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阅红楼第五回有感(六)

作者: 81ee8ac83743 | 来源:发表于2018-04-12 08:54 被阅读38次
(连载)阅红楼第五回有感(六)

1.

在第五回里,作者曹雪芹通过贾宝玉在梦中游历太虚幻境直接看到了小说中重要女子的结局,这是很少见的写法。一般作者都会通过设定悬疑一步步勾起读者兴趣阅读下去的。

曹雪芹这种写法让我想起了《圣经》这本著作。因为这本书也是在前面几卷书里就直接写出了后面故事发展的结局,这样的写法明显不是为了迎合读者。

也许对于曹雪芹来说,结局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过程当中的美好和精彩。有的人认为红楼梦是一本让人看了后就会看破红尘的书,以至于失去了对生活追求,所以他们认为青少年不要太早去看这本书,不然就看破红尘早早出家当和尚了。

这明显是个误会,曹雪芹写作的重点是将曾经所经历的精彩记录下来,给人一个新的视角去看待生活中的各样事情。

这本书被称为百科全书,就是因为曹雪芹将所有经历的事都记录下来,让后人一起欣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才会对生活有如此细致的观察。

从红楼梦的大观园里,你可以享受到一种被遗忘的青春气息。做大人很久了,就会慢慢被世界的潜规则所麻木,慢慢就忘掉了起初的心。读红楼梦可以让人用心去回忆那逝去的青春,然后更好去了解现在的年轻一代。

2.

“宝玉正在观之不尽,忽听警幻笑呼道:“你们快出来迎接贵客!”一语为了,只见房中又走出几个女子来……今日今时,必有绛珠妹子的生魂前来游玩旧景,故我等久待,何故反引了这浊物来污染这清净女儿之境?”

宝玉很看重女性,将女儿这个词比阿弥陀佛,元始天尊还要尊贵,在那个时代,后者是被尊崇高举的。可是宝玉却不跟着一起走。在那个封建时代来说是非常反潮流的。

封建时代的社会要求女性三从四德,却没有对男性有什么要求。这在现代社会来说是很不公平的,曹雪芹通过这本书是在对抗当时的风气,就好像一个人在呐喊。

这本书不是教导什么儒家正统思想,恰恰相反该书反对一些不好的思想。

相关文章

  • (连载)阅红楼第五回有感(六)

    1. 在第五回里,作者曹雪芹通过贾宝玉在梦中游历太虚幻境直接看到了小说中重要女子的结局,这是很少见的写法。一般作者...

  • (连载)阅红楼第五回有感(二)

    1. “又有一副对联写的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既看了写两句,总然室宇精美,铺陈华丽,亦断断不肯在这里...

  • (连载)阅红楼第五回有感(三)

    1. “宝玉在梦中欢喜,想道:“这个去处有趣,我就在此处过一生,总然失了家也愿意,强如天天被父母、师傅打入。”” ...

  • (连载)阅红楼第五回有感(四)

    1.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这几句是讲到袭人的命运。她是宝玉身边的大丫头,...

  • (连载)阅红楼第五回有感(七)

    “适从宁府所过,偶遇宁、荣二公之灵,嘱吾云:吾家自国朝定鼎已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经百年……正幸仙姑偶来,万...

  • (连载)阅红楼第五回有感(五)

    1.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这首诗讲的是贾迎春的命运。她是贾家的第二个女儿,人称二...

  • (连载)阅红楼第五回有感(一)

    1. “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之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

  • (连载)阅红楼第五回有感(八)

    1. 宝玉因为看不懂预言十二个女子命运的诗,警幻仙姑就带领他来听《红楼梦》十二曲子。这些曲子对十二女子的命运描写得...

  • (连载)阅红楼第三回有感(六)

    1. “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了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

  • (连载)阅红楼第六回有感(二)

    1. “按荣府一宅中合算起来,人口虽不多,从上至下,也有三四百丁。事虽不多,一天也有一二十件,竟如乱麻一般,并没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连载)阅红楼第五回有感(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snt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