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我不太喜欢看,或许是因为太孤独了,害怕受到各种秀的刺激。也或许是太浮躁了,担心被一些不愿看到的现实所触动。可是一旦静下心来翻阅一下,总会发现一些有益的细节。
今天晚上看到一位老同学的朋友圈里写了这样一段话:
以前觉得”虚惊一场”和”失而复得”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词汇了。随着时光的交错,渐渐觉得“刚刚好”这个词更好。刚刚好的时间做完一份工作,刚刚好的时候遇到一个朋友,刚刚好的时间邂逅一场花开。
看完之后忽然感觉眼前一亮,“刚刚好”这个词的确用的恰到好处。
回想这些年不学无术,不仅荒废了学业,也耽误了个人问题,我一度认为自己很失败。可是面临现状我却总没有一个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尝试突破。于是内心的纠结与现实的徘徊将我的人生搞得犹如一团乱麻。
但我看到“刚刚好”这三个字后,竟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顿悟感。诚然过去的林林种种存在着许多瑕疵,但充其量只是给自己增加了一份颇有些分量的负担,既不可能压垮我现有的生活,也不会逼迫我走上一条扭曲的人生道路。如今看来这一切应是刚刚好吧!
倘若没有当初上学时的吊儿郎当,便不会出现择业时的种种困境,也就不会让我在一次次打击中开始思索自己未来的路途。这一切挫折似乎都是安排的刚刚好,既没有将我折磨的面目全非,也没有产生丝毫的绝望与沮丧,正因为经历了一番苦楚,才会让心变得逐渐明朗,从而寻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倘若一毕业就依靠家庭安排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自此朝九晚五,周而复始的将生命浪费在这种无休止的单调中。或许人生会过得很安静很平和,但绝对不会精彩。
越是这样的平静越容易让人心中最初的梦想永远沉睡。直到沧桑暮年时,再发现自己错过了最好的时光,假如此时一不小心又唤醒了沉睡已久的初心,那种悔恨与痛苦可想而知。
所以我感觉当初的放纵与散漫其实刚刚好,既没有将自己送入无底深渊,也没有让自己沉迷于各色浮华。刚刚好的保留了一份未曾泯灭的初心,刚刚好的寄存了一丝实现梦想的曙光,又在刚刚好的年纪幡然醒悟。
倘若没有最初那番刻骨铭心的暗恋,以及因此而产生的长时间自卑,便不会有今后一系列相亲中的屡屡受挫。
从最初自己脑海中有一个清晰的影子,一味的寻着这个影子去量身定做恋人,到后来见得越来越多,影子越来越凌乱、模糊,最终完全麻木,再到如今又开始有了一个大体的轮廓,这一切也算是“刚刚好”
好就好在褪去了少年的天真,趟过了青年的迷茫,最终身为一个中年人时,回首往事一幕幕,方才觉得人生犹如一趟不知终点的列车。起初自己只是想着要到天涯海角去,可是后来才发现天涯海角没有并不是明确的目的地,于是就迷茫了,竟不知道何去何从。只得一路走来一路观望。
但是当你从列车的车窗里欣赏了一路风景后,你的内心深处会逐渐发现,自己究竟想寻找怎样的一个归宿。当你心中有了一副明朗的画卷,当你在惊鸿一憋之间,发现某一站点恰巧与你心中的风景大体重合时,你就会兴高采烈的果断下车,从而用一生去享受这种从心灵深处孕育出来的美。
或许有人会认为我这是一种不折不扣的自我安慰。但我就自己简单的视野来谈一谈自己为什么会如此认为。
首先我没有荒唐到丢失了生命,亦或是丧失了人生自由。即便我今年只有三十多岁,可是在我身边的同龄人里,有的已经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人世,也有的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从而很长一段时间不可能回归正常的生活环境。
另外还有一种人虽然也醒悟了,但却错过了那些真正在乎他的人。即便他有朝一日走上人生巅峰,这份快乐也少了一个最重要的见证者。而我刚刚好在这些基础都没有丧失的前提下,开始了自我的救赎。
在我身边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听说一些其他家庭的大小矛盾,其中不乏有各奔东西的夫妻,也有反目成仇的兄弟以及无法调和的父子。
这种对于家庭的不负责任,并不是因为某个人本质恶劣引起的,大部分都是因为没有尝试过一个人的孤单,从而一味的以自我为中心,从来不体会他人的感受。因为来的太过轻松,所以便不知珍惜。
而我自从老弟结婚以后就搬出来自己住了,一个人上下班,一个人吃一个人睡一个人玩,偶尔跟父亲母亲闲聊,陪兄弟一家共享美餐,带着可爱的小侄女一起玩耍,亦或是独自在长夜里深度的渴望建立自己的家庭。
这一切或许刚开始会令人有些失落,有些羡慕,有些嫉妒,有些焦虑。但最终却是刚刚好的磨炼了自己的心境,让自己想清楚了许多问题。于是原本急躁的脾气逐渐平坦,原本孤僻的性格逐渐开朗。这一切看似改变的有些漫长,有些代价过高。但是相对今后的生活,我感觉真的是刚刚好。
有人说“不念过去不畏将来”,可我确认为过去可以念,但不是一味怀念或是悼念,而是感念曾经得失,分析其中利弊。将来也可以畏,但却不是畏惧,而是怀着敬畏之心,力求精益求精。
非常感谢老同学的一个朋友圈点亮了我心中的一盏灯火。像这样用心去感受生活,用热情去传递真情的朋友圈,着实非常精彩。在微商充塞视野,嘚瑟铺天盖地的纷扰之中,犹如一股清泉,使人干涩心田之中飘逸出一缕难得的香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