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苠苠每日推文
【文章分享】《庄子的鸡汤》2:幸福不依赖任何外部条件

【文章分享】《庄子的鸡汤》2:幸福不依赖任何外部条件

作者: 成长中的一尾鱼 | 来源:发表于2021-08-15 20:53 被阅读0次

 上篇讲到:《逍遥游》里的大鹏和小鸟的关系到底应该怎样理解呢?

李白代表了一种典型的理解方式:大鹏是正面形象,小鸟是负面形象,做人应该像大鹏一样展翅高飞,不要理会小鸟的叽叽喳喳。如果我赞同这种理解,我就应该我行我素,对各种批评意见不屑一顾,堂堂大鹏难道还要看小鸟的脸色做事?

王世贞代表了另一种典型的理解方式:小鸟活得也挺好,幸福感并不比大鹏低,为什么非要追求九万里的高空翱翔呢?那太累了。在树枝上扑腾两下不也挺好的?王世贞把自己的住处命名为:安适居。还专门写了一首诗,大概意思是说,做人就该学学小鸟,知足常乐,活得不累。

这样的理解更主流一点,知道冯友兰还在延续这个传统。冯先生说:“《逍遥游》里讲了一个大鸟和小鸟的故事。两只鸟的能力完全不一样。大鸟能飞九万里,小鸟从这棵树飞不到那棵树。可是只要它们都做到了它们能做的,爱做的,它们都同样的幸福。”(《中国哲学简史》)

但这样的解释有一个问题,它是基于《庄子》的第二篇《齐物论》的观点,却背离了《逍遥游》的文本本身。我们必须明确一个认识:寓言集不是论文集,逻辑一贯性没有那么强,所以看寓言集就别太在意矛盾。《逍遥游》和《齐物论》就是存在一些矛盾,这也难怪,庄周要论证的哲理都很反常,顾此就难免失彼。

《逍遥游》的逻辑:小的确实不如大的,大的不如更大的,而真正的问题在于,无论小的、大的还是更大的,一概有所依恃,也就是“有待”,更高一层的境界就不以大小来区别了,而是以“有待”和“无待”来区别,终极的境界不是“最大”,而是“无待”。

所谓“有待”,就是说需要外部条件才能达到目的。大鹏要起飞,必须等到合适的风。成功人士能做官,必须依靠别人的信任。宋荣子境界更高,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也就是说,别人是喜欢他还是讨厌他,是信任他还是怀疑他,对他都毫无影响。但即便是他,做很多事也必须要靠外部条件,比如出远门就必须有车。列子的境界比宋荣子还高,连车都不用,风就是自己的车,乘着风东游西逛。按说一个人活成列子这样,应该算得上逍遥了吧?不,还算不上,因为在没有风的天气里,列子就被困住了,风就是他必须依靠的外部条件。

真正的逍遥,就是“无待”的状态,也就是不受任何外部条件的影响。

这就是很反常识的道理了。我们往庸俗一点去想:比如我饿了,必须找到食物才能吃饱,食物就是我要达到的“吃饱”这个目的所依赖的必要条件。任何人都要吃饭才能活下去,哪可能真正“无待”呢?

但是,庄周要解决的是精神层面的问题,不屑于考虑吃饭这种俗事。

如果你非要较真,非要缠着吃饭问题不放,那么《庄子》佚文有一段接舆先生的故事可以参考。接舆是楚国人,过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楚王听说他很贤良,就派出使者以重金礼聘,要他做官。接舆笑一笑,也不拒绝,而等使者一走,自己就远远地搬家了,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汉朝刘向的《列仙传》记载了接舆的去向,说他擅长养生之道,吃一些稀奇的果子,遍游名山,最后落脚在峨眉山。几百年来不断有人见过他。一言以蔽之,他成仙了,所以饿不着。

成仙可以算是一种“无待”的生活方式。“无待”的人生到底是怎样的呢?用《逍遥游》的原文来说,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话说的既荡气回肠,又高深莫测。到底什么是“天地之正”,又该怎么去“乘”?什么是“六气”、什么是“六七之辨”?这些概念谁都搞不清。《庄子》里边有太多这种话,所以很难用白话翻译。

