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穷极一生,可能也忘不了青春年少的我那些年群租房的日子。

我目前也还是租房住,但已不是群租房,当然,现在住的是我在魔都住的第八个房子,也就意味着我搬了8次家。后面随时意味着搬家,住其他的房子。
房租也是在500-2000不等单间。
曾在知乎经常看到很多知友推文写给大学生群租房时建议以及哪里的房子便宜,我迟迟未动笔,因为我仅是为了生存。住的区域跨度不是很大,所以建议性没有。
也无从下笔,不知从何说起。
这几天,上海连续几天都是突然下起了雷暴雨,恰逢一个人在家,总是回想起群租房的时候很多画面,忽闪忽闪,匆匆过客的人,美食,还有记忆里的暧昧。
2011年冬,随着实习生人群40人进入实习公司,实习公司安排的住宿,期限3个月,我和闺蜜抢到了主卧,只有一张双人床,独立卫生间,其他两个次卧里面有几个上下铺,
所以剩余的十几个人被分在2个次卧里,还有部分人在小区别的楼层居住,当时我和闺蜜激动的拥抱起来,没想到能抢到这么好的住宿。
这样上下班一群人都在一起,有种大家庭的感觉,没有感到孤独陌生,只是只有2个卫生间,洗澡的一周一次都要排队。
好景不长,3个月实习的人辞职的辞职,免费的居住也到期,剩下的人也平摊不起整套的租价,只能另外找房。
当然,我也彻底告别了在学校快离校认识的帅哥小丁,还有一个学长,他们都留在了合肥。至今我们没再见过,我清晰的记得离校那天,他们送我的场景,小丁陪我在食堂吃了最后一顿早餐,
学长上车送了一堆零食告别目送。
那时候我用的手机是暑假我姑父给我买的华邦手机,估价500元左右,能聊QQ.听音乐,条件好点的都在用诺基亚,拍照好看,能玩微信,那时候我没留下多少照片。
住的地方离公司有公交大概40分钟的路程,要命的是群租房那个小区人多的要命,早上不用力根本挤不上公交,而我还晕车,晕的厉害,经常蹲在地方不起,这样会舒服些。
所以第二次租房,我和闺蜜选择了离公司不远的老小区,上海体育馆对面,一个主卧,1300元,我们平摊,水电和另外两个房间的女生平摊,那套房里面共4个女生,我们两个一间,还有一间比较小要通过
她房间去晒衣服,还有一个次卧住的是女博士,住的条件虽然老了些,但也算价格便宜,人少,离公司近,还是很满意了。
如果不是那个女博士的话我想我们也不会有后来那么快的离开。
小房间是女生叫赵青,身材微胖,但热爱生活,房间打扫的一丝不苟,男朋友每次来都是住酒店,特别讲究的一个人,当然没什么架子,我们聊的也来,现在通过QQ了解到她已经嫁去安徽,成了2个孩子的妈妈,过起了农村生活。
女博士没联系过,那段时间简直是噩梦,女博士疑神疑鬼,大事小事都来找我们麻烦,闺蜜比较冲,经常冲突,垃圾没倒来敲门,卫生间水没拖干净来敲门,反正各种找事,后来了解到,女博士的同事都远离她,而她也认为,他们那些同事都是异类,不值得交往。不过我现在记得她的面容和穿着,当时30好几的她还没有男朋友,这么多年不知道她嫁了没。
在这个房子里,感谢每天晚上陪我视频的蓝闺蜜小昆虫,现在联系的很少,偶尔我们会怀念下当时的日子。
我在这里经历了一场大病,咳了很多天很多夜不休,后来还是我爸带我在浦东看了医生。
后面公司搬家又搬到我们刚来上海住的房子那里附近了,我们索性找个理由赶紧离开了我们认为居住条件还不错的地方。
我们又回到那个群租房的小区。以上两次换房大概耗时1年。
第三次我们找了是个“套房”,实际是一套房被房东隔了5个房间,我们那个房间里面有个小厨房单独弄了一扇门,我住里面,闺蜜住外面,实际特别小,我在那里面待的最近,房租900元全包,我和闺蜜一人450元,便宜了不少,当时我们公司还留下的同事基本都住在那个小区,只是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基本都是2个人合租一个单间。
这里的条件就差很多了,卫生间公用,脏的不行,我记得我爸来看我还把公用的卫生间打扫了一遍,当时我还责怪了一番,现在想想有点心酸。
我的小房间里有很多厨房的管道,全部涂成了绿色,一个一米二的小床+一个电脑桌,和一个拉伸桌,我买了些书和一个电脑,那时候精彩在QQ空间日志码字,记录点点滴滴。
这期间闺蜜离职搬走,我也历经换工作,交男友。
900元的房子空了一间后我承担不起房租,换到隔壁600元的房子过渡了几个月,期间报了夜大认识的同学刚好在隔壁新小区租的主卧1100元,邀请我入伙。
同样五六百元,我肯定选择那里了,毫无犹豫的搬过去了,搬过去之前,我已失恋和换工作。
第五次这个地方条件很好了,房间很大很新,双人床,隔壁一对闺蜜,再隔壁不认识的。洗衣机,可以做饭。
但是同学住没多久换工作走了,留我一个人承担1100房租,我一个人承担的期间,我认识了我现在的男友,离开那里。
后面开始摆脱群租房,开始过上正常不拥堵的日子。
一直到现在,我住在两室一厅里,不用愁排队,不用挤公交,已不再晕车,当年买的电脑早已报废,不用担心手机拍照微信。
却忘不了群租房的人和事,见证了一路艰辛,一路奔波,还会继续奔波,但是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