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此句, 摘录唐朝韓愈《答李翊书》,该文章是论述写作的名篇,见解独特. 作者认为:''有志乎古者希矣,志乎古必遗乎今,吾识乐而悲之."他的话一语中的,刺破现实. 的确,愿意学习古典文学的人越来越少,立志古为今用者,却遭遇时代的冷落,这是多么可悲啊!
韓愈提倡学古运动,是因为看不惯当时窒息的文风,就象今日,我们也看不惯讲稿文章,抑或仿外语诗歌一样,我们亦提倡学习古典文学.连接本源,滋润文壇.尤其古诗,最有效力拯救书面语言艺术.
问文壇, 诗为何物? 被时代踏熄又重燃,如此令人迷惑不解. 诗, 最古老的文体;最多情的文字.却在世人眼里似垃圾. 有的教育工作者正想法子砍掉她的课程,幸好未得逞.恰似江湖一句话:“识则若宝,不识是草."古典文学正处在黎明前的黑喑, 亮灯寂夜等日出,正是诗人发愤时.
不入山林,何以听泉? 书诗一轴而挂,满室生辉弦目.吟一诗,赏一画,如诗如画的赞美,受之无愧. 山以峰为高,文凭诗而贵.掘指数其好处,定然引人爱她. 声韵和对仗是诗的灵魂. 押韵令文字象音乐般和谐; 对仗排偶营造语境气氛,仿佛海市蜃楼. 即便烂渣文章,得其救援,亦能起死回生.尤其, 选一韵字,造一诗句,效法女娲炼石补青天,功使才学惊奇精进.再让读者刮目相看.
反之,并无诗意, 逊色三分. 古诗范围宽广,字数不限,行数自由,句子也可长短不论.只要讲究韵律和排偶,都可入诗围. 例如,楚辞汉赋,宋词长联是也.少了这些,文采何来? 今人不爱诗,只是未识她.
三绝者,诗书画,诗之为首有担当.她标志着整个民族的最高水准,让人自豪,给人攀登.古曰:"君子之交淡如水,秀才人情纸一张."以诗交流,抛砖引玉,最为风雅事. 一首《张扬古诗》送给你:
功夫磨洗古诗铮,
雅俗浑和天然生.
削除平仄留韵声,
顿挫行句文采真;
排偶婉转意串对,
炼字补语文高深.
使命不与名相称,
绵力出尽是献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