至于眼下“乘天地之正”这句话到底该怎么理解,往玄妙的角度讲,大约就是修炼成仙的状态,既然成了仙,吃不吃饭也就真的没所谓了。往实在的角度讲,有人说“六气”就是天地四时,也就是“天、地、春、夏、秋、冬”,一共六个,也有人说是“阴、阳、风、雨、晦、明”。但大家都靠猜,谁也搞不清楚庄周的本意。好在我们能从这句话里体会出一个大意,那就是顺应自然的规律。再联系“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周给我们普通人指出的通往逍遥的方案就大体明朗了:不成仙也没关系,只要顺应自然规律,抛弃主观上的成见和执着,不建功,不求名,与时俯仰,随波逐流就好。

打个比方,“有待”的最下乘境界好比一只小船驶向目的地,要顶风,要破浪,要扬帆,要转舵;高级一些的“有待”是“心如不系之舟”,随风随浪,没有固定的目标;而到了“无待”境界就没有这只小船了,你就是一滴水,世界就是大海。

这样一种人生哲学,好像说白了无非是教人随大流。这既不高明,也不高贵。但我们必须想到《庄子》的时代背景,那是战国乱世,作为老派知识分子的庄周看不惯这个世界,所以常说一些偏激的话。在那样一个时代,对于庄周这样的人,随大流既是一项很重要的本领,又是一道很需要克服的心理障碍。

这倒不难理解,因为守旧的知识分子难免会有一点心理洁癖,如果世道太坏,只有同流合污才能过上安宁日子,那就放下身段,去同流合污好了。不吃嗟来之食的君子不是饿死了吗?那种人不该成为榜样。

如果你做不到,那是因为你心里的成见太深。你该多念几遍“至人无己”这句话,放下执着。

“无待”才是真逍遥。

——文章节选自《熊逸书院》

相关文章

  • 【文章分享】《庄子的鸡汤》2:幸福不依赖任何外部条件

    上篇讲到:《逍遥游》里的大鹏和小鸟的关系到底应该怎样理解呢? 李白代表了一种典型的理解方式:大鹏是正面形象,小鸟是...

  • 23.5 《庄子》的鸡汤:幸福不依赖任何外部条件

    今日观点:“无待”才能真逍遥。 一、大鹏? 还是小鸟? 1、要做大鹏的李白 李白常在诗文中自比大鹏 “大鹏一日同风...

  • 39.嵌套类和内部类

    1.对于kotlin来说,嵌套类是静态类,不依赖于外部类,和外部类没有任何关系,外部类和内部类数据不能相通 2.如...

  • 读书 | 《寻觅意义》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

    【日更第1415天】 我们的幸福不依赖于外部条件 而依赖于我们内心灵魂的自身圆满。 今天读《寻觅意义》一书,有很大...

  • 纯函数(2)

    纯函数满足以下条件: 1.相同的输入总会返回相同的输出2.不产生副作用3.不依赖外部状态 eg: 1.纯函数 2....

  • 2018-12-07

    “无所待”是一种“不依赖”的智慧,这是庄子哲学的主要概念之一。庄子认为,逍遥的本质,就是“无所待”。只有不依赖和等...

  • 20171123日精进打卡

    【经典名句分享】 无论外部条件如何变化,幸福其实一直就在每个人身边。如果能够抱有感恩之心,认为“我现在是幸福的”,...

  • 剖析自己,是否内心强大

    00 所谓“内心强大”的定义之一,是不依赖外部条件而建立自信,即自己相信自己是正确的,不论别人怎么评判,或者已建立...

  • 喝完鸡汤,你都做了什么?

    今天刚喝了一壶鸡汤,便写下了这一篇文章,希望以后不依赖鸡汤,能养成写作习惯。 记得上次喝鸡汤的时候,还在探讨这次聚...

  • 【分享文章】《庄子》的鸡汤1:怎样活才逍遥

    今天我们要谈的是《庄子》的第一篇《逍遥游》,你只需要记住一个观点:逍遥不应该向外寻求,而应该向内心寻求。 问你一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章分享】《庄子的鸡汤》2:幸福不依赖任何外部条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tqpbltx.html