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这篇文章大概是在一个月前,结果拟好了题目就搁置一旁,任由大脑感慨万千去了,今天实在憋不住了,于是又顶着熊猫眼在深更半夜的异乡里码好了这些字,内心越是澎湃,要表达的思想越清晰,笔头越是强硬,我好爱现在这个内心强硬与柔软并存的自己,记录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就像是在与自己的灵魂对话。
亲爱的90后姑娘们,你是否有思考过,30岁时的你,在干嘛?能干嘛?
没有一点点防备,我们这群打头炮的90后竟然就要奔三了。尽管年龄只是个数字,可是每天早晨照镜子时,眼角的细纹凶巴巴的警告着我不允许再肆意妄为。以往连乳液都懒得擦的我,也学着姐妹们的样子开始抹起了眼霜,开启了抗衰老模式。
前些日子赵小雷同学那首《三十岁的女人》引起了一波小风小浪
歌词是这样的:
她是个三十岁至今还没有结婚的女人
她笑脸中眼旁已有几道波纹
三十岁了光芒和激情已被岁月打磨
是不是一个人的生活比两个人更快活
…
可是这个世界有时候外表决定一切
可再灿烂的容貌都扛不住衰老
我听到孤单的跟鞋声和你的笑
你可以随便找个人依靠
那么寒冬后炎夏前
谁会给你春一样的爱恋
…
我喜欢听赵雷的民谣,可不代表我要因此背离自己的思想。我就想知道,三十岁有皱纹得罪谁了?谁规定的三十岁的女人就不平等了?谁说的三十岁的女人没结婚就孤单到要随便找个人依靠?
这首歌简单翻译一下,就是你都三十岁了还没结婚,应该是没人要了,脸上长褶子了,就算当年的你再妩媚,现在也要接受老得快掉渣了事实,还挑什么挑,谁拿你当小姑娘去喜欢,简单凑合对付对付得了,省的空虚寂寞。
这词写的真够混蛋的!我不懂网易云音乐下面那些对这歌词很认同的同性同胞们是怎样想的,这样的歌竟然会共鸣?更有甚者那些产生共鸣的人群里还有很多二十岁出头的小姑娘们,高喊着急需一个男人。最近流行一句话,有些人在30岁就死去了,只是80岁才入土,我觉得这年龄定的不对,应当是有些人未满18岁就已经死去了。
没有思想的灵魂,只是一副臭皮囊。
最讨厌身边那几个闹人的亲戚,一见面就问有没有对象,再不找就成老姑娘了,谁还要你,都是挑剩下了的,然后再和你意味深长的补上一句,找个能老实过日子的就得了,挑个什么劲。就算是出于善意的提醒,但我不需要!
一想到这里就不禁火大。三十岁是吃你家饭了?碍你家眼了?本姑娘还想着三十岁时怀揣着18岁的心混迹于鲜肉群体,没事约约闺蜜下午茶,闲时背包走天涯,轮得着你叮嘱我婚姻就是柴米油盐锅碗瓢盆吗?自古以来道不同不相为谋,三观分歧到劈叉就更没什么可交谈的。
不论是四十还是五十或已六十的女人,只要心态年轻,不论何时都可以把日子过成诗。
其实我们90年代初期的这批小青年们正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年纪里,那些年为众人所批判的90后,最大的就要三十了,最小的也在刚刚结束了高考,说是孩子却渐已为人父母;说是大人,却稚气尚未脱尽。那些年被各种批判的长不大没出息的90后们已渐渐成为这个社会的主要架构。
同学W,,那日发来微信,告诉我,家里托人给她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她问我,你想想自己四五十岁的时候还能干吗?老娘们一个,谁还要你做什么,这工作不是我想要的,但是朝九晚五有保险,能让在我四五十岁的时候还能有口饭吃。
这一次我没有争辩,只是在电话这一端对自己摇了摇头。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各不相同,我无权干涉或评论任何人的生活,而我之所以现在看似努力的奋斗着,只是怕后悔,在该奋斗的年纪里过早的享受安逸,不是我想要的生活。那天在趁早读书会沙龙听杨辉老师的讲课,这个时代的人是一直在淘汰与被淘汰中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法则一直适用。你是否有认真思考过,我该做什么,适合做什么,什么是我想要的?
《欢乐颂》第二季,五美代表了五个不同的女性群体,但她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论何等身价,身处怎样的工作岗位,她们都是积极向上的女性,在前行的路上不断地努力变更好。
我不知道没有目标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也许就像是汪洋中的一艘小船, 看不到岸边的随波逐流着。相对于没钱来说,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才是最可怕的。
亲爱的姑娘,请记得,年龄是用来增值的,而不是成为你自我哀怨的素材,愿你不为年龄所左右,在生命这条线上永葆跳跃的青春,活出最想要的模样。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