉浮,和平盛世,已不是往日的腥风血雨,可是,真正觉醒的人,又有多少呢?
或许,我们还需要再一次翻开《鲁迅文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