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这个五道杠少年,当了一路学霸,高中毕业被保送到长安政法学院本硕连读。在太常寺实习时,写的判决书文采飞扬,搞得犯人们常误以为嘉奖令,开开心心的就被砍头了。
晁错因表现优秀,刚毕业就当上太常掌故(科级干部),一个官途大好的凤凰男。
当时大汉集团刚成立,准备建立企业文化,可秦始皇的书房早被项羽一把火烧了,好不容易找了本《尚书》还没人能看懂。汉文帝听说济南有个伏生能读懂这玩意,连忙派人下去考察。
使者一看这老头都90多了,走路颤巍巍的,恐怕还没送到京城,就得给先送终了。汉文帝得知后,准备组团去老头家进修,包吃包住。后来因差费紧张,只派了一个代表,这人就是晁错。
晁错本不想去,他是学法家的,再去学儒家算啥玩意,就像一个美院博士去学进口挖掘机修理,专业不对口嘛。领导给他说:“年轻人不能怕吃苦嘛,就当下基层锻炼了,镀镀金”。结果晁错去了没多久,就把老头给学死了。
回到朝廷后,晁错举办了两期《尚书》培训班,经常连讲三个小时都不喝水,口才好到爆。老板汉文帝一看:这小子满腹经纶,学贯儒法啊!送给太子当老师吧!
晁错整天跟太子谈论人是从哪来的等终极话题,一天到晚嘴不停,连牙都晒黑了。太子府的人都很仰慕他的才学,看他的眼神就像看到了乔布斯。晁错渐渐名气大涨,性格和行为开始变得激进,他有了更高级的理想。
他提过很多好的议案,汉文帝不采纳时,他就重复提,还说:“我是个狂妄的人,说了点狂话,请英明的老板来决定”(狂夫之言,而明主择焉)。汉文帝很有爱的回帖:“言者不狂,而择者不明,国之大患也”。
也就汉文帝拜黄老,爱吃素,才能容得下他。汉景帝上台后,提拔晁老师当长安市长。仗着新老板的信任,晁错有点得意忘形,喝口水都要长篇大论提意见,关键汉景帝还言听计从。这就弄得大臣们很不开心,大家都是上班的,好像就光你干活。
第一个搞他的是丞相申屠嘉。晁错办公的内史府大门朝东,他嫌上下班要绕路,就让人在南墙上开了个门。开南门的后果就是晁错回家吃饭方便了,另一个后果是先帝庙的外墙被掏了个窟窿。
先帝庙有好几层墙的,这事说大可以满门抄斩,说小也屁事没有,关键得看谁挖的洞。老丞相蹲点半个月才捏到了把柄,兴致冲冲的去向皇帝举报:晁错让你老子的庙走光了。
结果,汉景帝摆摆手说:“这没啥,里面还有好几层呢(墙)!倒是你,下次出门再着急也得穿上裤子啊。”申屠嘉很郁闷,回家后气得吐血而死。
申屠嘉可是跟刘邦打天下的功臣,而且为官廉正,结果却落个如此下场。不久,晁错升任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之尊。他站在所有同事的对立面了,只剩下刘老板挺他。接下来,晁错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鼓动皇帝削藩。
周朝将全国划分成很多块,天子的兄弟和功臣们排队叫号,一人去一片地区当老大。很多年后,这些小马仔比周老大还有实力,老大想吃口秦岭一白的土蜂蜜,马仔们都没人送。后来更无视周天子的存在,自己打出个春秋战国五百年。这是分封制。
秦朝建立后不敢这样玩了,把全国划分成很多郡县,派职业经理人去当县令。并实行业绩考核,干的好就升,干不好就滚,嬴政想吃口秦岭一白的土蜂蜜,县令马上发快递。秦朝虽然亡了,但这种先进的管理制度很成功,这是郡县制。
刘邦上台后挂起了倒档,他不光分封诸侯王,还规定不姓刘的滚边去。到汉景帝时,有些叔叔伯伯已经不好管教了,晁错要维护老板的权威,他建议削藩收回他们的高级待遇。
晁错的老爹听说后,连夜从河南老家跑过来劝儿子。
晁老爹:“这是老板的家事,你瞎搀和啥?非要弄的人家骨肉相残才满意吗?”
晁错:“不这样做,老板不会被尊崇,大汉也不会安宁。”
晁老爹:“你这样做,老刘家的天下安宁了,我们老晁家就完蛋了。”
晁错不听劝,晁老爹回老家后服毒自杀了,临死前让家族的人赶紧逃命。
削藩通知发出去十来天,吴王刘濞就联合七个诸侯国造反了。汉景帝慌了,不知道接下来该咋办!晁错说:“您出去御驾亲征吧,我在京城为您照看后宫佳丽!您是皇帝,他们不敢把您怎么样的。”
汉景帝在心里把晁错祖宗十八代问候了个遍,他又去问袁盎。袁盎说很简单:1.杀了晁错,2.赦免王爷们造反罪行,3.恢复待遇就好了。大臣们听说有人提议杀晁错,立马就炸锅了。他们写联名信,有的还说晁错偷过自己家的母猪等,反正要求将他满门抄斩。
汉景帝不愧是大老板,说翻脸就翻脸。他发邮件骗晁错进宫开会,晁错走到半路就被拉到刑场直接腰斩了。接下来的故事你也能想到,哪有造反一半,回家吃饭的道理。
晁错死了,削藩令收回了,可是七国之乱继续,最后靠周亚夫等名将在战场上平定叛乱。晁错就这么白白的死了,司马迁在史记里,用四个字形容晁错:峭(严厉)、直(刚直)、刻(苛刻)、深(心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